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趁成吉思汗退兵,金國開始醞釀一場滅國計劃,只因此國倒戈助攻!

趁成吉思汗退兵,金國開始醞釀一場滅國計劃,只因此國倒戈助攻!

13世紀烽煙錄

【春哥註:讀歷史最大的樂趣就是可以觸摸到許多久遠的人物和事件,如果深入下去就會覺得許多名字,包括人名和地名、事件名,不再是枯燥的辭彙或者簡單的段落,而是有實實在在的生命氣息在裡面。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此刻也在歷史的進程裡面,和千年以前的人們所經歷的並沒有本質的區別,無非生生死死,無非內憂外患,無非一直在追尋理想中的桃花源而不得,無非暗自神傷鬢毛衰,唱一曲滿江紅,孤獨的擊節拍欄杆,隨後沉醉於溫柔鄉,一覺醒來亦是大天明,周而復始罷了。說完了感慨,開始聊正題,接下來要聊的話題是國人心目中一個繞不開的時代,那就是南宋時代的群狼並起,混沌廝殺,你來我往的歷史,恰逢12-13世紀的階段,離現在800年左右。】

成吉思汗見到金國援兵到了,而且是一支英勇善戰的奇兵,因此借勢退兵,也算給了金宣宗一點面子,當然他絕不會承諾放棄武力,表示還會再來的,一般一兩年之後就會捲土重來。

金宣宗覺得自己要趁這個機會把西夏這麼多年的帳拿出來算算,也好將來阻擊蒙古借道西夏來攻金國,也算未雨綢繆的一條機密國策。

自從公元1210年以來,西夏無可奈何改投到蒙古門下之後,西夏就開始對金國小規模的用兵了,實際上也就是邊關搶劫,搶奪金國的邊關府庫,獲取錢糧,也形成騷擾。

然而不久之後,西夏國內便發生了政變,夏襄宗被弒殺,夏神宗即位。這種宮廷內鬥往往是瞬間的事情,有時也沒有什麼來由,可能就是一句話不合心意,然後動刀動槍,誰贏了就是上位稱王,輸了的要麼丟了性命,要麼遠走他鄉,一般都是喪命的多,新皇帝不會留他苟活於世間。

西夏的皇帝雖然死了,但不代表和金國可以緩解兩國的仇恨,這個仇恨的根源就是當年蒙古人第一次南下攻打金國的時候,夏神宗很配合的出兵金國的邊境陝西諸鎮,從而和金國立下樑子。

在鐵木真撤退之後,金國的大軍便開始著手收復陝西的失地。在收復潼關之後,沿著蒙古的進軍路線,去攻打西夏,在此後的幾年直到公元1217年,古老的中華大地上,註定要迎來一個比較混亂的年代,各民族政權之間的遠交近攻,合縱連橫將在血與火的悲歌中交替著隆重上演!

而這樣的歷史故事和我們的現實有如此相像,你方唱罷我登場,猶如一個戲台,來來往往的帝王將相,和一些列堪稱殘酷的滅國之戰,如果用現在的史詩級紀錄片來拍攝,一定震撼人心。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他50歲撿了個皇帝當,一年後又幹了一件事,延續王朝20年天命
成吉思汗不經意間一句話,透露蒙古鐵騎大秘密,金國使者內心大喜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