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依照六祖大師傳的這個偈頌修行,不會失去頓教的宗旨

依照六祖大師傳的這個偈頌修行,不會失去頓教的宗旨

六祖大師傳「真假動靜偈」

你們照此偈修行,就不會失去頓教的宗旨。

宣化上人

「汝等盡坐,吾與汝說一偈」:你們現在不要著急,不要慌張,不要悲哀,不要這麼對著我面前哭!唉!這簡直都是不聽話的徒弟。好好的,你們大家一起坐下,我現在給你們說一個偈頌。什麼偈頌呢?

「名曰真假動靜偈」:就是講什麼叫真理?什麼叫假的道理?什麼叫靜的道理?什麼叫動的道理?這個偈頌,就叫真假動靜偈。「汝等誦取此偈」:你們都念誦這個偈頌,都好好保存著,「與吾意同」:你就是和我意思相同。「依此修行」:你們照此偈修行,「不失宗旨」:就不會失去頓教的宗旨。「眾僧作禮」:各位和尚,被六祖大師這樣一罵,這樣一呵斥之後,於是乎,大家都叩頭,「請師說偈」:請六祖大師說偈頌。

偈曰。

一切無有真 不以見於真

若見於真者 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 離假即心真

自心不離假 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 無情即不動

若修不動行 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 動上有不動

不動是不動 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 第一義不動

但作如此見 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 努力須用意

莫於大乘門 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偈曰」:六祖大師說偈頌,「一切無有真」: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真的,「不以見於真」:你不要以為這個不真的,你見它是真的。「若見於真者」:如果在這個不真之中,你認為是真的話。「是見盡非真」:你所見的見,也不是真的。「若能自有真」:假設你能自己迴光返照,反求諸己;在你自性里,你就知道它是真的。「離假即心真」:你離開世間上一切的假形假相,那就是你的真心。「自心不離假」:你自己心裡不離開這個假,「無真何處真」:你心裡要是沒有真,那麼哪個地方又會有真的呢?所以真的是不離自性的;離開自性就沒有真的。

「有情即解動」:在你有情的知覺性上,你就能明白動。「無情即不動」:你若是沒有知覺性,你就不動。「若修不動行」:假設你想修行這不動的行門,「同無情不動」:你也要好像無情那麼樣不動。「若覓真不動」:你若再想找真正的不動,「動上有不動」:你不要離開這個動去找不動;在動上就有不動。「不動是不動」:不動就是不動。動,是在有情才有動;有情,你再能不動,這是真正的不動。「無情無佛種」:你若沒有知覺性,你連佛種都沒有了。「能善分別相」:你在有情的知覺性上,再能善於分別諸法相。你不是用識去分別,而用智──成所作智──來分別諸法相。「第一義不動」:你能證得自性的理體,得到第一義的境界,那是真正不動。

「但作如此見」:你但作像這種的見解,「即是真如用」:這種的情形、這種的見解,就是真如的妙用。「報諸學道人」:我現在報告你們學道的人哪,「努力須用意」:你要努力、努力,要存心用你的真心去修行。「莫於大乘門」:你不要在大乘佛法的門裡頭,「卻執生死智」:卻執著你生死那一種執相的智慧。「若言下相應」:我現在給你們說偈頌,你們若聽了之後,就能明心見性的話,「即共論佛義」:我現在就和你們共同來討論佛的道理。

「若實不相應」:你若是不能言下明心見性開悟,「合掌令歡喜」:你應該合起掌來,令這一切的眾生都歡喜。「此宗本無諍」:我頓教的宗,本來是修這無生法忍的,是沒有所諍論,不和人爭執的。「諍即失道意」:你若和人一諍論,就失去道意。所以說「爭是勝負心,與道相違背;便生四相心,何由得三昧?」所以諍即失道意;你一諍論,就失去道的本旨了。「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如果你一定執著諍論的法門,你的自性就不能出輪迴,一定要受生死了。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諍。乃知大師不久住世。】

「時徒眾聞說偈已」:當時在南華寺六祖大師的這些徒弟,聽六祖大師說偈頌之後,「普皆作禮」:大家都起身叩頭,向六祖大師來禮謝。「並體師意」:並且都體諒六祖大師的意思,「各各攝心」:所有的人,現在都不哭,也不吵也不鬧,也不互相辯論。「依法修行」:依照偈頌的方法來修行,「更不敢諍」:大家也都不諍論。「乃知大師不久住世」:大家都知道,六祖大師在世上,大約沒有一個多月,很短的時間。

【編注】恭錄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悲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緊急關頭念觀世音菩薩,一定會化險為夷
稱念觀世音菩薩就不受這種鬼難

TAG:大悲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