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組圖對比F-15,秒懂中國重型戰鬥機座艙航電如何脫胎換骨

組圖對比F-15,秒懂中國重型戰鬥機座艙航電如何脫胎換骨

近日,國外軍迷網友製作了一張對比圖,描述了美國空軍第三代(新標準第四代)主力重型戰鬥機F-15的座艙改進之路。可以看到,早期F-15C戰鬥機充斥著各種圓形機械儀錶,後來改成了「一平三下」半玻璃化座艙,最後就全部進化成了大尺寸液晶觸摸顯示屏。總之一句話,儀錶數量越來越少,顯示屏面積卻越來越大,這也算是戰鬥機航電先進程度的一種直觀體現,反映出戰機的信息化水平。

對此,烽火君專門製作了一組圖片,對比中國重型戰鬥機座艙航電的改進。早期殲-11戰鬥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蘇-27SK的國產版本,座艙幾乎一樣,只是把部分銘文標誌由俄文改成了中文;座艙基本全是機械儀錶,只有右上方有一塊單色顯示器。殲-11座艙水平僅與美軍早期F-15A相當,遜色於後來加裝了一台多功能顯控屏的F-15C。不過部分殲-11後期也把單色顯示器改進為多功能顯控屏,性能就和F-15C持平了。

美軍F-15E研製於上世紀80年代,前座艙改為了廣角衍射平視顯示器,加上三台彩色多功能顯示器,即「一平三下」;后座艙則是「四下」,可以顯示各種雷達、紅外感測器、電子對抗系統的數據信息,還可以顯示電子地圖、戰場態勢情況,是當時最先進的座艙。21世紀初國內研製殲-11B時,對落後的座艙顯示部分進行了大幅度升級改造,徹底改變了俄制戰機人機工程落後的局面,達到了F-15E的水平。

中國殲-11B戰鬥機座艙採用「一平五下」布局,把折射式平顯改成了先進的廣角衍射平顯,平顯控制面板兩側各有一台備份液晶顯示器,下方是三台主控顯示器,只有少數幾塊圓形機械備份儀錶。除了殲-11B,還有殲-11BS、殲-15都採用這個版本的座艙設計,整體技術水平已經很不錯。

而到了殲-16多用途戰鬥機時,充分運用殲-20這種五代機的技術,使得殲-16的座艙航電又經歷了一次大變化。殲-16前后座艙都採用了單塊大尺寸液晶觸摸顯示屏,搭配智能化的人機交互軟體,可以根據重要程度優先順序,靈活、醒目地把信息呈現給飛行員。比起上一代座艙,這種座艙在信息爆炸時給飛行員做減法,讓飛行員專註於最重要的部分,剩下的交給機載計算機自動完成就行。

殲-16是當之無愧的四代半戰鬥機,將在殲-20「踹門」之後,擔負起對空和對地的攻勢作戰重任。因此即使未來殲-20大量服役,殲-16也不會輕易淘汰。美軍現在也緩過神來了,在F-15E的基礎上研製了F-15EX,並獲得了80架訂單,配合F-22等隱身戰機作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烽火君 的精彩文章:

還忽悠航母無用?新型電磁彈射航母艦島已刷號,將提前服役
為省錢美軍出高招:舊F35不升級直接當假想敵讓飛行員長長見識

TAG:烽火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