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比特幣趨利前景黯淡

比特幣趨利前景黯淡

比特幣在今年5月曆經了一場飆升風浪,一度上升至8942.58美元,成為2019年以來最高水平。整個圈子似乎一夜間充滿了復活的生機,也引發了一系列「加密貨幣冬天「已結束的聲音。人們的信心太容易被點燃,與此相對,也更容易被熄滅。難怪李笑來會出一本《韭菜的自我修養》,整個幣圈的起伏史,也多是韭菜們的心靈修鍊史。

回歸正題,此輪價格漲幅很容易讓人回想起2017年末加密貨幣繁榮期間的一些大幅價格上漲。它們使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成為今年迄今較高風險資產價格漲勢的最大受益者,推動此輪漲勢的是美聯儲(Federal Reserve)和歐洲央行(ECB)將實行更多寬鬆貨幣政策的跡象。有報道稱來自機構買家和風投基金的需求也推動了今年以來的價格反彈。地球上不知哪個角落的風吹草動,都會第一時間體現在比特幣的價格上。而我們大部分人並沒有如此強悍的嗅覺,更多時候是後知後覺。

從媒體視角來看,比特幣的吸睛程度都遠遠大於區塊鏈,這由人的「趨利性」決定。然而忽起忽降的比特幣常人實在難以琢磨,反而是區塊鏈技術來的更讓人踏實些,也更能持續給人們信心。技術的發展總是緩慢的,信心的前提是耐心。

區塊鏈最初是為處理有爭議的虛擬貨幣交易——如比特幣——而設計的軟體。為了實現區塊鏈的潛力,銀行、企業和監管機構必須接受共同的平台和標準。雖然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但時間不應成為阻礙。2018年滙豐完成全球首筆具有商業可行性的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貿易融資交易就引發不小的關注,其主要突破是克服了採用過程中的社會障礙。現代化金融也可能會遇到障礙。但在種種應許好處之下,努力是值得的。

區塊鏈被視為一種獨特的「信任機器」(Trust Machine)。在2015年10月《經濟學人》刊發的同名文章中,作者指出:「區塊鏈讓人們在互不信任,並沒有中立中央機構的情況下,能夠做到互相協作。」之所以能創造信任,皆因區塊鏈可以通過技術設計,將人與人之間的傳統信任轉化為人與機器之間的新型信任。這種信任由區塊鏈的可追溯性、去中心化、數據不可篡改性、加密性和透明性等一系列特徵所保證。一方面,區塊鏈中的所有參與者依據密碼學原理確定彼此身份,並且依靠共識機制實現相互之間對事實確認;另一方面,憑藉可編程的智能合約,區塊鏈自動執行各方所達成的合同,在代碼層面防範任何一方的抵賴和干擾。用美國法學家Lessig的話來說,區塊鏈的代碼變成了法律,替代性地實現了後者所要達成的避免「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規制目標。

然而,區塊鏈並非萬能。它至少存在著兩大隱憂。其一,就現實中的原生資產映射到互聯網中所形成的「映射財產」,如電子化的票據、證券、股權以及其他金融資產而言,由區塊鏈生成的代幣只是一種權利憑證,區塊鏈所具有的種種特性,並不能保證對應原生資產的真實和無瑕疵,也不能保證該等資產控制人的行為妥當性與合規性。其二,智能合約並非超級智能,其同樣存在著漏洞,更重要的是,由於其自動履行和不可撤銷性,一旦錯誤執行便難以恢復原狀,從而給投資者帶來不可逆的侵害。

技術的缺陷總有被攻克的一天,只有耐心才會獲得真正的信心。比特幣價格太過趨利,長期關注,只會陷入「夜未央」的狀態。

【本文由優優財經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作者:旁觀清者? ? ?來源:優優財經

(作者:優優財經,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台「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鏈得得APP 的精彩文章:

ETH單日跌幅為9.66%,BitMEX位居交易量排行榜第一

TAG:鏈得得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