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這兩種人,無論拜多少佛,都無法從痛苦中解脫!

這兩種人,無論拜多少佛,都無法從痛苦中解脫!

在諸多學佛人中,有兩種人,無論學佛多久,無論拜多少佛都沒用,因為他們走在了自我毀滅的道路上,是無法得到解脫的,只能繼續在痛苦中掙扎著。

學佛是為了離苦得樂,在佛陀生活的時期,社會上只有兩種人存在,一種是極其痛苦的,一種是沉迷與享受快樂的,佛陀也試圖在這兩種人身上找到解脫痛苦的方法,可最後都失敗了,於是就有了這樣的結論。

第一種人,沉迷於貪慾,尋歡作樂生活是通往毀滅道路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喜歡貪慾,喜歡尋求快樂,甚至很多學佛之人也在這類人當中。在佛教中提到過五種慾望,我們很多人每天都在貪戀這五種慾望。

這五種慾望分別是:財、色、名、食、睡,千萬不要說自己一樣也沒去貪戀,如果有人真的可以不去貪戀這五欲也就與聖人沒有區別了。有人貪財,有人貪色,有人貪名,有人貪吃、貪睡。總之對一切事物的貪著都是一種貪慾行為。

哪怕你到寺廟去燒香拜佛,想要得到點福報、金錢、健康、好運等等這些都是貪慾的表現。學佛是為了遠離這些物慾,只有遠離了物慾才能從痛苦中解脫。

物慾會增長人的貪婪、傲慢、愚痴、恐懼,而遠離物慾會獲得平靜、包容、善良、快樂。學佛如果還在繼續貪戀物慾,痛苦是不會減少的。只有試著去減少對物質的執著,痛苦才能慢慢遠離你。

第二種人,自我施加苦行,折磨自己,這種生活仍然難以遠離痛苦。

生活中第一種人是最常見的也是最多的,而這種人明白了前一種人活得很苦,所以從一種錯誤轉向了另一種錯誤,開始追求用痛苦讓自己解脫。

佛陀當年也試過這種方法,當他快要餓死時才突然醒悟過來,原來苦行、折磨自己是行不通的。在很多人的腦海中,都形成了兩種極端,要麼快樂,要麼痛苦,要麼得到,要麼失去,其實在貪圖享樂與禁慾禁食之間,還有一種存在。

而這種存在才是可以真正讓我們遠離痛苦的,那就是在悲傷與喜悅之間存在著的一種寂靜、平和。學佛不應該去貪慾,也不應該去禁慾,因為這兩條路都是通往毀滅的,只有時刻保持中道,才能從痛苦中得到解脫。

中道是佛陀悟道後提出的,一種無苦無樂,無生無滅,從來也不曾來過,更不曾離開過的一種寂滅的境界,這才是學佛人應該去向佛去學習的。

學佛不應執著貪慾,也不應執著離欲棄欲,而是要學會在生活中,時刻保持中道,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若你真的把生活過好了,也就明白了佛所說的中道在哪裡了,你離覺悟也就更近一步了。

感恩閱讀與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空說禪 的精彩文章:

善因善果,有這五種特徵的人,福報不招自來!

TAG:悟空說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