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苦行,無益於修心

苦行,無益於修心

佛是無上士,貪慾最重的難陀,被調伏了;嗔恨心最重的、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的指鬘,以及愚痴心非常重的槃陀迦,也被調伏了。佛是最無上的士夫,能夠調服一切眾生。佛所指引的路遠離二邊,一是遮止享樂主義;二是遮止苦行主義。佛走的是中道。

現在的世間是五花八門,寺院也好,學佛人也好,走的路也不太一樣。但是我們作為修學佛法之人,一定要嚴格地遵守一個規則,就是不要走兩個極端,一定要走中庸之道。一個極端是對福報和享樂著非常強烈地貪著,窮奢極欲,這條路是不可行的,出家人絕對不能走這條道路。把寺院搞成旅遊景點,收門票,進行商業化經營,這絕對不是弘揚佛法之道。一定要遠離這樣的道路,才能夠弘揚正法。另一個極端是難以想像的苦行,社會不能認同的一些苦行之路也不能走,因為這樣一來,很少有人能承受得了如此大苦的修行,會導致很多人對佛法望而卻步。因此,要走中庸之道,這是佛說的。龍樹菩薩也多次批評過奢靡主義者和苦修主義者。在漢地,甚至有燃指苦行者,按照龍樹菩薩的思想,是反對這種做法的。他曾經在《寶鬘論》中說過:「苦行折磨身,如是非法行,不能斷損他,亦非行利益。」

即折磨自己的身體,無益於修心。漢文《大藏經》里有《寶行王正論》即是早期翻譯的版本。

那佛經中不是有佛身上扎千釘、點千燈之類的事嗎?有這樣的事情,但不推崇。佛祖曾經為求佛法,不惜一切代價而修,這是從佛的決心的角度而言的,但絕對不是讓我們也去效仿。所有佛經里都沒說要這樣做,《華嚴經》、《瑜伽師地論》、《大寶積經》和《般若經》里都沒說。不但沒有說,反而遮止了凡夫眾生做這種苦行。比方:施捨的時候,連我們的命也要施捨。但是,施捨生命、肢體、眼睛應是登地以上的聖者。未登地者,也就是第一地菩薩以下的,是不允許的,是遮止的。因為未證歡喜地之前做這些事,很容易使自己的修行退轉,所以不但不推崇,反而還要遮止。學佛的道路很簡單,不奢靡,也不苦行,走中庸之道,或者中觀之道。

節選 ▏夏壩活佛《隨念三寶經講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瀋陽北塔護國法輪寺 的精彩文章:

每日修心 6月2日
《宗義》第四十九講

TAG:瀋陽北塔護國法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