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橙卡「大鍘蟹」與大閘蟹的那些事兒

橙卡「大鍘蟹」與大閘蟹的那些事兒

本文來源:網易大神

讓簡單的語句引人會心一笑,給和緩的節奏帶上絢麗色彩——一張描述簡單的卡牌,靈活的翻譯能讓它在異國他鄉重獲新生,不再水土不服。給異國語言在本地以絕妙的新生,一直是本地化團隊最大的樂趣。在暴雪中國的支持下,且聽網易大神作者星雲上行為各位娓娓道來。

看完菜譜,星雲上行蓋上了鍋蓋。「女巫雜釀……工序好複雜。先加一點毒蘑菇,再加一個舊鞋跟——嗯,什麼聲音?」鐵鍋的鍋蓋被頂開,一個藍光閃閃的傢伙費力的爬了出來。「我查查……機械界,仿生動物門,機甲綱,電能源目。這不就是個機械大閘蟹么?你確定這是《哈加莎密授菜譜》而不是《砰砰博士教你機械原理》?」

大鍘蟹,這是一張中立傳說隨從牌,具有機械屬性,效果為「磁力,迴響,亡語:召喚兩個1/1的微型機器人」。它的面板身材與麥田傀儡相同,但剩下的關鍵詞可就強了不少。這張牌註定會成為機械卡組的寵兒,而人手一張的保有度也代表它真的做到了「來勢洶洶,迴響不斷」。

不過花費3點法力值很簡單,想把它的中文譯名翻譯出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其英文原名是「SN1P-SN4P」,直譯為……

「這怎麼直譯?你確定這是個真實存在的單詞嗎?」星雲上行恨不得把詞典也扔進鍋里,「還是說這是門機械語,就像魚人語一樣的Grrrglrgl?話說機械們對話不應該講彙編語言么?」

讓我們忽視這個冷槽,來聊聊這張傳說牌牌名的出處和翻譯。 SN1P-SN4P是個機械代號,英文形似SNIP-SNAP。這兩個單詞是用來描述螃蟹剪切動作的擬聲詞,就如同「咔嚓」。不過總不能直譯為「咔嚓咔嚓蟹」吧?

「咔嚓咔嚓」是金屬蟹螯剪切開合時的擬聲詞。在進行翻譯時,為了更好地表達出這種金屬質感,在經過慎重思索後,本地化團隊巧妙地選用了「鍘」字——鍘刀是中國傳統農具,形象而生動。這個字帶來的鋒利切割感也與插畫中蟹鉗鋒芒畢露的形象很貼合——殺氣騰騰,「我這隻蟹鉗可是塗了劇毒的!」

而「鍘」字的另外一個巧妙之處在於,串成「大鍘蟹」後更是與傳統美食大閘蟹諧音,為爐石的美味菜譜再添一筆,可以說很是有美食國度的特色了。

翻開卡牌簡介,英文原文寫著「It"s gonna be snip this, snap that. Bada-snip, bada-snap!」。這句話改編自美國動畫《Futurama(飛出個未來)》中的角色Francis X. Clampazzo(又稱Clamps)的語句:「It"s gonna be clamp this, clamp that. Bada-climp, bada-clamp!」

這是一部美國動畫,但背景介紹里的梗在中國可很難引起共鳴。考慮到受眾不多,故中文採用了貼近字面意思的說法——「咔嚓這個,咔嚓那個;橫著咔嚓,豎著咔嚓!」

這張牌的設定來源或許很難推測,不過源源不斷的螃蟹倒是讓我想起了前蘇聯作家德聶帕羅夫寫的短篇科幻小說,英文名叫《Crabs on the island》,中文叫《蟹島噩夢》。

在這篇小說中,主角和他的同事被派到一個小島上,島上同時還有許多科學家投放的、會進化的金屬螃蟹,螃蟹會互相吞噬,然後生產出更強大的螃蟹,他們在島上進行觀察和研究。可惜後來實驗失敗,蟹島的瘋狂混亂中只有主角逃出生天。蟹島中的螃蟹以自我複製為主題,倒是非常切合【迴響】這個關鍵詞。

「是啊,它們就在我的鍋里不斷合體迴響,可能待會就不會響了……不是因為法力值耗盡,而是我的鍋就要爆了……」星雲上行拚命壓著鍋蓋,並試圖用個火球終結這些咔嚓咔嚓的傢伙們。

無論具體的設定究竟源於哪裡,這張卡牌的翻譯已經告一段落。比起視覺效果上玩梗的「4P」與「AP」,本地化團隊用一個視覺與聽覺上都很巧妙的「鍘」字輕鬆完成了翻譯工作。你覺得這張「大鍘蟹」效果如何?快在機械崛起之時,帶著它遨遊天梯吧!咔嚓咔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爐石傳說 的精彩文章:

這個端午節不要宅著了!來看全民實力賽北方大區賽
黃金公開賽南昌站5月31日開啟報名

TAG:爐石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