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科學家發現金星有物體在「移動」,這是怎麼回事?它們是什麼?

科學家發現金星有物體在「移動」,這是怎麼回事?它們是什麼?

宇宙浩瀚廣闊,而我們的太陽系只不過是無數星系中的一員,甚至連塵埃也算不上。就是如此小的太陽系,卻誕生了地球這顆智慧文明星球,一下子讓太陽系成為了一個不平凡的星系。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目前發現只有地球這一顆生命星球,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顆生命星球,有一個重要的外部條件那就是處在宜居帶內。因此科學家在探索地外生命的時候,也將宜居帶作為判斷一顆星球有沒有誕生生命可能的一個重要條件。

太陽系宜居帶內的行星除了地球之外,還有金星和火星,對於火星相信隨著近幾十年的不斷探測,人們已經對它了解得非常多了。我們之所以能夠對火星有如此多的了解,主要還是火星的環境不是特別惡劣,再加上火星的大氣層非常稀薄,人類的探測器能夠很好地探測火星,而且還可以登陸火星進行長期行走探測。

可能很多人覺得,人類走出地球之後,探索最多的,發射探測器最多的是火星,其實我們不知道,對於金星,科學家同樣非常關注,科學家先後共計向金星發射了30多顆探測器,期數量絲毫不亞於火星。可是後來科學家開始對金星的關注度降低,將主要精力放在了火星上面。

那為什麼科學家對金星不那麼關注了?主要原因還是金星的探測難度太高了,我們都知道,金星是地球的鄰居,距離地球也比較近,由於金星在很多方面跟地球相似,科學家將它稱之為地球的姐妹星,可就是這樣的一顆星球,其環境和地球有著天壤之別,它表面的環境太惡劣了,可以用煉獄來形容。

金星半徑為6073千米,比地球半徑小了300千米,體積是地球的87%,質量是地球的81.5%,平均密度為地球的95%。金星內部結構也和地球類似,也分為地核、地幔、地殼。表面有火山地貌、隕石撞擊坑、平原、高原、山脈、深谷等等。如果僅從這些資料數據看,稱金星為地球的「姊妹行星」,一點不為過。

但上面那些僅是金星的表象。金星有著濃密的大氣,大氣中97%是二氧化碳,,其次是氮,還有少量的硫酸和一氧化碳等其他氣體,大氣中的濃硫酸雲厚度達到20~30千米。金星大氣密度是地球大氣密度的50倍,氣壓高達90巴,相當於地球海洋900米深度的壓力。

由於金星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太高了,產生了強烈的溫室效應,讓其表面的溫度高達480攝氏度,再加上金星有一個厚厚的酸雨層,所以金星經常下酸雨。這種惡劣的條件之下,金星探測器很難在外太空軌道上空探測到金星表面的情況。

科學家發射的探測器也曾多次登陸金星表面,可是這些探測器在金星表面的生存時間非常短,很多都是突破大氣層後很快就失去了聯繫,最長的一個探測器也只在金星表面呆了100多分鐘。雖然呆得時間非常短,但是還是拍到了不少珍貴的火星表面圖片,通過這些照片,科學家才真正認知到金星表面環境的惡劣程度。

金星探測難度如此之高,讓科學家後來對它逐漸冷落,所以自2005年之後,人類的目光更多投向了火星,木星,土星以及它們的衛星。雖然金星後來的關注度降低,但是仍然有一些科學家還是繼續研究探測金星,期望在金星能夠有重大發現,尤其是近年來,科學家在地球的一些極端環境之下仍然發現了生命,比如極冷,極熱的一些地區,仍然有生命的發現,這說明生命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遠超我們的想像,從而改變了科學家對地外生命對環境生存的要求。

因此,有科學家開始重新分析一些金星探測器的數據,希望能夠探尋金星生存的可能。前段時間,《物理科學進展》雜誌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中稱俄專家發現了金星存在生命的新證據。

科學家通過分析「金星9號」、「金星10號」、「金星13號」和「金星14號」探測器得出的有關金星的探測數據,對金星表面全景圖像做了新處理,從圖像中可以看到有穩定結構的緩慢移動的物體,這些移動的物體會是什麼?

圖像中這些移動的物體有明顯的尺寸和形態特徵,可以將其與地質構造區分開來,而且每張圖像中它們的位置都有變化。俄羅斯專家進行推測,圖像中的「生物」在獨立移動,而不是此前認為的由強風導致。這其實就是曾經的金星探測器冒險金星,在很短的時間內拍攝到的一些珍貴數據。

科學家認為,金星的環境雖然惡劣,但是由於金星是一個有著厚厚大氣層的行星,而且金星的大氣結構跟地球完全不同,金星含有雲層,本身位於50-70公里處,由含水量為15-25%的硫酸液滴組成。此前科學家們發現,在這一區域存在所謂的「不明紫外線吸收體」,它吸收了來到金星的一半太陽能,而這塊區域可能就是生命的「出處」。

金星表面非常高的溫度也註定金星表面不可能存在水,可即使這樣,有科學家認為,金星表面仍然有生命存在的可能。雖然在我們的認知里,水是生命之源,但是在特定環境中進化成長的生命,有可能並不需要水和氧氣來生存。地球的火山附近也存在生命,這就說明有生命是可以有極端的高溫環境中生存的。

雖然科學家還無法完全確定,金星表面不斷運動的物體到底是什麼,但是俄羅斯專家新的分析和推測卻重新激活了人類對金星的興趣,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將重啟金星探測計劃。相信隨著太空科技的不斷進步,未來出現新的耐酸,耐高溫的材料之後。人類的探測器就可以登陸金星並進行長期的探測,那個時候或許會有更多的發現。

雖然人類目前將火星作為人類未來的移居行星,但是火星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點那就是沒有厚厚的大氣層,要知道人類的生存如果沒有厚厚大氣層的保護,是非常困難的。而金星卻有著厚厚的大氣層,其它的地質結構等條件也和地球相似度最高。

只要科學家能夠在未來研究出改造大氣的技術,或許就可以將金星大氣進行改造,讓它適應人類的生存,那個時候,金星將會成為人類更適宜的新地球。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索浩瀚星空 的精彩文章:

銀河系中速度最快的流浪星球,每秒約1100多公里
地球上的第一批人是如何誕生出現的?科學家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

TAG:探索浩瀚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