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最具紀念意義的一天,這一天成了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的分水嶺

中國最具紀念意義的一天,這一天成了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的分水嶺

一九一一年十月,辛亥革命爆發。十二月六日,載灃奉隆裕太后懿旨辭去監國攝政王的職位,垂簾聽政的隆裕太后,成為即將終結的大清王朝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和終極責任人。十二月二十八日,全國各地要求清帝遜位的呼聲越來越高,隆裕太后召集慶親王奕劻、袁世凱等王公貴族和國務大臣共商國事。

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二日,這一天看起來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可是,對於中國來說,這一天勢必要載入史冊。因為,就在這一天,統治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被終結了。年僅六歲的清皇溥儀,在懵懵懂懂中,聽完了隆裕太后所念的三道詔書。搖搖欲墜的清王朝,經歷了二百六十八年後,終於走到了盡頭。此時的隆裕太后已淚如雨下,袁世凱及各國務大臣同聲一哭。

清廷在所頒布的退位詔書中,表示同意袁世凱的條件,同意和平退位。同時,為了安撫民眾,清政府還勸說民眾,讓大家冷靜行事,維護好社會穩定,不要隨便聽信謠言。清廷在宣布退位時,有不少人仍然堅持擁護清政府的統治。對於這些人,清政府在感激的同時,也勸說他們聽從皇上的旨意,坦然接受新成立的國民政府。

以此表明,皇帝的退位是大勢所趨,已經沒有再發生流血衝突的必要了。

除了安撫國民外,清政府在外交方面,也向各國宣布了皇帝的旨意。清廷向世界各國強調,此次退位,是完全是順應民心的主動退位,而且,確立了合乎法律的繼承者。從此,清政府的權力從浩瀚的國土收縮到了京城中的故宮一隅。

同之前歷史中的朝代更替不同,這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改變,一個嶄新的「共和國家」誕生了!

面臨如此大變局,清政府的鎮定出乎了世人的意料。兩百多年的執政生涯逐漸走向了盡頭,清朝皇室並沒有聲嘶力竭地維護著所剩無幾的權力,而是下達了充滿理性的退位詔書。在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消失過程中,世人看到了清政府的自尊和從容。

當時,隨著沿海地區的逐步開放,上海已經成為了全國最大的商業中心。很快,上海發布電報,傳達了清王朝消亡,民國成立的消息。被朝廷管轄已久的民眾並沒有痛哭失聲,在短暫的驚愕之後,他們很快就投入到了日常的生活當中。

清王朝永遠地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可是,新成立的政府並沒有對清王朝窮追不捨,反而,對清朝皇室給予了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甚至,每年撥給皇室四百萬元。平心而論,清廷的退位並不是統治者深思熟慮後的結果,而是兵臨絕路的無奈之舉。

清王朝由盛轉衰後,早已不復當年的榮光。即便朝中有一些有識之臣拚命地為清王朝輸送新鮮的血液,但也只是杯水車薪,於事無補。更何況,革命黨的勢力日益坐大,天下雲集響應。油盡燈枯之時,除了退位,別無他法。

一個自秦朝時就延續至今的體制,一個成立二百六十多年的王朝,就這樣分崩離析化為烏有。這樣的結局不能不發人深思,也不能不令人心生探索的渴望。隆裕太后下詔遜位後,畢竟,她的心中終究難以釋懷,鬱鬱寡歡,終至染病離世。

雖然,清朝末期雖然腐朽不堪,可是,並不能掩蓋它早期的榮光。

它在白山黑水中生長,在明王朝走向衰落中趁勢崛起,不斷地發揚壯大,直至一統中原。清王朝在建朝初年雖然憑藉自己所向披靡的軍事力量站穩了腳跟,可執政之後就很快地融入了中原文化。他們重用漢臣,積極學習儒家思想,繼承歷朝歷代先賢的智慧。

這幾位明君更是宵衣旰食,勵精圖治,開創了後人廣為稱道的「康乾盛世」。據國外著名的經濟史雪茄麥迪森的測算:即便是已經走向衰弱的道光年間,中國的GDP仍然位居世界前列,在世界經濟構成中,所佔百分之三十二的比例。如今,叱吒風雲的英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在當時的清王朝面前都難以望其項背。

可以這樣說,中華民族在十七到十八世紀中,為世界展現了一個強盛的東方大國形象。當時的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面對強盛的中國曾大加感慨:中國是一個大國,國土面積並不比歐洲小,而且,在人數和國家治理上都要比歐洲要先進。偉大的思想家伏爾泰也不禁驚呼:人類一定想像不到一個能比中國更加美好的政府!

但是,就是如此萬眾矚目的清王朝,在不久的將來逐漸淪為了列強們任意欺侮的對象。從強盛到衰落,其轉化速度之快,在令人瞠目結舌之餘,也不由地發人深思。

與中國歷史上的其它盛世不同,身處十七世紀的康乾盛世,所面對的局勢是全球時代的到來。清王朝是倚老賣老也好,是閉關鎖國也罷,都不得不面對生機勃勃的資本主義。而資本主義為了進一步地掠奪資源,擴大市場,都會冷酷地將清王朝推進世界的經濟浪潮中。

參考資料:

【《清史稿》、《辛亥革命》、《隆裕太后遜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川文社 的精彩文章:

大明王朝正是敗於此人之手,從他之後,明朝遼東形勢隨之每況愈下
崇禎帝明明是一位勵精圖治的好皇帝,為何始終無法挽救大明基業?

TAG:山川文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