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第一家族」榮氏落幕史

「第一家族」榮氏落幕史

榮智健:「我是首富,我爸爸是首富,我爺爺也是首富」

古往今來,富有的人家不少,可能夠守住財富才算得上真正的富有。

而提及今日的首富,想必大多數人的腦海忠都會率先蹦出諸如馬雲、馬化騰以及王健林等富豪的名字吧?除此之外,還有許家印、李嘉誠等人,都可謂是中國富豪榜中各有千秋的大人物。但是呢,要說這從家族延續下來的首富,現今也就非榮智健所莫屬了。

榮智健1942年出生在上海的第一大家族——榮家。毛澤東曾這樣評價榮氏家族,:「榮家是中國民族資本家的首戶,中國在世界上真正稱得上是財團的,就只有他們一家。」

從歷史來看,他的爺爺是首富,父親也是首富,到了他這一代,更是曾連續三年蟬聯過中國首富的稱號。

不過,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之後的發展中,榮智健曾經於一天之內就白白虧損了近一百五十億的產值,現如今也愈發開始沒落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放棄鐵飯碗下海經商

銜玉而生的榮智健,他祖父為清末紡織大王榮德生,父親更是著名「紅色資本家」榮毅仁。

但是,作為榮氏家族第三代傳人,在家族力量束縛下,榮智健越來越反判。為了證明「我不僅僅是榮毅仁的兒子」,在青年時期,榮智健離開父親的「庇護」,和當時大多數知青一樣,懷著滿腔熱血,投身大涼山做技術員,抬路軌、背石頭,一干就是6年。

明白在這上面做出大的成就似乎不太可能,不甘心平庸的他要去奮鬥,他有更大的雄心壯志。

榮智健果敢地選擇了放棄鐵飯碗,自己去下海經商,把自己創業的商場選在了香港。

香港是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又是自由貿易港口,同時重要的是,榮氏家族的多位人士在香港創業,已小有成就。後來回憶辭職赴港創業時,榮智健曾說,「那是我個人的決定,當時內地的政治比較開放,讓人民出外探親,我兩個堂弟在香港經營電子生意,就決定出來闖一闖。」

榮智健所說的兩個堂弟,是榮智鑫和榮智謙。初到香港,榮智健就借住榮智鑫家裡,此時的他雖不了解香港,沒有從商經驗,但僅憑家族遺風就讓人不可小覷。

100萬輕鬆翻56倍

經協商,他們兄弟三人決定採取按投資定股份的方式,一起投資辦廠。

1978年12月,三人各籌集100萬港元,各佔三分之一股份,在新界大埔合辦了一家名叫愛卡的電子廠。

赴港時,榮智健只帶5000美元,只好向在北京的父親榮毅仁求助,拿到了初次創業的100萬港元。

工廠主要生產電容器、電子手錶和電子玩具等。當時內地剛剛對外開放,這些物美價廉的電子日用品的銷路非常好。低級電子產品銷量大、利潤低,發展前景不樂觀,隨著內地經濟、科技的發展,低級產品必將喪失贏利空間。一段時間後,三兄弟展望長遠,一致決定轉變產品方向,生產集成電路和電腦隨機存取存儲器,並向美國出口,使愛卡廠在香港電子行業中漸漸脫穎而出。隨著幾次對產品調整,愛卡已成為初具規模的廠商,在香港乃至歐美一些同類經營商中也小有名氣。

香港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商業社會,商情不時發生巨變,常常一夜之間,名店關門,大公司破產。榮智健感覺到了香港電子市場發展前景的潛在危機時,就開始籌劃:賣掉愛卡,套現脫身出局。1982年,一家美國公司以1200萬美元收購了愛卡電子工廠,榮氏三兄弟全身而退。盤點收穫,榮智健異常興奮。在工廠發展過程中,,榮智健曾追加投資,使自己的股份從當初的三分之一變成為三分之二。工廠售出後,他個人分得了720萬美元。有人算了一筆帳:按照當時美元與港元的匯率折算,榮智健一舉獲得了5600多萬港元,這一收益是他當年100萬港元投資的56倍之多, 4年中,他從一個研究所的電力工程師完成了到企業家的角色轉變,從懷揣5000美元一躍成為了千萬富翁。

趕赴美國創業

售出愛卡後,經短暫的休整,榮智健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到美國創業去。

去美國這年,榮智健41歲。

榮智健與幾個原在微軟公司就職的電腦專家合作,在加州的聖荷西創辦了加州自動設計公司,公司簡稱為CADI。公司總投資200萬美元,榮智健投入120萬美元,佔60%的絕對控股地位。

1984年,經榮智健提議,加州自動設計公司和蒙特?加菲克斯公司合併,然後又成功上市,成為了美國第一家上市的電腦輔助設計設備廠商,其股票一上市,市價一路飆升。

面對突然出現的美景,榮智健想到了見好就收,拋售股份套現4800萬美元,摺合港幣3.74億,再加上原來出售香港愛卡公司尚余的獲利,此時榮智健一下就擁有了超過4億港元的個人資產。

從1978年辭掉內地工作赴香港經商,到1984年售出美國上市公司的股票,6年時間裡,榮智健從100萬港元起家,到坐擁4億港元,絕對是個商業奇蹟。

最高點跌落

榮智健賣掉設計公司後,加入香港中信泰富,在頻頻跳躍中他已經搖身一變,成為資本運作的業界老手。

在中信泰富的平台上,榮智健故意「秀實力」給榮毅仁看(中信公司為榮毅仁組建)。他提了兩個條件:「用人制度自主」和「相當的權利」,得到獲許,榮智健馬上大張旗鼓準備收購國泰航空,卻迅速遭到董事會反對。

榮智健說:「只要認準的事情,就一定堅持干到底,絕不因故輕易放棄」。

於是,他直接北上去找了父親榮毅仁,斡旋之下,國務院同意收購計劃。(榮毅仁後來當選國務院副總理,那時已有影響力)這樣一來,許多事情在榮公子這裡變得順水順風,比如榮智健以40億元收購資產70多億元的恆昌行,據說在某次高爾夫球場榮智健與李嘉誠對桿時,榮有些開玩笑地說:「如果球進洞了,我就買下恆昌行。」於是李嘉誠順水推舟,給其禮遇。

榮智健躊躇滿志,完成了一次次蛇吞象的資產收購,並將投資重心不斷轉向內地。2002年,他登上了中國首富的寶座。從此頻頻進入公眾視野,越來越張揚,越來越高調。

榮智健執掌中信泰富長達十九年,後又並在2004、2005延續榮氏家族神話,穩坐首富寶座。

就連一向低調的榮毅仁也勸誡兒子,他的行為顯然與榮家「興資助學、好善樂施」的家風相左。但此時的榮智健已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凡事任性而為。

就在這個時候,一直以來一帆風順的榮智健,卻在「澳元門」事件中被無情地閃了腰。由於榮智健的過度自信和對澳元前景的過度樂觀,他毫不猶豫地選擇投資風險更大的累計期權。然而他低估了資本市場的風險,在市場大風大浪的衝擊下,一夜之間,次貸危機讓中信泰富遭遇了投資外匯衍生品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一宗虧損事件,中信泰富這條大魚也在巨虧147億港元後宣告擱淺。

榮智健狠狠摔了一跤,公司陷入巨額虧損,身價縮水,並遭遇問責風暴,四面楚歌讓榮智健喘不過氣來,他不得不為自己的自負埋單。

與很多草根企業家不同,榮智健生來就有「紅頂」成分,他幾十年來都是昂首前進,激蕩沉浮,恐怕從沒想到過自己會在最高點跌落下來。

2009年4月8日晚,辭職後的榮智健不得不黯然低頭,離開香港中信大廈。

2014年,中信集團宣布將借殼中信泰富整體上市,8月27日在香港交易所,「00267」這隻股票已經更名為「中信股份」,「中信泰富」徹底走入歷史。

再遭調查

榮智健離開中信泰富,又創立了榮氏企業,之後更名隆源。該公司曾在海南拿地,2010年又參與創立哈薩克香港發展基金,投資哈薩克的天然資源行業。

再走進大眾視野,是在2014年,72歲的榮智健,又遭香港證監會調查。

2017年,香港政府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裁定,中信股份(前身中信泰富,00267.HK)及包括榮智健在內的五名前執行董事沒有從事市場失當行為。遲來的翻案已無法改變榮智健黯淡的事實。

此後77歲的榮智健如今安享晚年,他回到家鄉無錫捐建榮氏梅園。建梅園、獻梅園、提升梅園,榮家三代人接力,為天下布芳馨,奏出了為後世所稱道的「梅園三部曲」。

小結

作為融氏家族第三代繼承人,這個中國頂級的紅頂商人,游刃於政商兩界,也曾將自己的實力與家族的勢力結合的完美無缺,運營的風生水起,成就了一番波瀾壯闊的財富傳奇。

然而一次投機失敗,卻從此成為紅色背景里無法抹去的黑色陰影。

違背「絕不投機」的祖訓,最終因投機失敗而深陷風波,最終給這個財富傳奇抹上了一層黑色的宿命基調。

中國商界「第一家族」的傳奇正在遠去。在富豪榜上,我們熟悉的已經是李嘉誠、李兆基、王健林、馬化騰、馬雲這些名字。

這個世界,正進入一個劇烈變化的時代,家族的榮光越來越難以延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政商參閱 的精彩文章:

第一批無人便利店超95%都「死光了」!
又一國外品牌暴跌30%,一夜蒸發百億!前景堪憂!

TAG:政商參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