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驚奇 > 此人12歲寫詩,21歲成名,被稱天才詩人,37歲卻殺妻自縊

此人12歲寫詩,21歲成名,被稱天才詩人,37歲卻殺妻自縊

一個人,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達官顯貴;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最核心的角色是「人」,只有演繹好這個最簡單也是最複雜的身份,才能讓其他的角色大放異彩。1993年的今天,他用一把斧頭結束了妻子謝燁的生命,隨後自縊身亡。回望這段過往,顧城和謝燁的結合,從一開始,就釀下了悲劇的種子。

顧城,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父親為顧工。顧城受到父親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顧城在姐姐顧鄉印象中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愛湊熱鬧」,在學校雖然同學們都喜歡聽他講故事,但是他不喜歡被一群人圍著講故事。顧城只好尋求姐姐當他「一個人的聽眾」,姐姐沒空聽時,「無奈之下他就進了別的屋子,隔著床一個人對著牆講起來」。

1968年,即12歲時輟學在家養豬,「文革」前,他開始寫詩,總是一個人獨處,不和別人一起玩耍,而是低頭寫自己的內心想法。而且文革的暴行給他的內心帶來了衝擊,使他變得更加敏感。

1973年開始學畫,寫詩事業也進入社會性作品寫作階段。1974年回京在廠橋街道做過搬運工、 鋸木工、借調編輯等。《北京文藝》《山東文藝》《少年文藝》等報刊零星發表作品。1977年重新開始寫作,在《蒲公英》小報發表詩作後在詩歌界引起強烈反響和巨大爭論,並成為朦朧詩派的主要代表詩人,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

1979年的夏天,顧城和謝燁同坐一列從上海開往北京的火車,兩人的座位恰巧挨著。他看到有著一雙小鹿般清澈眼睛的謝燁,那個長發女孩,笑靨純真,纖巧秀頎,他羞赧至極,不敢看她。在不久寫給謝燁的信中,他再度表達了對謝燁無法節制的喜歡:「我覺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後來顧城和謝燁便在一起了。

1987年,顧城應邀出訪歐美,進行文化交流、講學活動。一年後赴紐西蘭,被聘為奧克蘭大學亞語系研究員。婚後,謝燁跟著顧城奔波輾轉,最後他們定居在了激流島。兩年後,一個在國內曾無比崇拜顧城的女詩人李英也來到了激流島。他們三人曾相遇在詩會上,在這場詩會上,顧城代表的朦朧詩派受到了猛烈地抨擊,而李英當時站了出來,力排眾議、無比堅定地支持顧城謝燁夫婦,三人自此結下了志同道合的情誼。而李英也成了顧城的情人。

顧城是在中國成名的,他的作品也都是中文作品。離開了中國,顧城失去了生存的根基,他的英語又不好,從1988年起,顧城開始拒絕學英語,激流島上他是唯一一個不說英語的人。兒子寄養在別人家後,小時候學會的一點漢語漸漸遺忘,顧城與兒子最後已經無法溝通。他作為詩人的生命,在他決定定居紐西蘭起,就已經死亡了。

大家應該都記得一首古詩名為《桃花源記》這首詩在我們求學期間都有背過,作者是陶淵明。詩中描繪了極其美麗的景色,而這首詩就成了後世文人墨客們所追求嚮往的的根源。在顧城的眼裡,紐西蘭的激流島就是他的桃花源,一個幻想中的烏托邦。

但是,在紐西蘭,他能夠發號施令的對象,只有他的家人和情人。但最後,她們都紛紛「背叛」了他,消失的消失,準備遠走高飛的意欲遠走高飛,頃刻間,大廈崩塌,徒留一片廢墟。顧城感到自己被拋棄了。他認為是全世界拋棄了他。也許,在那場悲劇發生前,詩人還以為是人人負他,殊不知,他才是那個真正的「始作俑者」。

1993年10月8日,顧鄉接到了弟弟顧城打來的電話,電話里顧城只說了一句:「我把謝燁給打了」,聲音低沉,充滿絕望。即刻意識到大事不好的顧鄉馬上撥通了當地急救中心的電話。當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後,發現顧城已經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其妻謝燁則倒卧在島上的一條小徑上,頭部有被斧頭砍傷的痕迹。謝燁被拉到醫院經過數小時的急救後,仍不治而亡。

顧城是朦朧詩派的重要詩人,在當代文學史上敘述新詩潮的發展時,都把顧城與舒婷、北島相提並論。顧城作為一個「應運」而生的詩人,非常「巧合」地融入了新詩潮的歷史進程,成為其中壯其聲勢的一員,還是其詩歌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詩學意義。顧城是個感覺至上的詩人。顧城之死,成為文學史家的一塊心病。文學史並不是刑事判決書,文學史家也不是道德家,只需知人論事,探究詩人對於詩歌藝術的勞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零下5度 的精彩文章:

他是一位天才,可與諸葛亮媲美,他的存在讓明朝「延續」近五十年
最詭異的5大自然現象,令人嘆為觀止,廣東暴雨現「龍吸水」現象

TAG:零下5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