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徵信報告留下污點,普通人如何拯救?

徵信報告留下污點,普通人如何拯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蘇寧金融研究院,作者|黃大智

「500元幫你修復徵信報告,消除徵信污點,還你徵信記錄清白,從此房貸、車貸、各種貸不再因徵信被卡……」

看到上述廣告,你會心動么?

我猜並不會!

因為你並無徵信污點,或者說,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徵信有無污點,也從未關心過自己的徵信報告。

但是,對於一個徵信已經「花了」的人,徵信修復已經觸及了痛點。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你看到「徵信修復」未必是你所需的徵信修復,正所謂「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唐僧」,畢竟沒有一個騙子會標榜自己就是騙子。

那麼,徵信修復到底是否靠譜,已經「花了」的徵信,有機會修復么?

1

徵信修復具有廣泛的含義,在此,本文僅討論個人徵信的修復。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相關數據,個人徵信異議的申請數量自2006年統計以來,呈波動上升趨勢。

雖然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未披露2015-2017年具體數據,但按照《徵信業管理條例》和《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服務收費標準有關問題的批複》(發改價格[2016]54號)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自2016年1月15日起全面開通了線上線下個人信用報告的查詢,異議的申請數量自2016年有了爆髮式增長,到2018年末,全年個人徵信異議申請數量超過4.1萬次(參見下圖)。

由此可以看出,人們對於個人徵信報告越來越重視,信用修復的意識逐漸崛起。但是,個人徵信異議的申請僅僅是信用修復的方式之一,《徵信業管理條例》《關於加強和規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法律法規賦予了公民進行信用修復的權力。

那麼,在明確信用污點可以被修復的情況下,我們需要知道大概有哪些情況是造成信用污點的原因。

2

信用修復是信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我國,並無相關法律對其進行統一的定義和界定,已出台的法律法規主要是對「信用修復」的支持和鼓勵。但根據信用主體及其意願,大概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由於信用主體主觀意願不積極導致。例如在銀行貸款時,到期拒不還款或不能還款的。

由於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這類失信行為逐漸增多,很多人通過「薅羊毛」、「擼口子」等方式在互聯網金融平台借款後,拒不歸還或逾期歸還,在平台接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後,上報逾期/未還記錄,最終顯示在個人徵信報告之中。

那麼,針對該類信用記錄,是否具有可修復性呢?答案是肯定的!法律法規賦予了每個人「改過自新」的機會,其修復方式我們將在後文詳述。

第二類是由於信用主體客觀遺忘導致,典型如信用卡/貸款忘還。針對此種情況,多數機構都設置了一定的「寬限期」,即在信用卡還款日到期後的一定時間內(一般為2-5天),及時歸還,逾期記錄並不會顯示在徵信報告中。

但是這個「寬限」並非無限次,若頻繁在「寬限期」才還款的個人,機構也會根據實際情況,將逾期記錄予以上報。

針對這種逾期信息,除了和前一類同樣的修復方式外,也有其他修復方式。

第三類是非信用主體本身原因,也非本人意願不積極導致。其原因主要是信用信息收集、處理過程中出現錯誤或「身份盜竊」所形成的。例如很多人因為過去的身份證號重複而引起的非本人貸款信息,以及無故「被法人」、「被辦卡」、「被貸款」等現象。該類信息所引起的徵信報告信息錯誤,在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申訴申請中佔比較大。

目前,信用修復行業及工作在國內並未有足夠的市場和重視,因為個人徵信在我國的發展歷史比較短。但國外不同,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個人徵信已經極其發達,是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梳理部分發達國家的信用修復市場,能夠更好地為我國信用修復市場發展提供借鑒。

3

提到國外徵信,自然不能不提美國,美國是徵信行業市場化發展的典型代表。

美國於1971年實行《公平信用報告法》,公民可免費獲取信用報告,民眾愈發重視自身信用狀況並提高自身的信用(與我國目前極其相似)。

20世紀80年代起,市場開始出現信用修復機構。但此時的信用修復機構大多以不當牟利為目的,先收費並承諾消除信用報告中的一切不良信息(包括合法的負面信息),大量消費者因此被騙。由此,引發社會各界對信用修復市場的重視。

在此背景下,1996年美國頒布《信用修復機構法》,並打擊各類違法、虛假的信用修復機構。2007年成立行業協會《美國信用修復機構協會組織(NACSO)》,制定相關行業準則,並起到重要作用。

根據NACSO官網披露的數據,2015年全美登記在冊的信用修復機構超過1500家,信用修復服務的投拆訴訟案件共1751件,創歷史新低,對比2006年的信用保護/修復等投訴案件10857件,改變巨大。

法律構成了信用修復市場的核心,《信用修復機構法》的核心內容主要分為五個方面:

第一,明確信用修復機構的定義,即通過各種方式向客戶提供服務或諮詢,客戶改善信用記錄、歷史、評分,並由此獲取收益的機構。

第二,明確信用修復機構的禁止事項。禁止提供消費者信用情況不實陳述;禁止掩蓋不良信息、妨礙信用評級、記錄、歷史的展示;禁止機構虛假傳播服務;禁止任何可能導致欺詐、欺騙的行為;禁止預先收費。可以說,禁止行為以外的市場,為徵信修復提供了大量的創新空間和商業模式。

第三,明確信用修復機構的披露義務和合同必備條款,即相關提示和權利義務條款。

第四,列明信用修復機構的違規責任,即相關懲罰性條款。

第五,明確監管部門的執法權力,即明確各級政府及其他組織的權力、責任分配。

從以上可以看出,美國的信用修復市場是在市場要求下,通過一部部法律串聯而成,並且美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對信用修復專門立法的國家。相關法律及各級組織的建立,有力地推動了行業的發展。

與美國不同,英國並沒有對信用修復進行專門立法。而是通過設置信息專員署、信息法庭、破產服務局等一系列機構,對個人信用不良進行修復。其中信息專員署是指定專門的信用修復機構,並履行公共監督職能。

在宣傳教育方面,則設有金融服務管理局(FSA),為公眾進行徵信宣傳教育,並開設「消費者求助」網頁和「消費者熱線」為消費者服務。

在亞洲的國家中,韓國的個人不良信用處罰則是出名的嚴格。比如,1-5年內不得從金融機構貸款、信用卡停用、簽證受限、財產被強制處理。

在立法方面,韓國與英國相似,無專門信用修復法,但於1995年頒布了《信用信息使用及保護法》,賦予公民免費查詢和更正權。

在信用修復實踐方面,韓國設立信用恢復委員會,對失信個人進行教育。此外,韓國還設有專門的信用諮詢與修復服務公司,為個人提供專業的信用修復服務。

相比較而言,我國目前的信用修復市場仍處於初級階段,相關的法律法規亟待完善,有需求的個人也無法尋找到相關機構提供服務,市場化程度仍然有待發展。

4

雖然我國的信用修復市場目前的市場化程度較低,但仍然存在可執行的信用修復方式供消費者使用。

下面列舉幾種方式給消費者提供借鑒。

第一,自動修復。《徵信業管理條例》規定「徵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 5年;超過 5 年的,應當予以刪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則規定「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期限為二年」。

簡單來講就是,5年前的逾期記錄,徵信報告不予體現。只要歸還了欠款,逾期記錄到期刪除。

這點對於那些有欠款未還的人群具有警示價值,逾期的信用記錄並不會伴隨你終生,但若是欠款未還,將持續體現在徵信中。金錢的得失僅是一時,信用的伴隨才是一生。

第二,異議申請。即對於徵信報告中非本人發生的信息予以申訴,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提供了申訴的入口和流程,有異議的應及時申訴處理。

第三,自主解釋。即「本人聲明」,當出現某些必要情況,信用主體需進一步說明特殊情況時,可以提交「本人聲明」。本人聲明中對非主觀惡意違約等的相關解釋有助於爭取金融機構的理解,為建立新的良好信用記錄創造更多機會,因此本人聲明的內容對於青年修復個人信用具有積極意義。目前,該種方式並不常見,僅在部分城市的地方性法規中有規定,也缺乏可執行的路徑。

第四,參與公益性質的服務。一些省市嘗試為信息主體提供通過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來修復個人不良信息的方式。如江蘇省宿遷市的有關規定,「經認定,當年參與志願服務滿 50 小時的普通志願者,對因拖欠水電費產生的不良記錄予以修復」,但該種修復方式仍舊極少,通過社會公益修復的個人不良信息也僅限公共事業繳費、違規等公共信用信息領域,不包括信貸逾期等核心的金融領域不良信息。

5

除了以上提到的幾種信用修復方式外,歐美成熟的徵信市場還有其它幾種信用修復方式,這些方式能夠為我國信用修復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

第一,建立政府主導的信用修復機構,援助失信人群。如韓國的援助委員會、英國的信用修復中心等。

第二,建立市場化的信用修復市場,為信用主體提供多樣化的信用修復諮詢服務。信用修復機構可根據嚴重程度,針對性地提出信用修復建議,提供流程化、專業化的個人信用修復服務,如提供清理、重組債務、理財、分期償還債務等建議,協助進行申訴等。

第三,法院主導進行個人信用重建,為個人破產者(《基於個人破產法》)重建個人信用。

除此之外,以法律法規為基礎,發展政府 市場機構的多樣化參與主體,建立完整的監管體系,明確市場各方權責,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隨著信用概念的普及和信用體系建設的推進,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個人信用的維護。前段時間《復聯4》熱映前播放「老賴」名單的方式更是引起了熱議,但這仍是「懲」的階段,社會仍需信用修復的手段,實現「獎懲結合」。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通過制度讓失信者有更多的「改過自新」的機會,是失信者的救贖,也更能體現失信懲戒的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定位、數據、技術及生態,浪潮袁誼生談工業互聯網如何落地
鈦媒體Pro創投日報:5月30日收錄投融資項目51起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