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民的名義》中李達康明明已經得罪趙立春,卻為何還能晉陞常委

《人民的名義》中李達康明明已經得罪趙立春,卻為何還能晉陞常委

在官場中如果下級對上級領導提出的要求執行不力,或者在執行的過程中打折扣、耍滑頭,那麼其結局一定不會太好,不過在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身為省委書記趙立春貼身秘書出道的李達康,在明確拒絕趙瑞龍提出的商業要求後卻依然能晉陞至省委常委,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眾所周知,趙瑞龍背後的商業帝國無疑是依靠其父親趙立春的影響力而建立起來的,所以這個利益集團的每一步商業考量都是整個趙氏家族經過精心計劃而做出的,而當李達康拒絕趙瑞龍提出的月牙湖美食城項目時,他很清楚此舉得罪的不僅僅是趙瑞龍一個人,而是整個趙氏家族,當然也包括老書記趙立春。如果按照正常情況,李達康的仕途不僅僅會前途暗淡,甚至能否保住現職都將是個問題。

在影視君看來,趙立春之所以留下了李達康這個不聽話的老下屬,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李達康雖然不願與趙氏家族同流,但他並非像易學習那樣的一根筋,在許多方面就算李達康不願意提供幫助,但是只要他不出來公開阻止,那麼許多生意還是會在京州市委的眼皮子底下展開的。而李達康作為一名深耕漢東省政壇數十載的「老資格」,他也不願意與老領導趙立春徹底決裂,因為他不可能清楚到這位老書記到底會不會出事,什麼時候出事。

第二,在賦予李達康更高權力之前,其實趙立春已經有所保留,那就是在將聽話的高育良提拔至省委常委後的四年後,才讓李達康進入省委常委班子。其目的就是在政治上壓制、經濟上放權,既限制了李達康的權力,又可以發揮其善於改革提升地區經濟水平的特點,並最終以此獲取自己邁向更高權力的資本。

第三,趙立春作為主政漢東省20多年的封疆大吏,其政治手腕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讓李達康最終進入常委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為了平衡高育良漢大幫的勢力,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對手,身為省委書記的趙立春不會因一時喜好來做出關鍵的決斷。而高育良也很清楚,雖然此時的李達康並沒有自己得意,但是他畢竟與趙立春有十分緊密的關係,一旦漢大幫失去了趙立春這個靠山石,那麼禍事也會隨之而來,所以他必須無條件的服從趙家的領導。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身為省委書記的趙立春在面對高育良和李達康時,他既沒有喜歡過誰,也沒有討厭過誰,他所考慮的問題僅僅是在什麼時候需要誰,而這正是一位政壇老手所應該有的胸懷,相比而言在李達康與高育良的身上,我們還看不到這種境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衍水小生 的精彩文章:

《人民的名義》中孫連城原本應該前途無量,為何會被現實打敗?
揭秘《人民的名義》劇中人物的行政級別,祁同偉的處境最尷尬

TAG:衍水小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