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真香」的AMD,在智能手機上卻有著一段黑歷史

「真香」的AMD,在智能手機上卻有著一段黑歷史

說到AMD,普通的電腦玩家們可能馬上會想到Ryzen 3000,想到RX580 2048SP,想到性價比;文藝的電腦玩家們可能會津津樂道於iMac、Mac Pro里使用的Vega Pro顯卡,盤算著用它配合6K HDR大屏剪輯視頻的流暢與愜意;而二X玩家則大抵專註於FX9590的極限超頻,或者好奇著昨天剛發布的那款一萬六千多流處理器的Radeon Pro Vega II Duo玩掃雷「會不會卡」~

「真香」的AMD,在智能手機上卻有著一段黑歷史

咳咳咳,以上純屬玩笑~但客觀來說,作為PC處理器和顯卡領域的巨擘,AMD的確有著曲折而輝煌的歷史。可是,如果說,在我們熟悉的智能手機里,在我們暢玩《xx精英》、《xx榮耀》時,實際上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也享受著來自AMD的技術貢獻,大家能想到是怎麼一回事么?

很久很久以前,有那麼一個初創公司

客觀來說,考慮到AMD在整個GPU(圖形處理器)行業中佔據了整整50%的專利份額,我們當然可以說不管是桌面顯卡還是手機SoC里集成的GPU,都必然避不開這家巨頭的顯示技術。但如果事情只有這麼簡單的話,那我們今天也就沒有必要來給大家揭秘那過去塵封的秘密和槽點了~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當「巫毒(Voodoo)」還並未顯出頹勢,當「圖形處理器(GPU)」的概念剛剛取代「加速卡」或「視頻卡」被提出來的時候,在諾基亞的故鄉芬蘭,誕生了這麼一家公司:

「真香」的AMD,在智能手機上卻有著一段黑歷史

對,這就是Bitboy,一家在當時來說極富野心的圖形技術企業。怎麼個有野心法呢?簡單來說,Bitboy創業之後研發的第一款顯卡晶元Glaze 3D,在性能指標和定位上就直接瞄準了當時行業最頂級的一代神話NVIDIA GeForce 256。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今天有一家晶元企業,剛創業就宣布直接對標28核酷睿、32核銳龍,結果會是怎樣?當然,那個年代整個計算機晶元業界的創業氣氛要遠遠好於現在,但這也不意味著市場就能直接忽視商業規律的存在。比如說,儘管Bitboy一直宣稱自己不斷研發出了對標甚至「吊打」同代業界旗艦的新顯卡,但消費者卻從未在市場上真的買到過這家公司的產品。從現如今能查到的資料看來,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Bitboy過於「眼高手低」,導致設計指標很高的GPU一旦進入實際開發、生產階段便各種掉鏈子。生產困難、缺乏資金、無人合作……在這樣尷尬地拖了幾年,也發了好幾年的PPT之後,Bitboy終於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傳統PC的高性能顯卡實在是太難做了,不如我們用手頭上的先進技術去做小規模低功耗產品,說不定反而有戲。」

時來運轉,然後生不逢時?

不得不說,有時候退一步是真的能夠海闊天空的。對於Bitboy來說,他們或許其實真的很有技術,只是找錯了實現的方式和方向。因為,就在Bitboy宣布轉型低功耗移動GPU開發後不久,這家此前一直差錢、做不出實際產品的初創團隊就接到了來自業界大佬的橄欖枝。

「真香」的AMD,在智能手機上卻有著一段黑歷史

使用ATI「顯卡」的掌上電腦

2006年5月3日,ATI宣布收購Bitboy,將其改組為ATI芬蘭公司,專職負責手機移動GPU的研發工作。有意思的是,種種證據顯示,ATI的這次收購行為有點「中間商」嫌疑。因為他們在第二天便官宣與當時如日中天的諾基亞達成了產品合作。ATI將為諾基亞手機提供移動GPU,助力這家芬蘭巨人強化手機3D遊戲體驗。

「真香」的AMD,在智能手機上卻有著一段黑歷史

當然,這不是說ATI只是簡單地買了一家公司,然後把他們的技術包裝一下就拿出去賣了。從現在能夠查詢到的產品歷史上可以看出,在購得Bitboy之後,ATI實際上是將對方的技術和自身原本的桌面顯卡進行了融合。然而,ATI大概沒有想到的是,諾基亞直到5年後才真正開始推出強調3D遊戲性能的智能手機產品(初代N-gage),更糟糕的是,在當時的塞班智能手機上,3D遊戲僅需要CPU的計算能力就能流暢運行,根本用不到獨立的圖形處理器。結果,談好的產品合作無法真正落實、而花錢買來的低功耗移動GPU,也就瞬間從「明日之子」變成了雞肋。

「真香」的AMD,在智能手機上卻有著一段黑歷史

2009年,ATI將此前已經推出了數款移動GPU,但卻並未在市場上掀起波瀾的Imageon(也就是之前Bitboy)打包賣給了高通。而後者卻如獲至寶,立刻將Imageon技術消化,以Adreno 200之名集成到了初代驍龍移動晶元QSD8250內部。恰逢彼時谷歌剛剛推出支持3D遊戲的Android 2.0版本更新,搭載了驍龍晶元,具備真3D加速處理能力的HTC Nexus One和初代Desire手機瞬間就確立了自己機皇的身份。更使得高通在之後的很長很長時間裡,一直保持著移動SoC陣營中圖形技術上的絕對領先地位。

未來VS過去,ATI決戰AMD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高通現在的驍龍855、驍龍730G依然還在用著AIT(AMD)十年前轉讓的技術。畢竟,從基礎架構上來看,高通也只有在Adreno 200系(從Adreno 200到Adreno 225共四代產品)上使用了和ATI HD2000-HD5000系列相同的VLIW5架構設計,到了驍龍600的Adreno 320上,高通就已經轉向了自家的新架構,自此便不能再被視為ATI移動顯示技術的延續了。

「真香」的AMD,在智能手機上卻有著一段黑歷史

但是,俗話說得好,「你大爺始終是你大爺」。我們從現在的視角來看,不難發現曾經ATI在移動GPU領域的失意主要是來自於時運不濟,被合作方「放了鴿子」,同時市場也還遠遠沒有成熟,導致即便是做出了性能領先的GPU,也鮮有人問津。換句話說,在技術層面上來說,高通QSD8250、QSD8255、MSM8260等旗艦產品的成功,實際上是說明ATI(以及現在的AMD)是非常有能力做好手機GPU的。

「真香」的AMD,在智能手機上卻有著一段黑歷史

既然古老的VILW5架構放到智能手機上都能輕易稱王,那麼如果是將被AMD收購之後,又發展了這許多年的,最新的顯卡方案下放到智能手機上呢?就在前幾天,AMD和三星聯合宣布,雙方就低功耗GPU技術達成多年戰略合作夥伴關係,AMD將直接把最新的RDNA架構技術授權給三星,而後者將會使用該方案自行開發用於智能手機的GPU產品。

「真香」的AMD,在智能手機上卻有著一段黑歷史

具體來說,RDNA是AMD預計在明年的新旗艦上才會真正面世的全新架構,它比剛剛發布的RX5700顯卡所使用的RDNA+VEGA混合架構更先進、革新更徹底。而對於三星來說,雖然他們自2012年起便已集結聖荷西、奧斯丁兩大實驗室之力研發自主GPU架構,但如今得到了現成的AMD RDNA授權之後,不管是直接採用還是在此基礎上混合自身技術「魔改」,顯然都更有利於產品迅速落地。不僅如此,如果考慮到AMD顯卡如今在專業領域和遊戲主機市場皆大有作為的事實,三星的這顆「S-GPU」未來是否僅僅只是面向智能手機,也就不好說了。

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也意味著或許就在不久之後,我們就會在旗艦手機市場看到高通Adreno大戰三星S-GPU的好戲:當已經獨立發展多年的前AMD技術正面對上現今的AMD最新架構,頂級旗艦智能手機的性能之爭,是否會迎來一個全新的局面呢?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Redmi K20無紅外功能原因披露,內部寸土寸金
時隔四年之久,蘋果新款iPod Touch正式上架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