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2000多種語言在消失,人工智慧是幫凶還是救星?

2000多種語言在消失,人工智慧是幫凶還是救星?

今天,來自中國的語言正成為全球追捧和學習的對象,中國話日漸風靡且流行,這讓每個中國人都感受到了驕傲與自豪。但與此同時,作為我國語言重要組成的方言和地方話,也在面臨著傳承缺失、瀕臨消亡的緊張局面,這又讓人們在欣喜之餘多了一層擔憂與著急。

然而,當前不只是中國的方言,諸如冰島語、毛利語等2000多種語言都在快速消亡,「語言瀕危」已經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據了解,目前世界上大約97%的人口只使用了4%的語言在說話,而剩下的3%人口卻說著96%的語言,人類的語言普遍在「越說越少」。

針對這一現象,聯合國最新的統計數據表現得更為明確:從公元前8000年至今,人類的語言由2萬多種急劇下降到了只有6000多種,且仍以每年24種的速度加速消亡,形勢異常嚴峻。未來,倘若人們不做出積極有效的應對和改變,或許最終將步入「無話可說」的地步。

AI是加速語言消失的幫凶?

那麼,造成如今語言瀕臨消亡的原因是什麼呢?人們一致認為,自然災害、疾病、戰爭等因素是導致語言瀕危的罪魁禍首。而近年來快速崛起、普及和發展的互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則是進一步推動語言走向消失的重要幫凶。

AI怎麼就成殺死瀕危語言的幫凶了呢?

原來,近年來載入人工智慧技術的語音助手越來越普及,人們不管是在手機、電腦還是智能家電的應用中,指令發布、人機交互的主要形式都依賴語音。但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智能語音助手,諸如Siri、Cortana、Alexa、Google Assistant等,它們所使用的語言加起來也就20來種,這無疑讓一些小語種缺失了「活路」。

除此之外,一些藉助人工智慧技術打造的「智能翻譯機器」或是「智能機器人」,其中所使用的語言也是主流的幾種。久而久之,一些不在主流選擇內的語言便會因此而被拋棄、疏遠,最終走向消亡。

也就說是,人工智慧產品作為時下能夠引導人類語言使用的潮流趨勢,卻將一些小眾語言給排除或是忽略了,這無疑加深了這些語言沒啥用處的印象,從而導致語言瀕危程度進一步加深。從這點來看,AI的確是加速語言消失的一個幫凶。

其同樣也能拯救瀕危語言

不過,作為一把雙刃劍,在不同的人手裡AI也能展現出截然不同的作用。在一昧追逐商業利益的人手中,AI可能是殺死語言的「兇器」,但倘若在立志保護瀕危語言的人手中,其同樣可以成為拯救語言的「救星」。

目前,世界上就已經出現了多種利用AI拯救瀕危語言的嘗試:

其中一種是利用AI技術打造智能教育機器人,通過機器人指導人們學習瀕危語言,從而讓這些語言得以傳承和延續。比如IBM的「沃森人工智慧」曾創立過一個能理解並回復用戶信息,用毛利語與人交流的聊天機器人;此外,一組來自ARC語言動力學卓越中心的研究人員,也開發過一種低成本、易於運輸的語言教育機器人。

而另外一種嘗試則是利用人工智慧打造語言檔案館,從而起到記錄、保存和傳播瀕危語言的作用。據了解,國外一位叫托馬斯·弗雷的未來學家就提出了「全球語言檔案館」的計劃,並將瀕危語言項目列為建設的第一步。他與夏威夷大學合作,利用人工智慧將收集到的足夠的瀕危語言資料進行了翻譯和存儲。

最後,還有一種方式是利用AI技術實現「語言複製」。「語言複製」的概念是通過智能語音技術對一種語言實現完整記錄,包括語言的結構、語音、語義和文本互譯關係等等。目前,科大訊飛的AI研究院基於深度學習技術,正嘗試在部分瀕危語言和方言上進行語言複製。

未來語言拯救任重而道遠

當然,AI對瀕危語言的拯救與保護也面臨著不少的難題。比如有的語言文字口語雖然都廣泛使用,但文字往往缺乏正字規範;有的單純使用口語,文字使用較少;還有的沒有文字,語言也只有少數老人在使用......這些情況給AI理解、記錄和傳播語言帶來的巨大困難。

鑒於此,對於瀕危語言的拯救和保護既不能急於一朝一夕,也需要更多熱愛母語的人的參與。只有技術日復一日的完善和提高,以及越來越多傳承語言的人的幫助,AI拯救瀕危語言之路才能走的順暢,走的長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6月份這些展會與您相約 快來看看吧!
我們需要無人機在兒童節投下歡樂,也要謹防投下危險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