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佛教:放生、捐錢、供僧後就會變得有錢了嗎?

佛教:放生、捐錢、供僧後就會變得有錢了嗎?

「佛言;大王,若求勝妙福報而行施時。慈心不殺離諸嫉妒,正見相應遠於不善。堅持禁戒親近善友,閉惡趣門開生天路。自利利他其心平等,若如是施,是真布施,是大福田。」——《佛說布施經》

在佛教之中,布施是修福納慧最基本的方式方法,在經典之中亦記載著有關於布施的種類和行布施方法。當下最為常見的莫過於「財布施」,但行財布施也給諸多信徒,帶來種種疑惑,就如本文我們所要說的「放生、捐錢、供僧後就會變得有錢了嗎?」對於行布施,大家第一念是什麼?是「交易」因為你想更加富有,所以才去行布施。但這念頭,確是錯的,但你所行的「善」卻是存在的。

自古有這麼一句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在學佛的人心中,其有一條「深信因果」,為什麼要深信因果?因為我們當下所做一切,皆是未來的因,或是過去所結的果。那麼我們放生、捐錢、供養三寶,等等一切的善行,其都是為了在「你心中」的那個未來能過得更好!

但從佛教的因果觀中,亦明確的告訴了我們,因果關係並非都是「立竿見影」。而是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培植善因,也就是種下善的種子,這個種子是需要「發芽、成樹、開會、結果」的。當果熟了,也就是善因成熟之時,你才能得到這個「善果」的利益。惡果亦是如此,如果你想要果實加快成熟,亦避免不了「澆水與施肥」。那麼這個澆水施肥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讓我們持戒實修,廣結善緣,廣行布施!

按佛教的時間觀來說,果報的成熟分別有三種情況,一、現世報、二、來世報、三、他世報。就如我們種「蔬菜、果樹」一樣,蔬菜大家都知道,成長較快,周期較短,幾個星期就能成熟。如稻穀、小麥則是周期較長,需要四五個月才會成熟。那麼果樹亦是需要「兩年、三年」才能豐收,甚至更久。那麼你當下供養三寶、放生、行善等等,並不能當下就能直接獲得利益,而是需要時間的沉澱,其也是對你考驗。

如果你精進修行,廣行布施,廣結善緣。那麼這個果能夠越快結好,也結的越「香甜」。反之,如果你行一次善,就造一次惡,那麼這善果,能不能成熟不說,單單你所行善的福德,就已被造的惡弄沒了。

佛經有云;「縱經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其不管是行善、做惡並不是不報,而是我們要對這個因緣果有足夠的耐心。如你放生、捐錢、供養三寶,這個善因必會成熟,但前提亦是需要你所行的善,沒有受到損壞。

所以,在祖師大德開示之中亦是提及,要用一生去行善,用一生去結善緣,度眾生!在財布施的功德利益之中,有這麼一條「布施錢財,你會越來越有錢」!那麼你說,錢財的布施有用沒用呢?南無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心問禪 的精彩文章:

TAG:凡心問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