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陸地那麼大為何去海上?海上一箭七星成功發射,5大好處你想不到

陸地那麼大為何去海上?海上一箭七星成功發射,5大好處你想不到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2019年6月5日12時6分,我國在黃海海域用長征十一號海射運載火箭,將技術試驗衛星捕風一號A、B星及五顆商業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成功實現了海上發射一箭七星,這也是我國首次在海上實施運載火箭發射技術試驗。此次試驗採用了長征十一號海射型固體運載火箭(又名CZ-11 WEY號),以民用船舶為發射平台,探索了我國海上發射管理模式,驗證了海上發射能力,有利於更好地滿足不同傾角衛星發射需求。

海上發射並非新鮮事物,但絕對是高精尖科技!

1999年10月,世界上第一座機動式浮游航天發射場「奧德賽」海基運載火箭綜合系統完成了首次航天發射,「天頂」-3SL運載火箭成功地將一顆美國DIREC TV-1通信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座商用發射場是由俄羅斯、美國、烏克蘭和挪威共同建設的,可以向高圓軌道、橢圓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和星際軌道發射各種用途的航天器。

「奧德賽」發射場能夠將2.9噸的航天器送入地球靜止軌道,將重6噸的航天器送入地球靜止軌道的轉移軌道,將重15噸的航天器送入低環地軌道,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

而在此之前,1966年義大利政府就曾經委託羅馬大學航空與航天研究中心籌建並管理使用了一個叫做「聖馬可」的發射場,這個發射場位於非洲東部肯亞東海岸的恩格瓦納海灣,距海岸4.8千米。

那麼為什麼要選擇運載火箭的海上發射呢?相比陸地發射有哪些好處呢?聽筆者慢慢道來!

第一,海基發射場可以在大洋中移動,選擇有利的發射位置,從而提高將航天器送入部分優選軌道的成功率,並將費用降低到最低限度。

第二,海上發射區,包括附近的安全區和脫離專職降落區均位於海上,排除了可能造成各種損失的危險,簡化了準備和實施過程中,國與國之間的各種手續。

第三,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地球自轉效應,簡化了航天器在空間的機動飛行動作,極大地提高了運載火箭的動力性能。比如使用「奧德賽」海上發射場送入地球靜止軌道的航天器重量,就比從地面上著名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的航天器重量增加了一倍多。

第四,實現航天器的海上發射,可以大大減小火箭發射對全球生態環境的不良影響。

第五,由於很多工序可以提前在總裝工廠中完成,從而縮短了火箭發射的準備期。

總之,運載火箭海上發射具有靈活性強、任務適應性好、發射經濟性優等特點,可靈活選擇發射點和落區,滿足各種軌道有效載荷發射需求,能夠提供更好的航天商業發射服務。當然,有好處難度也大,不然世界上很多國家就都蜂擁到海上打火箭了!

相比陸基發射台,起伏波動的海上平台給發射帶來的主要是全新的技術考驗,需要不一樣的瞄準技術和動態條件下的發射技術來應對發射新環境。同時,在海射任務中,只能通過無線傳輸形式來實現火箭點火發射,因此「CZ-11 WEY」也成為國內首枚採用無線測發控技術實施發射的火箭。

此外,由於火箭在陸地總裝廠房中全部完成,以箭星組合體形式整體出廠,由總裝廠經鐵路、公路運輸至港口,到達港口後僅用2、3天測試準備隨即登船,航行到指定海域後可隨時發射。這套工作流程相比以往雖然大幅縮短時間,但全程不可逆,對我們的組織管理和質量管控提出了嚴峻挑戰。

總之,中國航天人不懼挑戰,創新開拓,用一箭七星的優異成績開啟了中國航天海上發射的秀麗畫卷!未來中國星辰大海的征途將從大洋之上啟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虹攝庫爾斯克 的精彩文章:

「硬核奶奶」了不起:82歲高齡駕機升空,祖國需要我還能飛!
這國向俄羅斯求購S400導彈,送上美金,為何卻被俄拒之門外?

TAG:虹攝庫爾斯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