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男女大腦是否存在生理差異?我們可能被誤導了

男女大腦是否存在生理差異?我們可能被誤導了

長期以來,流行神經科學熱衷於發現男性和女性大腦之間隱秘的生理差異。男女兩性的大腦是否天生就有差異?這個問題很容易惹人惱怒。就在去年,谷歌工程師詹姆斯·達莫爾(James Damore)發表一份宣言,詳述了男女的各種生理差異,結果引起軒然大波。

芝加哥醫學院神經科學教授、《粉色大腦,藍色大腦》作者麗絲·艾略特(Lise Eliot)說,任何想要尋找男女兩性間先天差異的人都不會如願。

「人們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但大腦是不分男女的,」她說。

這是個大膽的說法,科學界在這一點上存在分歧。

其實,這個問題取決于衡量的標準到底是什麼。例如,英國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男性大腦的很多區域比女性更大,而女性的大腦皮質普遍更厚。這對大腦運作方式意味著什麼?不得而知。2015年,據New Scientist報道,另一項研究發現,「綜合很多人的情況平均而言,大腦結構確實存在性別差異,但具體到個人的大腦往往都是獨特的」。

毫無疑問,不管他們的大腦是什麼樣子,男女在行為和學業上的差異與社會因素息息相關。

艾略特說,達莫爾對神經科學有誤解,他的宣言誇大了睾丸素對男性和女性身體的作用。雖然睾丸素與攻擊性有關,但無法就男性的行為提供一個全面的解釋。艾略特還說,所有人,無論男女,都具有競爭意識或者攻擊性,只不過根據社會規範,男性和女性表達這些特質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艾略特認為,人們就男女大腦的生理差異爭論不休,這在一定程度上歸咎於學術界和媒體。大多數學者都知道,男女之間任何細微的統計差異都會成為新聞,因此亟需獲得經費和引起關注的學者常常把性別差異作為研究課題。「你重新著眼於數據,從性別角度進行分析,如果發現了一個不同之處,猜猜看會怎樣?又一篇論文就有了,」艾略特說。

她說,哪怕是在科學上無可爭辯的差異,比如男性大腦比女性大腦大10%的常用統計數據,也說明不了什麼。平均來看,男性的所有器官都比女性的更大,但這並不意味著運作方式不同。

艾略特說,如果科學家和學者把男女能力平等作為前提,那麼他們的研究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

例如,包括哈佛大學前校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內的很多人,都使用1970年的一項研究來解釋為什麼沒有更多的女性站在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頂端。這項研究顯示,在SAT數學考試中取得高分的男女比例是13比1。「人們認為男性更有數學天賦,」艾略特說。

當然,真正的原因是社會不鼓勵女性學習STEM。艾略特說,有了更多的教育計劃鼓勵女性進行這類學習後,上述比例降至3比1,而且差距還在繼續縮小。

「我們居住在一個二元性別的世界裡,」艾略特說,「傳統觀點認為那些差異是與生俱來的。其實,男女大腦的差異並不比男女心肝脾肺腎的差異更大。」

翻譯 | 于波;校對 | Lily

來源 | The Atlanti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造就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發現「最熱行星」:表面溫度4000℃大氣中含鐵鈦蒸氣
蕨葉形生物刷新生命史,動物界至少起源於5.7億年前

TAG: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