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人生的四重境界,只有明白了才會看懂格局!

人生的四重境界,只有明白了才會看懂格局!

人這一生,既有高低貴賤,也有貧富差距,並且還分的境界高低。

有些人一生在追求金錢、名利等身外之物,以為自己是成功人士,殊不知他的境界還未達到一個高度。

有些人日子雖然比較貧窮,但他們卻能知足常樂,即使沒有任何的金錢地位,或許他們已經成功了。

有位哲學家,名叫馮友蘭。他曾說每個人都會有各自的境界,並且還將人生分為了四大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01 自然境界

這屬於人類的最低境界,大家還停留在吃飯穿衣上面,這都是最基本的。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笑話:有位放羊的小孩正在山坡上,有人問他,你放羊幹啥?小孩回答:要賣錢。賣了錢幹啥?娶媳婦。那娶媳婦幹啥?生娃。生了娃呢?繼續放羊。

這便陷入了一個死循環的狀態。

人之所以區別於其它動物,成為高等動物,就是因為人類有思想,能夠考慮自己的人生該怎麼過。但若是人類稀里糊塗地生活,從未有任何思考,那麼這樣下去只能是混吃等死,再也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02 功利境界

有些人做事情後果能夠利於別人,但是動機卻是利自己的。這個境界中「利己」是核心思想。當人們解決了溫飽之後,就會考慮其他事情,譬如金錢、權利。

雖說功利境界中大家會先利己,但是孔聖人也說「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就是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一定不能只考慮自己,得顧忌他人的感受。

身處這個境界的人,整天被大家所需要,最高層次就是從自己出發,也能讓他人獲利。曾國藩認為那些撈功名,謀財利就是小人的行為,他是絕不會容忍這樣的人和事的。但後來他明白了人的本性都是功利的,因此提出了「集眾人之私,成一人之公」。

03 道德境界

社會是一個整體,而人類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當我們在為社會的利益做事情時,那麼就在道德上有意義。

身處道德境界的人,能夠把別人的生命看的跟自己的生命同等重要,這便是「正其義,而不謀其利」。

道德境界與功利境界形成鮮明對比,前者是在貢獻,後者則是在佔有。

能夠為社會,為大眾謀福祉的人就是儒家所說的君子。

04 天地境界

在宇宙中,我們每個人都顯得很渺小。身處這個境界的人已經達到了最高層次,明白自己不僅是一個個體,更是社會乃至全宇宙的一員。

在這種力量下,人能夠不懼生死,覺得生是在凝聚力量,而死則是在散發力量。

馮友蘭先生晚年時期將天地境界劃分為:知天、事天、樂天、同天。再結合孔子所說的「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很好理解這四個境界了。

若在道德境界中是賢人的話,那麼在天地境界中就是聖人。但是這些境界往往在不斷變化,人類都有慾望,因為這種種慾望,人類會倒退,最終回歸到自然境界中。

不過境界不同的人確實考慮的事物也不同,人生的格局也大不相同。一個人的成功往往不是在物質層次,而是在精神層次,即使我們很難達到天地境界,但最起碼要不斷提升自己,絕不能一直身處於自然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子道德經 的精彩文章:

欣賞一個人,始於顏值,敬於才華,終於人品!
樹怕傷了根,而人卻怕傷了心!

TAG:老子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