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即便現代步槍和衝鋒槍投放到一戰也無法扭轉戰局

即便現代步槍和衝鋒槍投放到一戰也無法扭轉戰局

借工業革命的浪潮,國防軍事工業也突飛猛進,一批對軍事具有重大影響的新型武器特別是馬克沁重機槍、克虜伯1903式75毫米野戰炮等相繼出現,包括彈夾快速彈倉裝彈的步槍和MP-18衝鋒槍的出現,新式陸軍主戰武器賦予了防禦一方強大的火力,確立了防禦的相對優勢。

一戰時,交戰雙方同盟國和協約國軍方高層,依然受普法戰爭的影響,都在尋求速戰速決,力求在進攻包圍中殲滅對方;由於錯誤的戰役戰法,以及陳舊的進攻戰術,使得進攻方往往會比防禦方付出更大的傷亡。

索姆河會戰,英軍採用「單點突破,逐步攻擊」法 ,即以密集隊形直線突破德軍防禦陣地正面築壘地域,遭到德軍MG08式重機槍和炮兵火力的嚴重殺傷,第一天即傷亡近6萬人,只能被迫轉入防禦,於是,交戰雙方全都陷入陣地消耗戰。

那麼,即便將Ak-47、M-16這兩把當年東西方軍隊最典型的步槍,包括此後裝備的M-4A1卡賓槍、MP-5衝鋒槍、95式步槍等現代步兵自動槍械,投放到一戰時期,成為英法等協約國軍隊的制式裝備,在徐進彈幕射擊掩護下推進,進攻德國軍隊強大的多層築壘地域,其最終結果,依然是遭到德軍MG08式重機槍和克虜伯1903式75毫米野戰炮火力的瘋狂絞殺,裝備現代步槍和衝鋒槍進攻的英法軍隊依然毫無勝算。

因為協約國軍隊採用了密集的散兵群進攻戰術,即便士兵手中擁有當下的步槍和衝鋒槍,但在德軍大量鐵絲網、交通壕、混凝土工事,以及交叉火力點所組成的多層縱深梯次防禦體系面前,也將遭遇重大傷亡。

而英法軍隊錯誤的單點突破、逐步攻擊戰法,卻過分要求進攻部隊保持進攻順序,而不惜犧牲進攻速度,使得德軍可以從容地從其他地段,及時調集增援部隊到突破地段,及時封閉被打開的缺口。

因此,即便協約國軍隊每個人手上都是當下的步槍和衝鋒槍,且會有1萬發子彈,實際上10萬發子彈也沒用,打仗的時候,每個士兵身上頂多攜帶6-7隻彈匣,以每隻彈匣30發容彈量計,也就180-210發子彈,子彈多沒什麼卵用,只是防禦戰時,能夠更持久而已。

而進攻方的士兵,即便都手持當下的步槍和衝鋒槍等步兵自動槍械,儘管火力會非常兇猛,但僅靠不步兵槍械很難突破德軍主陣地堅固的堡壘,且有大量MG08式重機槍並得到縱深炮火支援德軍的瘋狂打擊,依然會有大量的士兵死傷。

打到1918年春季時,協約國和同盟國軍隊的雙戰形式依然是塹壕戰為主,雙方事實上已經陷於膠著狀態,隨即,德軍發動的春季攻勢中,成功完善運用了滲透戰,軍史上又稱「突擊群戰術」,其核心是小的作戰單位,利用對方防禦的間隙和接合部,滲透到對方的防禦體系當中,打擊重要目標,切斷交通線,割裂防禦部署之間的關係,為正面的攻擊創造條件。

在短暫而猛烈的炮火準備後,裝備持MP-18衝鋒槍(英法等軍隊稱其為「子彈噴射器」)的輕裝突擊部隊,滲透進入協約國軍隊防線薄弱處,在消滅炮兵部隊和指揮機構以前會盡量避免戰鬥。

胡蒂爾將軍指揮第18集團軍,使用滲透戰術將戰線成功推進60公里,終於打破了塹壕戰的膠著狀態,俘虜協約國軍隊5萬餘人。

但由於缺乏快速機動手段,全靠士兵的兩條腿,關鍵是火炮無法跟上步兵進攻節奏,後勤保障不給力,導致德軍第18集團軍未能向縱深挺進,使得戰術突破無法轉化為戰役突破,突破口不久就會被防禦方堵上重新回到陣地戰。

根據網路上的貼子,在現代戰爭中,80%以上的傷亡是炮火、航彈等間接瞄準火力造成的,10%以上的死傷是機槍等直接瞄準的武器所致,手榴彈、地雷、步槍、衝鋒槍等造成的傷亡不超過5%。此等說法,似乎和真正上過戰場的老兵的說法非常吻合,炮火洗地,寸草不生,焉有活口。除非像上甘嶺那般,先躲進坑道,才能避名炮火和航彈的狂轟濫炸,先保存自己的命,才能給予進攻的敵人以殺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平視野 的精彩文章:

缺乏火炮要端點日軍炮樓真是談何容易
《亮劍》中段鵬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TAG:國平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