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學佛跟不學佛的差別在哪裡?

學佛跟不學佛的差別在哪裡?

學佛跟不學佛的差別在哪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真理的存在不會因為我們的意識形態而扭曲的,真理的存在可能會因為我們意識形態的繁榮而把真理給隱沒了,使我們對於真理本身的存在會看不清楚,這個是有可能的。但是,我們意識形態的種種描述那些都不能叫作真理,真理這個東西照講是無法言說的,你只要講出來就變成文字了。

比如說這個花,這個東西我們知道什麼,這樣就可以了。你說花,他已經失真了,你說花沒錯?那是你的意識形態認為他是花。外國人聽到你說花,他一定問你,你在說什麼?what you say?你說花為什麼不說flower?你用花就已經有所取向了,但是這個東西在你來看跟外國人來看,他一定是同一個東西嘛,可是你用語言文字表達,已經有取向了,在溝通上已經有隔閡出來了,你講的人認為沒有錯,可是對真理本身來講,他已經產生偏差了。

各位在插花的時候,你稍微留意一下,你不要用你意識形態去插花,那個插花一定會有一個固定的格局在那裡,假如你從他存在的本質來看的話,那個插花就能夠把生命感真實的表達出來。現在我們是就花來論插花,我們不是就他的存在來作布局,你自己留意看看。

又比如服裝,各位一定會針對你個人的性向、喜好去穿的,你絕對不會從穿衣服的根本意義上來論穿衣服。真的穿衣服要象古代的中國人或者印度人的服裝,他有好幾層裹著,你根本看不出他的身材是什麼樣子,但是,他能夠表現出一種生命的存在那種很和諧的情況,他穿衣服不是為別人,是為自己,是為自己的舒適性與必需性,古代的服裝是從這樣設計下來的。現在的服裝就不是了,受到設計家的引導,你在選擇上面已經被人家過濾一次了,而自己又要趨向於時代潮流的趨勢再過濾一次,那就不一樣了。所以,在實際進行的過程當中,我們已經受到意識形態的左右而自己不知道。

我們學佛人就是要破除這一點,學佛跟不學佛的差別在哪裡?就在這個地方。沒有學佛的人他不知道,他會按照社會己有的意識形態去調整,對不對不知道,這個時代過了,湮滅了,你也被湮滅了,你沒有辦法保存你生命的存在。學佛人是可以讓你生命的存在一直維持著本來的面目,所以儘管這個時代怎麼樣淘汰,怎麼樣改變,你依然是繼續存在著,那就當家作主了,差別就在這個地方。

你可能會覺得,反正我死後也不知道嘛,我告訴你,很有差,不是沒有差,那個差才大了。因為你自己既然沒有警覺性,你就會隨著時代的墮落繼續墮落下去,或許你會聽佛教文化會修一點福報,得到人天福報,但是你還在三界輪迴。你要是有那個警覺性,保存著你生命存在的本來面目,那麼流轉歸他流轉,你早就出離了,不再跟著流轉了,那就是完全不一樣的生命品質了。所以重點在於我們自己的覺性,你要能夠從這一個潮流當中走出你自己的路,不要跟著下去了,真理陳述的重點在這個地方。

所以,我們對於真理的存在本身一定要經常地去反省與檢討,這種反省跟檢討,不要依循於既有的意識形態,否則你沒有辦法脫離這個巢臼。有時候,我們要做一種很大膽的,所謂離經叛道的那種思維方法,你說這樣子,為什麼一定要這樣子?我們當然不是象嬉皮士那樣,那種胡作非為,表示自己的一時之快。而你在沉思的時候,應該要慎思明辨,社會的趨勢都這樣走,這樣一定對嗎?

在我們生活中,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吃飯,時間到了要吃飯,你有沒有警覺到,是時間到了要吃飯,還是我真的餓了要吃飯?我們是12點到了,12點的意義就是吃飯,但是你的生理時鐘並不想吃飯呢,這個就是社會意識形態。

我們戴手錶都戴左手,你有沒有試試戴右手看看?你在寫字、在做事情的時候就不一樣,因為你的習慣是戴在左手的,因為小時候就這樣教我們嘛。我們好象也都習慣手錶是戴在左手,就很少是戴右手,除非你是左撇子。這個已經告訴我們的基本習慣,你已經戴成習慣,就容易變成慣性,慣性就變成一種意識形態。所以在做功課的時候也是一樣,你要是變成慣性就沒有功德了,每一次做功課的時候都要帶有警覺性,帶有警覺性的功課要是能夠做半個鐘頭,比你整天做慣性的功課那個效果大的多,所以警覺性是很重要。這個是警覺性才能使我們感受到真理的存在,假如沒有警覺性,真理是根本不存在的,他會被意識形態所淹沒。當大家在雄辯滔滔的辯論真理的存在時,真理已經不存在了。

上帝說,我在,這個時候上帝就不存在了,上帝不能夠說我在,我在創造這個世界,這個時候世界跟上帝對立了。上帝之所以存在,是在我們的心中,而我們也在上帝的心中,這樣子上帝才跟我們才會結合為一體。可是當上帝說,我在創造世界的時候,上帝跟人類、跟世界已經脫離關係了,這個時候,世界就不受上帝的指揮跟控制了,因為他已經獨立出去了嘛,你必須要把這個世界跟上帝結合起來。

就象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也是一樣,佛之所以成佛,並不在於他是怎麼成佛的,就是因為他能夠把外面的那個境界是他所設定的,他認為不對,應該如何把他攝取,讓我與境相交融,不再對立,這個時候他就成佛了。你可以感覺到,當你特彆強調,那已經不存在了,所以這個東西不是你強調的問題,當你一再地陳述真理是什麼的時候,真理已經消失了,真理他已經變成什麼了,他已經不是真理了。他的存在性,我們要知道他真正客觀的意義,不在語言的論辯當中。

擷自《維摩詰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雲和上法語 的精彩文章:

真實境界的展現
他明明是錯?他沒有錯,錯在你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