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們曾經坐時光機到史前法尤姆品嘗農家樂大餐,也曾經坐時光機看過了埃爾奧馬里的墓地,還去參觀了巴達里的村落景色。

現在我們的時空之旅又要繼續了,請大家回到時光機上坐好,別忘了扣緊安全帶!嗯,這是本芹菜第一次要求你們扣安全帶。因為,為了讓大家感受到深入研究涅伽達文化的必要性,這一次我們要先飛快一點,飛到涅伽達之後的埃及去參加在那裡舉行的一個慶典活動。

我想讓你們看到的是——雖然只是隔了短短几百年,但是巨大得難以形容的變化已經出現了。

我們來到了公元前3100年左右,這個地方叫做希拉孔波利斯(Hierakonpolis)——這是古希臘人給它取的名字,意思是「隼之城」。嗯,光是這個名字就讓人浮想聯翩了對不對?

我們環顧四周,看到一片熱鬧的社區,或者可以說是城鎮。

鱗次櫛比的泥磚民居中,顯然有一片悉心用圍牆圈起來的地方,圍牆留了一個開口,好像周圍的人都在往裡面涌。

好了,我們也跟上這股人流吧,因為我們要參加的那個慶典就是在裡面舉行的。大家顯然都很興奮,有些人流露出不知道是激動還是害怕的表情,有些人則笑容滿面。

進入圍牆後,我們才發現這是一塊精心打理過的空地,雖然沒有鋪地板,但是地面相當平整;在空地的中間有一間不大的建築,看起來是用植物編織的席子作為材料加上木頭搭建的。這個建築物的頂部有點像一隻隼的輪廓。幾根旗杆屹立在這個建築物門前,在微風的吹拂下,旗幟悠揚地飄動著。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插圖:希拉孔波利斯最早的神廟復原圖(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在這個圍牆內的區域里,還豎著幾根高杆子,杆子的頂部是不同的神靈和地方的徽志。

後來發現的圖坦卡蒙墓中也有這樣的神靈(省份)徽志,埃及的諸神一開始都是被供奉在高杆子上的嗎?很有可能。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插圖:小圖墓中的神靈(省份)徽志(圖片來源:Tutankhamun)

人群熙熙攘攘,來的人實在太多了,我們好難才找到了位置站好。這時候彷彿有人下了一道無聲的命令,人群都自覺地退到了圍牆邊,騰出一片空地來。

接下來是死一般的沉寂。剛才還興高采烈聊著天的人現在都閉上了嘴巴。氣氛變得很嚴肅,現在能做的只有等待了。

不知道等了多久,忽然間,靠近圍牆開口那邊的人爆發出一陣陣歡呼。然後又是一陣沉寂。

緩慢而莊嚴地,一支隊伍走進了這個聖域。他們人數不多,大概只有二十來人的樣子。走在最前面的人們都舉著我們剛才看見過的那種高杆子,但是頂部的徽志又有點不一樣。在杆子方陣後面的是幾個戰士,他們皮膚黝黑,赤裸上身,拿著燧石刀或權標,眼中閃耀著軍人特有的那種自豪。

在軍人方陣後面,是一個頭戴著冠冕的人,他的冠冕是白色的,對,就和我們熟悉的俄賽里斯的那頂冠冕一樣。我們正打算擠到人群前面,不知誰喊了一聲:「叩拜!」所有觀眾都閃電般地俯伏在地。我們甚至還沒看到他的樣子呢……

叩拜結束後,我們迫不及待地走到人群的前面。隊伍已經行進到了聖域的中心,停在隼型建築物的前面。

這時我們終於能看清楚那位主角的樣子:他是一個年輕的男子,可能有二十來三十歲,身高一米六左右——和周圍的人差不多,但是他臉上透露出的那種氣場說明他的身份地位之特殊。

他上身沒穿衣服,只佩戴著一條綬帶,下半身則穿著潔白的亞麻布短裙,由於他的皮膚曬得很黑,白色的冠冕和白色的短裙顯得有點耀眼。他的下巴颳得很乾凈,但是戴著一撮假鬍子。他和周圍的人一樣畫了眼影,但是他的雙眼——嗯,應該說他整張臉都沒有什麼表情,彷彿石像一樣威嚴。

一直跟隨著這位器宇軒昂的主角的,是他的近身僕人。在進入聖域之前,我們的男主角把腳上的拖鞋脫了,僕人就一直替他拿著。

這個僕人忽然用響亮的聲音宣布:「這是荷露斯王——納爾邁(Narmer)!他是上埃及的王!他是下埃及的王!」他每一次停頓,觀眾都報以雷鳴般的歡呼。

是的,眼前這位王者,就是我們久仰大名的納爾邁——憤怒的鯰魚(正如我們以前說過的那樣,他名字極有可能的含義就是「打鯰魚」或者「憤怒的鯰魚」)!

下圖中是一塊石頭砝碼,上面刻著納爾邁的荷露斯名。荷露斯名是埃及法老五個王名之一,也是歷史最悠久的一個。關於埃及法老的五個王名,我們會在稍後為大家詳細做講解,表著急哦。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插圖:刻有納爾邁的荷露斯名的石頭砝碼(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荷露斯名的格式是這樣的:一個方框,下半部是一個「舍瑞克」(Sherekh,據推測應該是王宮的立面的藝術形象。這種建築物很可能也有壁龕),上半部則寫上國王的名字。荷露斯——神隼,立在方框頂端。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插圖:納爾邁的荷露斯名(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之前我們曾講過,壁龕這種建築形式很可能來自蘇美爾。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插圖:第3王朝的階梯金字塔區域內,用石頭重現的壁龕建築形制(圖片來源:Ancient Egypt,F

歡呼聲平息之後,納爾邁依然面無表情,他向隨從使了一個眼神,隨從心領神會,捧著一塊灰綠色的調色板走上前來。這個炫耀般的舉動又獲得了大家的歡呼和喝彩。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插圖:著名的納爾邁調色板(圖片來源:Ancient Egypt Site)

然後軍人們押著幾個人來到空地上。看他們垂頭喪氣,雙手和脖子上都被綁著繩子,我們就知道他們是鯰魚陛下在戰場上俘獲的敵人。

這些戰俘留著濃密的鬍子,衣著風格也和周圍的觀眾們不大一樣,估計是利比亞那邊的人吧?

之前我們在埃爾-奧瑪里一節里介紹過關於權標(mace)這種東西,在這裡讓我們再來複習一下。


最初的權標就是把一塊打磨成大致球形的硬石安放到一根手柄(通常是木做的)上形成的。

權標一開始很可能是一種武器(所以又叫「梨形棒」)——當和敵對部落起衝突時,掄起這個重物砸到敵人的腦殼上——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原始的武器在埃及文化中變得舉足輕重,甚至成為了統治者的象徵。

戰俘跪在地上,正當我們以為這又是什麼莊嚴儀式的時候,隨從把一個權標畢恭畢敬的交到納爾邁手中,他走到一個戰俘跟前,伸出左手抓著他的頭髮,右手緊握權標……陛下不帶半點憐憫,把這幾個可憐蟲都砸死了。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插圖:納爾邁權標頭,用硬石製成,上面刻著他的名字和造型(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血流了一地,那味道讓我們有點作嘔,但是周圍的人們卻興奮莫名,有人甚至喜極而泣。

這個血腥味十足的環節過後,納爾邁陛下就走進隼型建築物裡面去了,我們只能根據道聽途說來推斷他在裡面幹什麼。有人說,荷露斯就住在裡面,陛下進去是和他交流呢,也有人說陛下是進去燒香了。

反正,這個慶典我們能參與的部分就算是結束了。

這就是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把兩片國土統一成一個國家。雖然這種景象可能與你們之前想像的有點不太一樣……

下圖中是一個圓筒形印章的圖案,上面依稀可見納爾邁的名字。印章上有禿鷲和神隼,還有國王擊殺戰俘的情景。順便,關於圓筒形印章,之前也有講過,這裡就不再複習了。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插圖:圓筒形印章(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嗯,要搞清楚單純而平靜的史前文化是怎樣演變成我們看到的這一切,就必須回到涅伽達時期,有一些跡象會顯得特別耐人尋味。



納爾邁調色板告訴了我們什麼?

納爾邁調色板(Narmer Palette)是古埃及(或者稱之為法老埃及)第一件極其重要的藝術品,它是一塊高64厘米的灰綠色閃長岩石板,出土自希拉孔波利斯,現存於開羅博物館。

雖然調色板自古是埃及人必備的物品(用來研磨眼妝),之前的文章里我們也好幾次看到過調色板,但是納爾邁調色板不尋常的尺寸說明這是專門為了儀式或紀念的目的而製作的。

調色板的兩面均刻滿了浮雕,下面我們一邊欣賞一邊劃重點。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插圖:納爾邁調色板(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為了便於講解,我們把左邊稱為A面,右邊稱為B面。一般認為B是正面,因為這裡有用於研磨顏料的原型淺坑。

兩面的頂部裝飾如出一轍:國王的荷露斯名置於兩個牛頭女神的臉龐(可能是哈托爾)中間。這兩個臉龐是用比較少見的正面角度來刻畫的——我們知道埃及藝術偏愛描繪側面,但是哈托爾這個女神卻經常用正面示人。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插圖:牛頭女神(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也有學者認為,納爾邁調色板上的不是牛女神,而是牛男神,或者就是國王本人作為強壯的公牛的藝術化形象。你會發現「國王很牛」這一主題貫穿了整塊調色板(囧)。



A面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插圖:A面的主要場景(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A面的主要場景:國王陛下一手抓著戰俘的頭髮,一手掄起權標準備將其擊殺。

這個名為「擊殺」(Strike)的藝術主題在隨後數千年的法老藝術中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

這裡,納爾邁頭戴象徵上埃及的白色王冠,下巴有假鬍子,身穿短裙,後面掛著一條牛尾巴,渾身肌肉。假鬍子和牛尾巴都是神的象徵。戰俘赤身露體,留著捲髮和絡腮鬍,彷彿已經放棄了掙扎。

衣著莊嚴的國王陛下和一絲不掛的戰俘之間的反差,可能是在強調埃及人是文明的,而敵人是野蠻的。

國王身後的是他的持鞋侍從,他一手拿著陛下的拖鞋,一手挽著一個壺,裡面可能是水或者酒。據說進入神廟等神聖的地方是要脫鞋的,因此這位侍從可能還負責把陛下要走的地方都清洗一遍。

侍從的旁邊刻著一朵六瓣玫瑰花,可能是他的名字(在納爾邁時期,聖書字才被創造出來不久,未形成嚴謹的系統,對很多字元的解讀我們也只能靠推測)。把侍從刻畫在調色板上可能是為了襯托國王的英偉。

國王的面前是神隼(荷露斯),它長出一隻手,手裡握著的繩子是拴著一個戰俘的鼻子的;神隼站立的是紙莎草叢,一共有6株紙莎草。

在聖書字中,剛好也有一個代表「一千」的字元是紙莎草的造型,因此這裡想說的可能是「國王陛下在荷露斯的助佑下俘獲了六千個敵人」。

紙莎草是從一個水池上長出來的,暗示納爾邁這場偉大的勝利是在三角洲一帶獲得的。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插圖:A面的次要場景(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A面的次要場景(位於主場景下面)是兩個落荒而逃的敵人,也可能是兩個為了逃避納爾邁的追擊而不幸淹死在水裡的敵人,兩人均赤身露體。

這兩個可憐人的面孔前也刻著字元,左邊的是一個圍牆,右邊的是一個繩結,可能是指代他們所屬的地方。也就是說,納爾邁在這兩個城鎮都獲得了勝利。

有人會提出這兩個字會不會是敵人的名字?埃及人很少會在吹噓自己多厲害的藝術作品中提到敵人名字的,我們假設這個傳統幾千年以來一直沒變,所以這不大可能。



B面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插圖:B面的第一行(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B面劃分成了三行。第一行,我們看到最高大的依然是國王,頭戴象徵下埃及的紅色王冠,一手拿著他那殺人無數的權標,一手拿著鏈枷。

他邁開大步,似乎正在參與一場盛大的節慶遊行。國王的面前正是他的名字:納爾邁,「憤怒的鯰魚」。

那位忠心的光頭侍從一如既往地跟在國王陛下身後,那朵六瓣玫瑰花也依然有出場,但是這次他一手拿著拖鞋,另一手拿著一個像是籃子的東西。侍從圖案上方有一個含義尚未明確的符號。

有一個長著長頭髮的人走在國王前方,從他赤裸上身推斷他是一個男子。這個人拿著兩個奇怪的東西,他的身份和職能成迷。這個人面前的兩個字讀起來是tshet,然而意思不明。

在長發男子前面是四個舉著高桿的人,每一根杆子上都有一個徽志,從左到右分別是:某種動物皮革製品,一隻豺,一隻隼,又一隻隼。這些徽志可能代表著不同地區的神靈。

在最右邊是讓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十個戰俘的屍體整齊地擺放著,他們都被砍頭,頭顱放在自己的兩腳之間。

這一幕可以簡明地概括為「納爾邁和諸神一起檢閱自己的戰功」。屍體上方刻著一條船,上面有一個符號是神隼拿著一支魚叉。

在法老時期,確實有一個地區的名字是這樣的,那是下埃及的第七個諾母(諾母是埃及行政單位,大致上可以等同於我們說的「州」或者「省」),位於三角洲。

納爾邁顯然血洗了這一地區,並把它納入到自己的勢力範圍之中。在這個地名左邊還有兩個字元:一扇門和一隻麻雀,可能帶有「創造」和「建立」的意思——英勇的納爾邁鯰魚王建立了新的統治。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插圖:B面的第二行(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第二行是一個左右對稱的構圖,兩個男人正在用繩子套住兩隻神獸,它們的頭和身體有點像獅子,可尾巴很彎又有點像狗,脖子超級長——事實上它們的脖子交纏到一起,剛好形成了一個圓形淺坑,這裡就是研磨顏料的位置。

由於這塊調色板不同尋常的做工,我們推測它很少真的被當作調色板來使用,也許當國王陛下出席某些宗教儀式的時候,才會用它調製眼影吧。

制服無序的自然力量(往往由野獸代表)是法老的一大職責。這個構圖在埃及藝術品中幾乎是獨一無二的,但是我們會發現它在蘇美爾藝術中頗為常見,這是後話。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插圖:B面的第三行(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第三列位於最底下,呼應著A面相同位置的主題。這裡也刻畫了一位正在逃命或者已經被殺死的敵人,一頭強壯的公牛已經死死踩住了這個敵人,並用頭上的牛角撞破了一個有圍牆的城鎮。

公牛可能是國王的化身,再一次證明——國王很牛!把法老比喻成公牛也是埃及往後幾千年的傳統。



小結

納爾邁調色板要傳達的信息很明顯:鯰魚陛下已經擊敗了野蠻民族,摧毀了竟敢不臣服於他的城鎮,牢牢地握緊了埃及的權柄,而且他受到諸神的保佑,他很牛。

這塊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印證了傳說中上下埃及統一的偉大功業,儘管我們對於其中很多場景的解讀都由於歷史之悠久、時間之隔閡而不盡精確。

未完待續

作者:芹菜法老 編輯:Pepi太后

我們的文章在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號、新浪博客/微博以及豆瓣網同步更新。

欲知後事如何,請關注我們繼續聽故事。

古埃及文明的開端,王者駕臨埃及,納爾邁王統一上埃及和下埃及

關注我們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