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高希希《八子》「戰爭」特輯 揭硬漢式劇組煉成記

高希希《八子》「戰爭」特輯 揭硬漢式劇組煉成記

高希希導演最新力作,根據贛南真實事件改編的戰爭史詩催淚巨制《八子》即將於6月21日在全國各地院線上映。6月3日,該片在江西南昌舉辦「絕命一戰,英雄不朽」發布會,導演高希希攜主演劉端端現身共憶拍攝往事,劉端端朗讀先烈家書的一幕令人動容,活動當天,片方曝光了一支南昌方言版「戰爭」特輯,「全員硬漢式」劇組的幕後拍攝細節和匠心情懷令人為之讚歎。尤值一提的是 ,該片主題曲《時光擦身而過》的演唱者譚維維還特別發來了VCR,預祝影片圓滿上映。

高希希最新力作致敬江西熱土?? 劉端端感恩角色催淚朗讀先烈家書

「全家革命,滿門忠烈。」上世紀30年代的贛南中央蘇區,這樣的場景絕不鮮見,一位老人將自己八個兒子全部送上戰場就是最真實的寫照,而《八子》講述的正是那段血與火的往事。此番攜新片回到家鄉江西,高希希導演表示,贛南是新中國的紅色搖籃,在這片熱土上曾經發生過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十萬烈士,有名的,無名的,每一位都是英雄,都有父母家人,但他們選擇了舍小家、全大義。「《八子》中的老母親最後沒有等來自己的兒子們,但她等來了一個新中國。所以我最初聽到『八子參軍』這個故事的時候內心就深受震撼,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江西人,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讓更多人知道這個故事,並且通過這個故事更加了解蘇區精神。」高希希表示。

前方是英雄的戰場,後方是家鄉的安詳。除了母子親情,《八子》也將重磅筆墨放在了滿崽(劉端端 飾)的成長過程上——從對戰爭沒有足夠認知的稚氣少年,最終成長為一名英勇無畏的鐵血戰士。談及拍攝過程,劉端端表示:「當時兩個多月幾乎每天都在下雨,很艱苦,腳踩進泥水裡都很難拔出來,所以感覺上就像是這片紅土地在依戀著我們這個劇組,對這個故事特別有感情。」發布會上,劉端端現場朗讀了革命先烈的一封家書,走心致敬所有在戰爭中獻出了鮮活生命的英烈們,動情之處惹人淚目。

南昌方言版「戰爭」特輯揭秘拍攝艱辛??? 「全員硬漢式」鐵軍團隊匠心打造精品巨制

要拍攝一部好的戰爭題材作品,幕後的劇組必須同樣是一個有著極強戰鬥力、特別能吃苦的「鐵軍式」團隊。在南昌發布會的現場,片方特別發布了一支南昌方言版「戰爭」特輯,在這個極具江西味道的獨特打開方式下,這部戰爭巨制的拍攝過程也首度展現在大家面前。

作為一部取材於江西、取景於江西的影片,《八子》的拍攝地點幾乎全部都是戶外,在已經入冬的江西,400多人鏖戰兩個多月,轉戰林地、河灘、山區實地取景,加之趕上極端天氣,全程陰雨沒有晴過一天……這支特輯揭秘了劇組艱辛日常的冰山一角,而這也恰恰成就了影片的真實質感和獨特的厚重基調。從特輯所曝光的片場細節來看,導演高希希坐鎮指揮,不停與演員和現場交流講戲;劉端端戲份吃重,即便身有傷病依然不下火線堅持完成拍攝;與高希希有過多次合作的邵兵依舊兢兢業業,對每個鏡頭都極度專註;何潤東則一改以往乾淨陽光的帥氣形象,身著舊舊的軍裝,畫上黝黑的「戰爭妝」,令角色瞬間入戲。

特輯同時曝光多場戰爭戲的拍攝過程。據悉,在《八子》開拍之前,爆破師最初預估的炸點量是2000多個,但最後翻倍到4500以上,可以說是火力全開,而演員和炸點之間幾乎是有效安全距離內的極限值,每場爆炸戲都讓所有人捏著一把汗,而邵兵有一場重頭戲的炸點甚至達到上百個,但為了更真實、更燃的效果,大家最後還是義無反顧地決定再拍一次,搏命、匠心、專註由此可見一斑。

《八子》6月21日全國院線激燃上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誰是神經病 的精彩文章:

浪漫而得體,土耳其劇流行中東
王傑克遜戛納走紅 受邀參加「巴里耶·保利文化之夜」

TAG:誰是神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