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四大美女中,為何三個死於年輕時,剩下的也只見過她年輕的樣子

四大美女中,為何三個死於年輕時,剩下的也只見過她年輕的樣子

有人發現一個奇異的現象: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中,竟然西施、貂蟬、楊玉環三個人都沒有生育。

其實,這個發現還沒有把想要表達的意思說完。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中,三個美女西施、貂蟬、楊玉環都是年紀輕輕就去世了,剩下的一個美女王昭君,雖然是老死的。但是,由於她年輕的時候就去了匈奴,此後國人再也沒有見過她。她留給國人的,只是一個年輕的影子。因此可以說,古代「四大美女」,我們都沒有看見過她們老去的樣子。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們沒有看見過她們老去的樣子,她們才被我們稱為「四大美女」?

我覺得這個因素是存在的。正因為她們沒有生育,她們沒有當過媽,我們才感覺她們的人生沒有升級,還是個少女,至少是個青春女子。或者說,因為她們在年輕的時候,就從我們的視野里消失了,因此,她們定格在我們心中的形象,是那種永遠年輕,沒有年老的時候,容顏衰敗的樣子。

不過,如果中國古典「四大美女」真的是因為她們只留給我們年輕的樣子,我們才稱他們為「四大美女」的話,那麼,我們對待美女的態度是有問題的,因為我們容不得美女衰老的樣子。似乎美女是不可以衰老的,一旦衰老了,她作為「美女」的形象也就消失了。

當然了,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四個人,之所以被稱為古代「四大美女」,應該不只是因為她們只留給我們青春的容顏,應該還有別的原因。

事實上,這四個美女中,貂蟬在歷史上是並不存在的。她只是出現在《三國演義》這樣的演義小說中。歷史上也根本就沒有王允用「美人計」讓呂布和董卓反目成仇,呂布殺董卓的事情。

沒有貂蟬這個人,卻把貂蟬放在「四大美女」之中,這說明,對「四大美女」的命名,就不是從歷史學的角度,而是從文化學的角度來進行的了。

那麼,從文化學的角度來看,為什麼歷史上偏偏把這四個人,稱為「四大美女」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來理一理。

歷史上的西施,曾作為越國的間諜,打入吳國內部,迷惑吳王,讓吳王不思進取,不再繼續打壓越國。同時又驕傲自大,目空一切。因此,越國最終通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捲土重來,最後戰勝了強大的吳國,成功復仇。

王昭君是漢朝和親政策的執行者。雖然她異常美麗,卻得不到君王寵愛。不過,她遠赴沙漠,和匈奴統治者結親,極好地執行了漢朝的和親政策,保護了國家的安寧和太平。

貂蟬只是文學作品中的女子,不過,她同樣為了國家的安全與和平,用女子的方式,做出了特殊的貢獻。我們之所以說她用的是「女子的方式」,是她和西施、王昭君一樣,在政治上,利用自己的美色發揮作用。貂蟬利用美色,挑起呂布和董卓的矛盾。在《三國演義》里,董卓是一個奸臣,禍亂朝綱;呂布也是一個品德有虧的人,三姓家奴。一個「不忠」,一個「不孝」,都是對國家有害的人。而貂蟬的作為,正是為國家除害,確保社會的安定與和平。

楊玉環的情況要複雜一點。楊玉環和西施、王昭君、貂蟬不太一樣,她更接近於人們所說的「紅顏禍水」。正是因為她的「美色」,唐玄宗才不理朝政,不務正業,最終造成了「安史之亂」,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但是,雖然她有「紅顏禍水」的嫌疑,但是,她給世人的觀感,與妲己、褒姒這樣的「紅顏禍水」又是完全不一樣的。在人們的心中,她更多的是一個受害者。她本來是壽王妃,但是唐玄宗強迫她出家,最後又把她奪過去,變成自己的貴妃。後來,當「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逃到馬嵬坡的時候,楊玉環又成了為「安史之亂」擔責的替死鬼。而正是因為楊玉環的死,才平定了官兵之亂,保護了唐玄宗的安全。所以,楊玉環被人們深表同情,大家也覺得她是為國家安定做了貢獻。

由此可見,這幾個人之所以被放在一起,除了永遠的青春美貌外,還在於她們在國家危難之際,為和平安定,用特殊的方式所做的貢獻。

(參考資料:《史記》《舊唐書》《漢書》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1935年美國酒店發生的詭異謀殺案,為何直到現在依然沒有偵破
此人遭遇兩次原子彈爆炸,最後卻活到94歲,有部電影演此事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