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蔡元培學校美育思想摭談

蔡元培學校美育思想摭談

蔡元培是我國近代美育思想的奠基者,對我國美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其博大精深的美育思想體系中,飽含著豐富的學校美育思想。系統地梳理蔡元培的學校美育思想,對於當下學校美育實踐的有效踐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以美育德:學校美育的功能

關於學校美育的功能,蔡元培認為「所以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育之完成者也」,即將學校美育的功能直接指向育德。學校美育為何有如此效用,「因為美感是普遍性,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見;美感是超越性,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顧忌」。而「美」的普遍性與超越性則表現在:從客觀方面來看,美的事物是人人都可以欣賞感受到的;從主觀方面來看,美的感受是個人依據自己的喜好而選擇的。所以整個「美」的過程是自由與純粹的,即憑心所做的。蔡元培在《價值論》一文中寫道,「在客觀界,以最後鵠的為最高價值……在主觀界,則良心之命令,由有意識而進於無意識,是也」。蔡元培進一步認為,主觀界的價值不過是多種觀念相互競爭後優勝劣汰的結果,選優的標準一在於聽從上帝,二在於聽從良心。而上帝無從考證,所以主觀界價值判斷的標準即良心,也就是道德。促使這種良心的選擇由有意識的選擇進化為無意識的習慣,成為完全自然的選擇則是美育所要完成的。美的過程的自由與純粹以及結果的愉悅與清心,恰能促成德育。

除了直接的育德功能,學校美育還具有間接培養學生個性、激發學生創造性的功能。學校美育的資源與表現形式不拘一格,有助於學生形成開放的思維,大自然的美、人文美、藝術美,無一不是可用於學校美育的對象。由此美感所激發出的各種聯想體驗、藝術創造將會帶領學生進入一個完全自由的世界,思維盡情擴散。蔡元培在《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一文中講道:「學校教育注重學生健全的人格,故處處要使學生自動。通常學校的教習,要學生圓就圓,要學生方就方,這便大誤。」

此外,學校美育也可間接地促進學生對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在《美術與科學的關係》一文中蔡元培提到:「有了美術的興趣,不但覺得人生很有意義,很有價值,就是治科學的時候,也一定添了勇敢活潑的精神。」

以美增能:學校美育的任務

蔡元培在《創辦國立藝術大學之提案》中指出,「美育之實施,直以藝術為教育,培養美的創造及鑒賞的知識,而普及於社會」。所以,學校美育的任務首先是培養學生美的創造力和鑒賞力。創造力指音樂、繪畫等藝術技能的學習;鑒賞力主要指感受美的對象的能力。而其具體任務隨學生年級的不同均有相應的改變,主要體現在學校美育課程設置的變動與教學內容的選擇,這是學校美育的直接任務。

鑒於學校美育育德的目的和功能,它還具有隱性的任務即陶冶情操,滲透在學校美育的方方面面。蔡元培講道:「我們提倡美育,便是使人類能在音樂、雕刻、圖畫、文學裡又找見他們遺失了的情感。」而對學校來說,則需要在講授美育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啟發學生從精神層面感受這些美,並使其逐漸成為自己相伴同行的一部分。蔡元培所提到的校園文化環境建設等則是在力行放大這種作用,他認為美育的基礎,立在學校;而美育的推行,歸宿於都市的美化。

因此,學校美育中無論是美的創造力和鑒賞力的培養,還是隱性的情感陶養,都是作為學生人生美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其思想中植入「美」的種子,為其培土澆水,引其萌芽,以待日後可以生長壯大。

循序施教:學校美育的內容

關於學校美育內容的安排,蔡元培認為,幼稚園與普通教育時期,學校美育的課程分為美育的專課及與其他課程融合的美育,教學內容應呈現出由低到高,內容逐漸加深,範圍逐漸增廣,情感表現愈加濃烈的特點。進入大學進行專門教育時,學校美育應體現出專門化、興趣導向的特點。

幼稚園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過渡的機關,「那時候兒童的美感,不但被動的領受,並且自動的表示了」。所以在此過程中,美育的內容不僅應遵循於成人的設計,營造出靜雅優美的環境來渲染,還需要進行課程的教學,舞蹈、唱歌、手工等都是美育的專課,並且所有一切可以觀察到的標本、有一定形式和色彩的東西都可以作為美育的對象。

普通教育時期,即中小學階段,遊戲、音樂、圖畫、運動、文學等都是美育的專屬課程。與小學相比,中學時代選取的文字、美術可以複雜一點,可加入悲壯、滑稽等元素的內容。關於學校美育的選材,蔡元培並不主張拘泥於一處,而是鼓勵活用,以學生己意取材。按照學生的喜好教他所學,意在引起美術的興趣,不然強求之下要求學生能有所為比較困難,並且這也完全和兒童的天性相反,也就不能達到學校美育的目的了。況且束縛的發展終究會抹殺學生的創造性,使其失去生氣,這樣也是算不得美的。同時,隨著學生智育課程的增加,學校美育的範圍也隨之增廣,學校中的所有課程都可以引起美感,作為學校美育的材料。

大學階段,美術、音樂、戲劇等都有專門的學校,文學也有專科,關於美育的學科都單獨進行。愛好某一門類的學生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專門的藝術課程都有專業學校來講授。對於非專業學生,則可通過公開的辯論會、音樂會、成績展覽會、各種紀念會等來對其進行學校美育的普及。

(作者單位:西北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19)》在京發布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9年第5期目錄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