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三丰曾寫過一塊石碑,碑文堪比「鬼畫符」,沒有幾個人認識

張三丰曾寫過一塊石碑,碑文堪比「鬼畫符」,沒有幾個人認識

在《倚天屠龍記》中,如果要問書中誰的武功最高?眾人肯定一致認為是武當的張真人——張三丰。可是您不知道,這位太極宗師並非只在武學上登峰造極,在書法上的功底更是宗師級別。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張三丰的大名如雷貫耳,在各種影視劇和小說中都有他的身影出現。可要問起張三丰的籍貫,估計沒有幾個人能知道。《明史·方伎傳》曾記載:「張三丰,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遼東懿州便是現在的遼寧。在遼寧省黑山縣姜屯鎮土城子村,有一片千畝蓮花湖,據說這裡就是張三丰的故里,相傳張三丰還於此處擒殺惡龍。

張三丰生於南宋淳佑7年,在14歲時就曾考取文武狀元,18歲為官後不喜官場俗塵,隨即便辭官出家修道,拜火龍真人為師。至此之後,張三丰便醉心武學,研究天地陰陽之道。

張三丰為世人熟知的事迹,便是開創了武當派,他所創的太極拳,如今也被現代老年人視作健身之術,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學習。除此之外,張三丰還是道家修道煉丹的集大成者,他一直主張「福自我求,命自我造」的天人合一理念,將養生與天地自然結合在一起。

正是在張三丰所創各項道家觀念下,他的弟子們也各有所悟,使得武當派在後世演變出不少分支流派,包括三豐自然派、三豐派、蓬萊派、隱仙派、武當丹派等。

張三丰作為武當派開山祖師,後世皇帝更是對其崇拜不已,紛紛為其敕封尊號。元惠宗敕封其為「忠孝神仙」;明成祖敕封其為「猶龍六祖隱仙寓化虛微普度天尊」;明英宗、明憲宗、明世宗、明熹宗等都曾各自為其賜號,以表達自己對祖師的仰慕之情。

如此多的名號,簡直讓人看花了眼,後人對於張三丰的成就僅僅限於道家與武學的造詣,可是,張三丰在書法文學上的成就,更是令人大吃一驚。為何呢?因為他在書法界開創了一個門派——龍行書法。

什麼是龍行書法?龍行書法又稱龍行大草,是一種極為放蕩不羈的狂草,其字體猶如神龍入海般見首不見尾,磅礴大氣中蘊含著神韻,盡顯道家文化之精髓。

張三丰書法傳世作品極少,只留下一首狂草詩被世人譽為「奇蹟」,這幅字帖被後世專家研究了很久,因為幾乎沒有人認識上面的字跡究竟是什麼?

作品字體筆畫處圓潤流滑、依機而接,粗細不拘一格,隨性揮灑。在字裡行間中,可以看見其筆鋒之銳氣,雖含蓄內斂卻又無堅不摧。縱觀全文,張三丰的龍行字體大小多樣,圈點之中盡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仿似太極拳一般,讓人如墜雲霧卻又立馬醍醐灌頂。

在遒勁剛硬的字體中,書法專家通過研究,終於破解了其中的秘密。原來這幅字帖的內容只是一首完整的詩,詩曰: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

東道若逢相識問,青袍今日誤儒生。為劉長卿所作的《劉長卿贈別嚴士元詩》作品。

然而,還有不少專家並不認同此觀點,甚至還覺得字帖背後可能存在著大秘密。主要猜測有三:

1.藏寶圖

專家猜測,張三丰筆走龍蛇下,似乎都相互連接,看起來極像一幅地圖,因而猜測其為到家的藏寶圖並非沒有道理。

2.符籙咒

張三丰一生研究道家之學,其畢生所悟也儘是精髓,將道家符咒隱於字帖之上也很有可能,換句話說,若是如此,字帖之內的字跡對研究道家文化大有裨益。

3.武功秘籍

受金庸《俠客行》劇情的影響,還有些人猜測,張三丰的龍行大草可能隱藏著武學的最高真諦。張三丰是否會將太極拳譜或者太祖拳經融匯其中呢?這還需要如今的武林人士加以細究。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從作品中就能看到,張三丰作為一代武學宗師,所悟之道已然相互糅合,在大圈與小圈的環套之下,張三丰把自己的人生智慧全部貫通其中,書法的逶迤蜿蜒盡顯,這才是龍行大草之真諦。

張三丰用龍行大草,將一生所悟精髓盡數付諸紙上傳承於後世,這不僅是這位太極宗師的巔峰巨作,同時更是後人仰望前人智慧時珍貴的文化遺產。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解密 的精彩文章:

如果將黃河水抽干,然後沿著河道尋找文物,都會發現什麼寶貝
乾隆是個「神」皇帝,他不僅善於鑒定文物,還善於加工創造文物

TAG:歷史大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