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開源正在蠶食 500 億美元的資料庫行業

開源正在蠶食 500 億美元的資料庫行業

開源資料庫正在蠶食資料庫行業。讓我們通過本文來看看推動這種驚人增長的一些主要因素。

開源正在蠶食 500 億美元的資料庫行業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作者 | Manish Negandhi譯者 | 彎月,責編 | 屠敏出品 | CSDN(ID:CSDNnews)

現如今,科技發展的速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過去看似不可能的事物很快就變成了現實。幾年前,誰會想到開源資料庫也可以應用到商業上?然而,如今開源資料庫給私有資料庫帶來了巨大衝擊,還有可能取而代之。

資料庫的格局正在迅速變化。根據2019年Gartner開源DBMS市場研究報告:


「截止到2022年,超過70%的內部應用程序都將建立在開源資料庫管理系統(open-sourc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簡稱OSDBMS)之上,50%的現有商業關係資料庫管理系統(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簡稱RDBMS)都將被替換。」

開源資料庫正在蠶食500億美元的資料庫行業。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推動開源事務型RDBMS出現如此顯著增長的一些主要因素。

總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簡稱TCO

企業希望從私有資料庫遷移到開源資料庫的一個最重要的主要因素就是成本。開源資料庫的TCO遠低於私有DBMS。根據EnterpriseDB的數據顯示,與商業資料庫相比,使用PostgreSQL的用戶可以節省高達65%的資料庫相關總成本。

蓬勃發展的社區

流行的開源資料庫,例如MySQL和PostgreSQL,都擁有很大的社區。很多用戶參與其中,為社區做貢獻,並保持其繁榮昌盛。在一個大型活動社區的支持下,用戶更容易訪問到有關不同資料庫技術的大量信息。人們可以發布用例、問題、答案等,因此其他人更容易找到相關的信息。

資料庫的功能和兼容性

開源資料庫憑藉廣泛的社區以及供應商支持的自定義功能,可以很好地兼容每個新版本的商業資料庫,從而彌補了商業資料庫和開源資料庫之間的差距。此外,由於開源資料庫提供了類似商業資料庫的功能,所以各個組織可以輕鬆地制定從商業資料庫切換到開源資料庫的策略。

成功案例

由於一些大型組織採用了開源資料庫,並且還有部分公司分享了如何成功實施開源資料庫的詳細信息,因此很多公司有信心在開源資料庫上開發新應用程序,或將現有資料庫遷移到開源上。根據使用開源資料庫的組織數量,我們很容易看出開源資料庫能夠支持關鍵業務型的企業工作負載。有些大型組織,例如Facebook、Netflix、Airbnb和Twitter,使用的是MySQL;同時還有一些組織,例如Uber,Instagram和Spotify則使用了PostgreSQL。

雲和DBaaS的出現

隨著雲計算的流行,資料庫即服務(database-as-a-service,簡稱DBaaS)已成為許多企業的熱門選擇。亞馬遜,微軟和Google等雲供應商都提供了DBaaS。資料庫即服務可以讓用戶從複雜的資料庫基礎架構中解放出來。選擇DBaaS還意味著,用戶可以將資料庫交由各自的DBaaS供應商全權管理和支持。所有主流的雲供應商都提供基於MySQL和PostgreSQL的 DBaaS。由於整個資料庫基礎架構都由雲供應商管理和支持,而且開源資料庫隨時可供使用,因此越來越多的組織都將選擇使用開源資料庫。

原文:https://dzone.com/articles/the-rise-of-open-source-databases

作者:Manish Negandhi,資料庫架構師@SoftwareAG。

本文為 CSDN 翻譯,本文僅代表作者的觀點,不代表 CSDN 立場。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SDN 的精彩文章:

阿里撬得動「印度版」抖音嗎?
Flutter 是移動應用程序開發的未來?

TAG:CSD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