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級飛行員曹明:鐵翼雄鷹的奮飛之路

一級飛行員曹明:鐵翼雄鷹的奮飛之路

來源:中國之聲國防時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朱曉沖、徐凱悅

陸軍第76集團軍某陸航旅一級飛行員曹明,從軍14年愛崗敬業,精通直升機戰術動作,多次參加重大任務,累計飛行1600多個小時,曾在直升機總距桿卡滯的情況下成功實施迫降。請聽央廣記者朱曉沖、徐凱悅採制的錄音報道《鐵翼雄鷹的奮飛之路》。

第一次見到曹明,是在朱日和訓練基地。演訓場上的他自信從容,天藍色的飛行服上,一級飛行員的胸牌熠熠生輝,從軍14年來,他有許多傳奇經歷。2018年2月23日下午3點,機長曹明、副駕駛呂坤駕駛著國產某新型武裝直升機到達某空域,進行非制導武器模擬攻擊課目訓練,期間副駕駛呂坤突然發現飛機總距桿有卡滯現象。

曹明:「在飛行過程中呂坤對我說,教員,總距桿這邊有點卡滯了。我說沒事,你先檢查,我來幫你保持飛機平穩。他實施檢查後沒找到問題所在。我又進行了細緻檢查,但也沒有發現可以導致總距桿卡滯的外力原因。」

直升機的總距操縱桿,又稱「總距油門桿」。總距卡滯,通俗來講就是飛機的油門要罷工,不再受人為控制,飛機無法懸停降落。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特情,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飛機就會失控,然後不斷上升,最後導致解體。

曹明:「發現飛機總距桿有卡滯現象後向塔台指揮員報告,塔台指揮員問我操縱有沒有困難?我說有一定困難,但我可以選擇既定航線調整速度,滑坡著陸。塔台說那你按照自己的處置方案先去實施。然後我就建立航線,減速,大坡度,大下降率滑坡,最終著陸了。」

從發現特情到安全著陸,曹明和呂坤經歷了生死時速的11分鐘,憑藉著過硬的技術水平、強大的心理素質和密切的協同配合,曹明和呂坤成功將「戰鷹」安全帶回家,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

曹明:「飛行肯定是有風險的,飛行員沒有犧牲奉獻的精神,就不要選擇這個職業,飛行員就是膽子要大,心要細。」

危急時刻從容處置,離不開平時的刻苦訓練。曹明坦言,去年一年他的飛行訓練時間超過了700個小時,比正常的飛行訓練時長翻了一倍。

曹明:「正常來講,一個飛行教員一年飛300小時、400小時,我去年一年飛了700小時。5、6、7、8這四個月,每個月都要飛100小時以上。經常一天都坐在飛機上,去年最長的一次,一天飛了12個小時。」

2018年8月,曹明駕駛武直-10武裝直升機飛行5000多公里,赴俄羅斯參加「和平使命-2018」上海合作組織聯合反恐軍事演習。

曹明:「這是咱們中國武直-10直升機第一次出國,去的時候壓力很大,但任務完成得比較圓滿,回來之後自己挺驕傲的。」

俄羅斯的演習方式是開始就要實彈射擊,這就要求曹明必須一擊命中目標。演習現場,當曹明憑藉過硬的軍事素質發現了藏匿在森林裡的模擬目標,正準備發射時,俄羅斯的一架戰機卻突然出現在了曹明的攻擊畫面里。

曹明:「我們4架飛機是在大機群後面,大機群著陸時俄羅斯的飛機突然出現在我的攻擊畫面里,我當時沒有發射。俄方後面又把領航的時間和進入點的時間做了些更改,第二次重新進入的時候我主動向目標發動攻擊,一舉命中。演習結束俄羅斯軍方給予中國陸航高度肯定,認為我們的飛機性能和戰術領航,還有戰術動作都相當不錯。」

搏擊雪域高原、征戰演習沙場,曹陽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的忠誠和對飛行事業的熱愛。在採訪即將結束時,曹明向記者談起電影《空天獵》中一個驚心動魄的場景,他說,自己決心和電影里的男主角一樣,只要祖國一聲令下,隨時準備搏擊奮飛。

「中國救援小組執行跨國飛行任務,營救中國同胞。當我方飛行員駕駛著搭乘中國人員的運輸機撤離時,遭遇恐怖分子追擊。我方護送運輸機的武裝機與敵機展開激戰,打到自己都沒炮彈了,我們的戰機駕駛員就冒著生命危險用剪刀式的進入方式撞向敵機,把敵機切掉。電影結局是好的,主人公回來了,但在現實中有可能就永遠回不來了。這是一種精神,如果換成是我,我也會那樣做。」

(中國之聲國防時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戰鬥+指揮」 學員的轉型升級之旅
講真,兵哥哥皮起來,沒別人啥事兒……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