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明代高僧的一首禪詩,半肩風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

明代高僧的一首禪詩,半肩風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

寒冷的冬天,滿心期待著沐一抹暖陽,盼一場花開,可是彷彿剎那間便寒往暑來,也喚醒了往日情懷。世事坎坷,蘇東坡被貶於杭州,卻成就了西湖三潭映月之美景;韋應物謫居滁州西澗,卻留下驚世之作。歲月匆匆,依然於歲月的溝壑中享受一份淡然;流水淙淙,總是希望在經年累月之中,陶然於寧靜的山林。明代就有一位高僧,半生都定居於雲居山,留下了許多描寫禪修體會的詩文。

雲居山詠

明代:常慧

半肩風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

剛出嶺頭三五步,渾身都被亂雲埋。

常慧,字味白,號龜山,俗姓胡,南昌人,世稱常慧味白禪師。常慧是明末江西建昌雲居山真如寺僧,曹洞宗32世高僧,洪斷禪師的法嗣。他15歲出家,旋受戒,曾奉師命廣參博採,道行日進,於重建真如禪寺立有大功。常慧學識淵博,儒釋兼通,工詩善文,長於言辯,德才均堪稱同代僧俗師表,享年87歲。

雲居山在江西永修,是著名的佛教場所,山上的真如禪寺是佛教禪宗曹洞宗發祥地。這裡不僅有很多寺廟,而且保存有了古墓塔、摩岩石刻和唐代銅佛等文物,白居易等歷代文人墨客也曾在此留下不朽詩篇。禪寺里高僧輩出,禪風浩然,常慧高僧就是其中一個代表。

僧人們住在深山,雖然環境幽靜,遠離塵囂,卻生活不便。高僧每日都要參加勞動,他從小就吃苦耐勞,什麼重體力活都干過,即使年紀大了,腿腳不如年輕人靈便,卻依然每日上山砍柴。這一天高僧依舊去山裡砍柴,一路上鳥語花香,蜂舞蝶忙,大師一邊哼著小曲,一邊慢悠悠地沿著小徑上山,不一會兒功夫就積攢了一捆樹枝。

不過山裡的天說變就變,剛才還是朗日晴天,立刻就山雨欲來。大師早已習慣了這一切,剛才幹活累得渾身上下都汗透了,一陣清風拂過,頓時感覺透心地涼爽,他找了個大石塊停下來歇口氣,拿出隨身攜帶的水壺大口地喝了幾口。多麼幽靜清涼的地方,大師真想在此酣睡一場。

山雨終於飄飄洒洒地落下來,也慢慢地淋濕了他的衣衫。大師扛起那捆樹枝,不慌不忙地沿著原路返回,心裡卻覺得無比的輕鬆,「半肩風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大師悠悠地吟出兩句詩。「風雨」二字,寓意深刻,既是山林里剎那間的狂風暴雨,也象徵著塵世中的凄風苦雨。一路走來,每個人的肩上不僅承受著生活的重擔,更有人生的磨難,大師用一雙芒鞋走遍山林,浪跡天涯的遊子更是用腳步丈量著世界。

不知不覺,雨停了、風住了,山林的上空又是一片藍天白雲,山谷里更是雲霧繚繞、變幻無常。大師放下肩上的擔子,舉目四望,幽深的山谷里一條小溪悠悠地流淌,彷彿正在訴說著滄桑的過往。在山谷的狹窄處,激流打著旋撞擊著岩石,盪起了浪花。而詩人再看看腳下,白雲飄飄,也也閑適地在身前環繞。「剛出嶺頭三五步,渾身都被亂雲埋」,大師脫口而出,抒發了心中奇妙而又歡快的感覺。

這首詩平易質樸,清新流利,沒有深奧繁複的道理,也無須偏僻艱深的典故。高僧娓娓道來,如對友面,如敘家常,描寫了詩人砍柴歸家的見聞感受,活潑有趣,耐人尋味。樸素的話語,如一股甘泉在心田裡流淌;深邃的禪理,也隨山間的白雲一起蕩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八首劉禹錫酬答白居易的詩作,兩心相憶似流波,潺湲日夜無窮已
唐伯虎的一首禪詩,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夢中煙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