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思邈臨終前,為何要求弟子,堅決禁毀一個流傳數百年的藥方

孫思邈臨終前,為何要求弟子,堅決禁毀一個流傳數百年的藥方

孫思邈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醫學家。他不但醫術精湛,常常能妙手回春,輕鬆解除百姓的病痛之苦,被人尊稱為「藥王」「葯聖」。而且醫德高尚,不論「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都一視同仁,真正做到了「大醫精誠」。他一生修書立著,所寫的《千金方》,為後人推崇備至,被譽為「人類之至寶」。

這位偉大的醫學家,生前曾對一劑流傳已久,被大家所熱捧的方子進行了嚴厲批評。他多次上奏皇帝,要求在全國範圍內禁毀。可惜並沒有引起皇帝的重視。這讓孫思邈鬱鬱不樂,頗為無奈。臨終前,他反覆要求自己的弟子:「遇此方,即須焚之,勿久留也。」

那麼,這是一個什麼方子,孫思邈為何對它如此深惡痛絕呢?

這個方子,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五石散」。

「五石散」在不同的時期配方有所區別,但大體是由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黃、赤石脂等五種石葯構成。最初是用來治療瘧疾、傷寒或者濕疹的偏方。

但因其藥性燥熱,服用後,可以讓人精神亢奮,飄飄欲仙。因此在魏晉時期,漸漸成為上層社會的「潮品」,成為魏晉名流們身份地位的象徵和精神食糧。

最先服用「五石散」的人是何宴。

何宴是魏晉時期的名人,東漢大將軍何進之孫。曹操在任司空時,娶了何宴的母親,於是,何宴就成了曹操的養子。後來,曹操又把女兒金鄉公主嫁給了他,何宴又成了曹操的乘龍快婿。

據說何宴是個美男子,「美姿儀,面至白」。皮膚很白,擁有眾多女粉絲。魏明帝對何宴白皙水嫩的肌膚很是不服氣,認為一個堂堂男子,怎麼可能如女人般膚若凝脂呢?因此,懷疑他抹了白粉。

於是魏明帝耍了個小聰明,在盛夏時節,當眾賜予何宴一晚熱氣騰騰的熱湯。何宴喝完熱湯後,汗如雨下,就用衣袖擦拭,結果肌膚反而越發白皙。這就是典故「傅粉何郎」的由來。

何宴不但服食「五石散」,還到處宣揚服食後的感受:「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而且,何宴「耽聲好色」,聲稱服用五石散後,體力倍增,即便勾搭於眾多美女之間,也遊刃有餘。

於是,在何宴這個時尚達人的大力推廣和代言下,「五石散」的奇效,轟動了整個京城。上至帝王將相,達官顯貴,名流雅士,下至鄉紳富豪,平民百姓,紛紛抱著獵奇的心理爭相效仿。以服用五石散作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使得服食五石散之風長盛不衰,直至隋唐年間。

這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竹林七賢」嵇康、劉伶等人,對「五石散」近乎痴迷。道武帝、明元帝、孝文帝等人也對五石散推崇備至,每日都須服食才覺神清氣爽。

那麼,孫思邈為何要「絕盡」五石散呢?

一、「五石散」其實就是一種毒品。

短期內服食「五石散」,能讓人性情亢奮,神明開朗,體力激增。但如果長期服用,就會逐漸上癮,並對身體產生致命的傷害,讓人心神不寧,渾身燥熱,直至賠上性命。

何宴在久服「五石散」後,「魂不守宅,血不華色,精爽煙浮,容若槁木,謂之鬼幽」。道武帝在長期服用「五石散」後,導致性格古怪,喜怒無常,直至精神恍惚,終被兒子殺害。即便是醫學家皇甫謐,也因鍾情於「五石散」,最終過量攝入而致殘。

就連「書聖」王羲之也深受其害,這位千古奇才醉心於服食「五石散」,因此影響了兒子王獻之。王獻之長期服散後致疾,並落下後遺症,43歲便去世了。

從魏晉時期到隋唐年間的數百年中,因服散而導致生病、殘疾和喪命者,不計其數。

二、服食五石散在一定程度上敗壞了社會風氣。

由於「五石散」太過燥熱,而且要配合溫酒飲用,所以服食之後全身發熱,這些名流們便會脫掉衣服,袒胸露腹散熱,抑或太過亢奮,產生幻覺,甚至出現裸奔等現象。

「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在服散後,就經常一絲不掛的地躺在家裡。鄰居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勸他收斂一些,至少不能讓孩子們看到他的不雅之態。但劉伶反倒斥責對方,「我在自己家裡裸睡,與你何干」。嵇康也為了散熱,常常只著一個褲頭就在竹林里爛醉如泥地睡覺。

在民間,百姓也跟風效仿,即便一些莊重嚴肅的場合,如喪葬儀式等,也爭相服用「五石散」,因此不得不突破禮法,大肆飲酒,甚至當中脫掉衣服,大傷風化。

由於「五石散」還具有一定的壯陽功能,引得大批男子躍躍欲試,更是導致世風日下。

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孫思邈才留下遺言,號召後人將五石散藥方禁絕。

(參考資料:《舊唐書》《千金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年羹堯手握重兵,掌控西部,為何雍正能輕輕鬆鬆把他除掉
魯迅在北京買了大宅子,為何要搬出去,把大宅子讓給周作人住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