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平台的扶持千篇一律,有趣的Vlog萬里挑一

平台的扶持千篇一律,有趣的Vlog萬里挑一

泛娛樂頂尖自媒體 只說真話和笑話

犀牛娛樂原創

文|叩敏編輯|朴芳

力元君小心翼翼推開了門,迎接他的是一位身著女僕裝的小姐姐。

當粉絲以為接下來會發生不可描述的事,並大呼「力元君你怎麼可以這個亞子」時,力元君用行動回應著「雨你無瓜」。

都在想什麼呢,人家是在「玩桌游 拍Vlog」!

力元君將這則Vlog視頻發布在B站上,並取了個知乎式的標題,《100元一小時的女僕桌游店是什麼體驗?》。該視頻播放量達118萬。

力元君是B站生活區的一位粉絲破百萬的知名UP主,他還有一個很時髦的身份——Vlogger,也就是Vlog視頻創作者。

雖然力元君今年才24歲,但已經是一個有兩年創作經驗的老Vlogger了。2017年,力元君第一次嘗試拍攝Vlog,算是國內最早的一批Vlogger。更早兩年,他在B站做一些影評雜談類的視頻,但那時粉絲量不多,不溫不火。

力元君火起來的這兩年,恰好也是Vlog從國外傳至國內、從小眾認知到大眾普及的階段。雖然有人對「Vlog是下一個風口」的說法尚有爭議,但不可否認,Vlog已經不是一個生僻詞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Vlog去分享紀錄自己的生活。

Vlog以一種新的紀錄方式向大眾圈層擴散,各大平台也試圖追趕這一趨勢。

作為國內最早流行Vlog 的平台,B站這幾年對Vlog的扶持力度一直在加大,更多像力元君一樣的人氣Vlogger湧現出來。某種程度上,Vlog在國內的普及,B站是那個「帶節奏的人」。

有趣的B站

為什麼是B站?

當犀牛君將這個問題拋給力元君時,力元君不假思索地回答:「粉絲的粘性。」

力元君並不是一開始就在B站拍視頻,甚至走上這條路也純屬偶然。2015年,力元君在一家公司從事後期剪輯工作,幫別人剪視頻久了,突然有一天就萌發了「自己拍」的想法。

辭職之後,力元君先後在其他平台投過視頻,直到2017年接觸B站之後,力元君就此紮下了根。他將在B站的歷程比做「打怪升級」,「在B站能一步一步積累粉絲,在其他平台都是新的開始,相比之下,B站的粉絲粘性很高」。

B站能聚攏大批Vlogger,確實和平台用戶的屬性關係緊密。在B站,年輕用戶是最主要的受眾群,他們共有的特徵是年輕化、對新事物接受度高、對喜歡的內容會不遺餘力地打call。

Vlog算是國內新潮,但並不是所有平台都適合播放這樣的內容,用戶的接受程度是一大考驗。而B站本身就是以UGC創作為主,UP主創作的形式更加多元,用戶的包容性更大,對Vlog的接受度更高。

而B站的彈幕文化也成為粉絲與UP主之間關係的「黏合劑」,粉絲通過彈幕表達自己的喜好,能和UP主產生強互動感和參與感,建立良好的社區氛圍。

英雄聯盟主持人,同時也是B站Vlogger的余霜Candice就很喜歡發完視頻之後看粉絲的彈幕,「第二天會再來看一遍,覺得他們都很有意思,像是在和他們交流一樣。」

這其實也是一個相互影響的過程,有趣的粉絲刺激Vlogger生產有趣的內容,有趣的內容構成平台有趣的調性。所以現在很多人提到B站,第一印象都是年輕、有趣、有活力。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像力元君這些人氣Vlogger會堅定地留在B站了,他們能在B站收穫的遠不止粉絲,還有自我的成長。

比如在B站擁有144萬的美食Vlogger野食小哥就表示:「通過B站這麼大體量的平台,3年時間,收穫了大量的觀眾,這些觀眾其實就是同類人,熱愛生活、美食、有趣。讓同類的人可以在小哥的視頻里相聚,共同分享快樂,對個人來說也收穫了成長。」

Vlog的靈魂

關於Vlog最常見的解釋是「視頻博客」,多為記錄作者的個人生活日常,主題非常廣泛,可以是參加大型活動的記錄,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瑣事的集合。

真實,當然是Vlog最基本的屬性。但Vlog僅僅只有真實,真的走得遠嗎?

尤其是當Vlog越來越泛化,越來越多Vlogger入局,僅僅是紀錄自己的生活化場景、一日三餐的流水賬,顯然會有內容同質化的傾向。

在力元君的Vlog中,我們看到了與其他記錄類Vlog不一樣的地方,即Vlog可以更加有趣、有創意、有效果。

力元君自己也坦陳他的創作是「一半真實,一半虛構」。所謂虛構,並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在真實的基礎上多了一層誇張的無厘頭表演,讓整個Vlog看起來更有意思,粉絲看得更歡樂。

比如在《晚會意外!囂張up竟然搶奪獎盃!》的Vlog中,力元君被B站邀請參加頒獎典禮,自嘲沒獎拿的力元君坐在台下看著獲獎者,做出不可思議的獲獎的表情,結果只能拿朋友的獎盃假裝得獎。雖然有些誇張,但力元君表示自己當時內心的想法確實很想得獎。

類似的Vlog視頻還有很多,力元君的Vlog不是完全復刻一天的經歷,而是有主題的表現,而主題往往需要經過冥思苦想,「沒事的時候就躺床上想,或者看別人的Vlog找找靈感,看到有意思的素材趕緊記下來,找機會拍。」

比如和其他Vlogger一起策劃的《UP主變形記》,幾個中二少年來到農村體驗生活,內容形式借鑒了《變形記》 《爸爸去哪兒了》,帶來的節目效果也很不錯。

在B站,像力元君這樣有趣的Vlogger不少。比如由兩個法國人組成的信誓蛋蛋,一個叫鋼蛋一個叫鐵蛋,他們拍攝的Vlog總是讓人忍俊不禁。在《網紅飛機墜毀在澳洲荒野,要極限求生兩周》的Vlog里,蛋爺在起飛階段就狀況不斷,撞樹、被線纏住,彈幕飄來「2333」。憑藉有趣的探險Vlog,信誓蛋蛋在B站收穫了350萬粉絲。

眼下各大平台都在推出Vlog扶持激勵計劃,去年9月,微博發出了「Vlog召集令」;今年抖音全面開放一分鐘許可權,砸入10億流量扶持Vlog;百度也加碼Vlog內容,開啟了「Vlog蒲公英計劃」。

平台的扶持千篇一律,有趣的Vlog萬里挑一。有趣,才是Vlog的靈魂。

在這方面,B站與Vlog的靈魂相對更接近,從力元君的Vlog就可以看出,這類有趣的Vlog能夠產生更好的互動效果,粉絲也非常願意看下去。

也許是看到了力元君的成功,不少Vlogger模仿他的風格,但力元君很自信,「雖然被模仿,但這種風格的Vlog我始終是NO.1。」

共同的追求

對於B站來說,它是Vlog的國內發源地,但面對其他平台的「圍攻」,依然不能掉以輕心。於是,B站繼「30天vlog挑戰」、「Be A Vlogger」、「理想生活Vlog大賞」等扶持計劃後,近期又推出了「Vlog星計劃」。

此次推出的「Vlog星計劃」,將從流量扶持、現金激勵、賬號認證、活動支持、深度合作、平台招商六大資源,對Vlog領域內容進行扶持。

具體內容包括全年500億次站內的流量曝光,每月100萬專項Vlog的獎金支持,每月1億專項活動站內曝光量支持等。對於創作者,B站還上線了「Vlog領域優秀UP主」認證系統,符合標準的Vlog創作者將有機會和平台聯合出品系列化精品內容。

此次B站推出的「Vlog星計劃」扶持力度之大,周期之長,表明了B站深耕Vlog領域的決心。

B站此舉的目的,無疑是刺激Vlogger的創作活力,打造更多有趣有料的Vlog精品內容,鞏固國內Vlog一線陣地的地位。

與B站有著共同的追求,力元君等Vlogger也希望以後能堅持拍出精品Vlog,為Vlogger這個職業正名。

力元君提到自己剛從事Vlogger時,家人都不理解,到現在仍會叮囑他找工作。而力元君也沒有自信向朋友介紹自己的現狀,怕被朋友誤解。現在好了,隨著國內Vlog環境的變好,力元君得到了父母的認同,也贏得了朋友驚訝而又羨慕的目光。

而堅持拍Vlog也有力元君的一點「私心」,他從小的偶像是周星馳,夢想以後能拍電影。力元君的Vlog明顯有受周星馳無厘頭的影響,在拍Vlog的過程中,力元君堅信自己朝著夢想更進一步。

B站在Vlog領域的夢想似乎也更進一步了。據統計,B站Vlog覆蓋的內容廣泛,不僅有萌寵、美食、漢服、古風、學習、旅遊、職業等多個垂直細分品類,其中旅遊、校園學習、美食、留學都是站內關注度較高的內容。

目前,B站Vlog創作者也突破50萬,Vlog視頻的累計互動次數超2.3億,彈幕數量超過3000萬條。

END

【合作 | 投稿 | 應聘 | 讀者社群】

犀牛娛樂誠招記者、實習生、兼職若干名,要求對泛娛樂領域產業報道有態度、有熱情、有文筆,善於觀察和思考。有媒體經驗者優先,財經和新聞相關專業優先,對影視、網生內容有較深入了解者優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犀牛娛樂官方 的精彩文章:

阿里影業「小跑前進」
2.14億,《哥斯拉2》1.42億,《哆啦A夢》2320萬,《阿拉丁》2050萬

TAG:犀牛娛樂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