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他為亡妻守孝13年,還為她喜歡的東西,畫了36年一直畫到死

他為亡妻守孝13年,還為她喜歡的東西,畫了36年一直畫到死

本文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傳記作家、書畫評論家陳洪標撰寫。

本文共 2600個字,18 張圖片,預計閱讀時長 7 分鐘。

莫奈《睡蓮》系列之一。

心痛!他為亡妻守孝13年,還為她喜歡的東西,畫了36年一直畫到死。

這樣的愛情,天下少有。

這是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在沒有成名前和成名之後的愛情故事。

因為莫奈沒有走學院派寫實的路子,他的作品不僅得不到法國官方組織藝術沙龍的肯定,反而處處被排斥和打壓,被貶得一文不值。

莫奈《睡蓮》系列之二。

但莫奈又不肯向藝術沙龍低頭,轉向寫實創作,並不是他的水平問題。

之前他創作的《穿綠衣的女人》就得到過肯定,並且這幅畫賣出了800法郎。

但是莫奈覺得繪畫不能幾百年來一成不變,他不願意走學院派的老路,更不願意自我重複,他要走屬於自己的路子。

莫奈《穿綠衣的女人》。

要改變幾百年來的傳統繪畫,這談何容易!不僅是藝術沙龍的評委無法接受,很多畫商也是不看好他的畫作。

加上本來就沒什麼名氣,他的畫根本沒人買。

同時,因為做生意的父親,反對莫奈和模特卡米勒的戀愛,莫奈和家裡決裂後,失去了經濟上的支持。

卡米勒。

那個時期,莫奈在創作上看不到希望,失去了唯一的經濟來源,經常靠畫畫的朋友接濟麵包,自己種土豆,生活很是艱難。

而妻子卡米勒生下第二個孩子後,患上了結核病,身體越來越虛弱,而家裡又正處於饑寒交迫的日子。

莫奈把買畫布和顏料的錢省下來,給妻子買葯,但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結核病在當時是一種不治之症,又稱「白色瘟疫」。莫奈也束手無策。

莫奈《捧紫羅蘭的卡米勒》。

1879年9月5日,面對奄奄一息的妻子,坐在病床前的莫奈,除了悲傷,他唯一的想法,就是要把妻子的最後一刻畫下來。

莫奈以憂傷的色調、紛亂的筆觸,十分本能地描繪已無表情的年輕面孔。他一直很仔細地看著妻子,試圖尋找妻子臉上最後一絲色彩,但是沒有,雙眼緊閉的妻子只有極其微弱的呼吸,莫奈忍住人生的最大悲痛,一筆筆地刻畫著……

莫奈《在沙發上發獃的卡米勒》。

最讓人感動的,就在莫奈將完成這幅極其特殊的作品時,在最後的落款處,剛畫了莫奈一生中唯一的一個愛心,妻子撒手走了。

這哪裡只是巧合?!

是兩個相愛之人的一種默契,最後的心有靈犀。

這些在莫奈回憶錄中出現的細節,讓世人無比羨慕這致美又悲壯的愛情。

莫奈給妻子畫的最後一幅作品《臨終的卡米勒》。

從這一天開始,莫奈的人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第一個變化,他從此不再畫女人肖像。

而之前的莫奈是這樣的,認識卡米勒之前,除了給自己畫了幾幅自畫像之外,也不喜歡給人家畫肖像。

莫奈《自畫像》。

但是,認識了卡米勒之後,莫奈完全變了一個人,不僅喜歡畫肖像,而且把當模特17歲的卡米勒畫成了妻子,兩人相愛和生活的14年里,畫的作品中全是妻子。

莫奈的一生留下了500多件素描,2000多幅油畫,其中畫人物的比重很少,最有名的也不是畫人物,而是畫乾草堆系列和睡蓮系列。但是不多的人物畫中又幾乎都有妻子的身影。

莫奈《卡米勒肖像》。

自從眼睜睜地看著妻子離開人世,莫奈畫下妻子臨終的那一刻之後,再也無法近距離去畫其他女人。

最典型的事例,莫奈為妻子「守孝」13年,期間隨著名氣越來越大,也有朋友為其介紹後妻,他都拒絕了。

1892年,莫奈為幫助贊助商遺孀愛麗斯,和她重新組合家庭後,兩人生活了19年,從來沒有給後妻畫過一幅肖像。

難道是一種偶然嗎?顯然不是。

莫奈《穿和服的卡米勒》。

第二個變化,莫奈在妻子離開後,開始周遊列國,去了倫敦、美國等地,同時開始了他的系列繪畫創作,即在不同的光線和角度連續畫同一個事物。

回國後,莫奈開始畫乾草堆系列,為了把光線投射到乾草堆上的效果,在那幾分鐘內把它畫下來,不調顏料,直接往畫布上畫。就是這樣他還嫌自己畫得太慢。

莫奈每天拚命畫乾草堆,少則10幅多則12幅,畫出一天中各個時間段的光線在乾草堆上的變化。畫了兩年後,讓莫奈對捕捉光線的瞬間印象能力深信不疑。

莫奈《乾草堆》。

之後,莫奈就採用這種系列的畫法,形成了自己的一種風格。

正是出現了這兩種變化,才讓莫奈開始走向成功。

當時,莫奈畫乾草堆的每幅畫能賣到1000法郎。這已經很不錯的價格了。

1890年,莫奈就是用畫乾草堆,賣畫所得的錢,買下了農房和一塊土地。

莫奈居住過的吉維尼小鎮。

很多人都想不通,莫奈買土地幹嘛?他要做農場主,還是學中國的陶淵明?

有人說,這是他在最貧困時期,和妻子卡米勒一起種土豆留下的習慣。

確實,莫奈用了一小塊地來種土豆,把大塊地搞了個花園,在裡面種了各種各樣的花,而且是不同花期的全混種一起。

莫奈居住過的吉維尼小鎮花園,現被成為「莫奈花園」。

後人對此的解讀是莫奈喜歡鮮花,喜歡色彩艷麗的東西。

這種說法也對,莫奈確實也喜歡觀察各種花的顏色,也喜歡畫。

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妻子卡米勒喜歡鮮花。這一點從莫奈畫妻子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除了一兩幅是妻子在室內的,其他都是在室外的花草中。

莫奈《花園裡的卡米勒》。

另外,搞了花園後,莫奈手頭有閑錢幾乎都扔進去了,但是他很少畫這些鮮花,倒是經常坐在花園裡看這些鮮花發獃。

有人說,這是莫奈在觀察,捕捉鮮花在不同時刻受光線影響下的色彩變化。

或許是這樣,但又有誰能說這個時候莫奈就不會回憶畫花草中的愛妻呢?

莫奈《春天》。

因為莫奈從認識卡米勒開始就畫愛她,畫了14年,而且莫奈種植的花卉,許多都是卡米勒生前喜愛的,這是莫奈以此來緬懷他的亡妻。

1890年,莫奈開始以妻子最喜歡的睡蓮為題材,創作了系列作品。

兩年後,莫奈在妻子離開13年後,和艾麗斯重組新家庭之後。

莫奈後妻愛麗斯。

這個時候,莫奈的作品才開始得到藝術沙龍的重視,開始被國家收藏。

1899年,已59歲的莫奈在花園的邊上買下了另一塊土地,讓人挖了一個很大的池塘,種上了各種睡蓮。

從此畫睡蓮系列成為莫奈晚年唯一的繪畫主題,畫了整整27年,一直到莫奈耗盡心力,完成最後的巨作《睡蓮》後,於1926年12月6日安然長眠。享年86歲。

莫奈《睡蓮》系列三。

後人看他畫了36年的睡蓮,留下的這些最偉大的作品時,很多人都認為,暗香浮動的睡蓮,不僅是卡米勒最喜愛的,而且還是莫奈睹物生情的藝術再現,那三層的畫面里,尤其水裡的倒影,似乎埋藏著無數次與卡米勒的夢中相見。

她並沒有離開,一直活在莫奈的心裡,永遠都在。

按照遺願,莫奈被安葬到卡米勒身邊。

所有的一切,就是為了這場愛情,雖然短暫,但愛依然。

莫奈《睡蓮》系列四。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傳記作家、書畫評論家陳洪標撰寫,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陳洪標寫字說畫 的精彩文章:

這些畫70後秒懂,80後90後能懂是人才,00後能懂就是天才
他用5年花40萬,寫了2千米書法,知道真相後,網友說了兩個字

TAG:陳洪標寫字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