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家:如果有一天,你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說明你病了

心理學家:如果有一天,你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說明你病了

很多人都有收集物品的習慣,他們捨不得扔東西,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東西遲早有一天可以用上,事實上,這一天永遠也不會到來。

囤積行為

心理學上把捨不得扔東西,囤積各種物品的行為定義為為囤積症,Smith學院心理學教授蘭德·弗羅斯特和波士頓大學社會工作學院教授蓋爾·斯泰吉蒂用了20年時間,對患有囤積症的人群做了大量的調查和行為動機研究,並在《物品:強迫性囤積和物品的意義》中,對這一現象進行了剖析。

20年的時間裡,他們和囤積者們一起工作、生活(包括下水道和垃圾場),結果發現,這些囤積者即使知道自己囤積的東西意義不大,仍然難以捨棄。在囤積行為出現的最初階段,他們表現出了更強的分類意識和專註度。

而隨著雜物的不斷堆積,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狀態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他們的注意力變得分散,經常處於焦慮不安中,嚴重的患者甚至出現抑鬱症的表現。

斯泰吉蒂(Steketee)教授試圖將囤積行為和強迫行為相聯繫,囤積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的疾病,這一點和強迫性心理障礙很相似。

囤積症患者喜歡不停地添置新東西,同時也捨不得扔掉舊東西,對於那些已經壞了無法再次使用的東西還是不願意扔,這其實已經是一種強迫行為了。

這種強迫的囤積行為是對自己心理創傷的一種彌補,他們有強烈的佔有慾,內心的空虛只能通過囤積東西來填補。

但是,這個過程會讓他們深陷焦慮之中,很可能會誘發精神類的疾病,許多的抑鬱症患者早期正是明顯的強迫症或者囤積症患者。

那麼,如何改善這種癥狀呢?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扔東西開始。

極簡主義生活

西方社會有一句名言:「less is more.」其實這是一種典型的極簡主義的生活觀念。許多女生為了消費的快感會選擇「買買買」,但是,等熱情過去了,她們會發現有些東西自己根本用不上。

極簡主義提倡的核心生活觀念就是:雖然少,但是好。在我們經濟能力的承受範圍內,不斷地減少數量,留下自己真正需要且喜歡的東西。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詳細的教導了人們怎麼扔東西,即只保留最能帶給自己的幸福感的東西。事實上,整理後你會發現,你常用的東西也就那麼幾樣。

當你給自己的家做了一個大減法以後,你會覺得無比的放鬆與舒適,同時你也可以將這種理念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放棄過多的計劃目標,做到極簡生活。

心理學家喬治·米勒在文章《神奇的數字 7±2 》中明確指出,人類的大腦一次能夠理解的內容和概念的數量是有限度的,在短時間內我們無法容納超過 7±2 的記憶項目,超過界限之後的內容只會讓我們覺得疲憊,從而產生無形的壓力。

學會斷舍離,讓我們明白事情的輕重主次,畢竟,家的空間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幾百個手機聯繫人和堆滿的衣櫥都不會使我們快樂,而這種好像擁有很多的錯覺才是我們不幸福的根本原因。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

《囤積是種病》

《物品:強迫性囤積和物品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什麼東西都捨不得扔,說明你病了|心理學解析囤積症
為什麼罪犯拒絕透露章瑩穎屍體的下落?|心理學分析犯罪心理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