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印度正在成為一個「印度教國家」嗎?宗教多元不見得是印度的優勢

印度正在成為一個「印度教國家」嗎?宗教多元不見得是印度的優勢

印度是一個有著諸多宗教存在的國家,多元化本來是好事,但印度宗教之間的相處並不怎麼融洽。集中體現在印度教和其他教派之間的矛盾上。例如,印度教將奶牛視為神物,而穆斯林卻不這麼看,穆斯林不吃豬肉而吃牛肉。在印度教占多數的印度里,穆斯林經常受到印度教徒的打壓。印度教在印度政治里十分強大,對於牛的過度保護事件只是其中之一。此前,印度人民黨通過專註於發展贏得了大選。莫迪承諾要建設更強大的經濟,他的政府實施的一些想法也取得了成效。「清潔印度」運動為農村社區提供了數百萬個廁所,許多貧困家庭獲得了免費的液化石油氣,作為一種燃燒更清潔的燃料,替代了用作烹飪燃料的木材和其他材料。

雖然廁所一事確實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印度人民黨其他的經濟政策失敗了。例如,廢鈔就是一場慘敗,至少在它的實施中是這樣。總的來說,印度的失業率在上升,農民們面臨著嚴峻的困難。或許是為了規避這些經濟缺陷,莫迪最近的競選活動主要集中在身份政治上。印度人民黨的阿米特·沙阿表示,除印度教徒、佛教徒、錫克教徒和耆那教徒外,將驅逐所有印度移民。同樣,莫迪的演講充滿了對不忠的局外人的威脅。

那麼,人民黨獲勝對印度世俗主義意味著什麼呢?首先,「世俗主義」一詞在印度政治中有很大的不同——它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政教分離。相反,它指的是宗教中立:政府平等對待所有宗教團體,不論大小。印度的世俗主義更關心國家干涉宗教,而不是宗教干涉政治(就像美國一樣)。

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比哈爾邦的印度教徒壓倒性地支持印度世俗主義的許多理想,甚至包括政府對清真寺的支持。然而,重要的是,對於更虔誠的印度教徒來說,情況並非如此:宗教選民越多,他們就越認同印度教民族主義的信條,尤其是印度教徒應該得到比穆斯林更好的待遇。

而那些虔誠的印度教徒更有可能拒絕所有宗教都應該得到平等對待的觀點。雖然他們認為政府有責任支持寺廟,但他們對清真寺的看法卻不同。很少有印度教徒公開支持穆斯林的觀點。相反,他們只是認為佔印度人口80%的印度教徒應該得到比穆斯林更優惠的待遇,而穆斯林只佔印度人口的15%。這就是「印度教國家」的核心理念。

可以肯定的是,印度教是一個多元化的宗教,但這種宗教多元化並不見得是印度的優勢。對比哈爾邦的研究與對其他邦的研究可能看起來非常不同。一項印度全國性的調查顯示,對大多數印度選民來說,民主意味著「多數群體的意願應該佔上風」。但這種意願對印度教更有利。無論如何,研究表明,比哈爾邦的大多數印度教徒似乎支持印度世俗主義的理想。但是,如果莫迪的人民黨繼續主導印度政治,如果它能成功地讓印度教徒更加篤信宗教,那麼世俗主義的未來可能看起來確實暗淡無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通賤志 的精彩文章:

印度將繼續缺乏世俗性,誰能來阻止印度宗教間的衝突?
美國已成為世界市場上一個無法無天的參與者

TAG:界通賤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