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遊記中,阿楠迦葉為何一定要收人事?唐僧在撈無字經時就頓悟了

西遊記中,阿楠迦葉為何一定要收人事?唐僧在撈無字經時就頓悟了

在西遊記中,唐僧一行人最後經歷八十難才走到了佛祖的面前,但是就在接受真經的節骨眼上,阿難迦葉卻向唐僧師徒索要起了人事,因為沒有人事,所以他們傳了無字真經,這也才有了最後的老龜問壽這一難,湊夠了九九八十一難。後來他們還是掏了人事,這才拿到了真經。那麼為什麼二人一定要收了賄賂才肯交出真經呢?

佛祖後來在悟空的質問下,說出了一句話:所謂人事,即是人所珍重之事物。人事,其實就是人世,把人事放下,放下人世的總總,脫離凡夫俗子之心。在唐僧心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求得真經,但是在佛教中,所謂的真經實際上就是「求而不得,取而無有」,也就是說,真經只能傳給無心取經之人。

二人在向唐僧索要人事的時候,本意度化。迦葉是禪宗祖師,這個時候其實就是在詢問唐僧:現在真經就在眼前,你真的放下一切了么?但是此時的唐僧心中其實還是有一件事,那就是求得真經,也正是因為這個念頭,他只能再次墮入凡塵。唐僧回答,自己來的倉促沒有準備人事,那麼迦葉自然就明白了,唐僧還有取經的私心,沒有做到明心見性,所以給了他無字真經讓他繼續去悟。

唐僧只有悟到了無字真經,才有能力去解讀那有字的佛經,唐僧取回的經書都是梵文編寫的,很多都是需要他自己翻譯成漢文的,所以他要是有私心的話,那麼翻譯的過程中,就會帶入人慾,到時候佛經雖然是完整的,卻是不完美的,所以無字真經,其實才是給唐僧的最後一道考驗。

如果悟到了,經書自然給他,但是執迷不悟,就只能再接著悟下去,心中只要有認識,身上自然有人事,心中若是無人事,那何談留下來。而作為金蟬子的轉世之人,唐僧自然不是一般人,他在河邊打撈無字真經的時候就已經悟到了這一切,當即選擇放下人事。此時的唐僧已經知道了這是如來專門給他的,是為了幫他悟「空」。

此時的唐僧按理來說,其實已經不需要佛經了,但是他之所以回去,就是因為在動土還有千千萬萬的人需要佛法,所以這經他還是要帶回去的。而此時的他念頭其實已經轉變了,之前他想要取經,是人世求佛的慾望,但是現在他想要取經,是為了東土大唐眾生,是佛世的一個夙願,已經沒有人事的關係了。

所以這次回來,他將皇帝李世民送給他的那個紫金缽盂留下來換了佛經,這個缽盂是唐僧這一路過來的飯碗,「奉命要飯」神器,這時一路上給他性命的東西,而此時他將這個留下,就是表示自己願意用性命換取真經。但是這個舉動雖然意義非凡,卻是道家人的思想,所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將美好的種子撒向天下,那麼醜惡行為就會出現在天下人身上,但如果將醜惡的種子灑在天下人身上,那麼美好的行為就會出現在天下人身上。

唐僧如果毫無代價獲得真經,那麼後世人傳經人就要效仿如來無私,到時候學佛的人就成了道德制高點,時間長了,願意承擔傳法的人就會減少,現在唐僧行了俗事,佛祖收了賄賂,這就降低了佛門進入的門檻,善事沒有被做盡,人們才有機會做善事,聖人背了黑鍋,人民的碗里才會有飯菜,這也就是莊子所說的:「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而這同樣也是道德經的:「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麻辣拌 的精彩文章:

大唐的冷知識,在唐朝當和尚,不僅時髦賺得多,還有眾多女子環繞

TAG:歷史麻辣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