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設計作品如何才能牢牢吸引人的眼球

設計作品如何才能牢牢吸引人的眼球

在平面設計作品中,畫面的各個要素傳遞著相互關聯又各自不同的信息。面對作品觀者的視線會在畫面中遊走、跳躍、往複,按一定順序逐一瀏覽畫而中的各要素文字、圖片、圖形等。

諸多要素不可能都在同一時刻被閱讀,因而哪個要素更重要?哪個信息更應該首先傳達?觀者的目光應該按照怎樣的路線在畫面中瀏覽?這些都需要設計師進行合理安排,使信息能夠獲得有序的傳達。那麼如何形成視覺走向呢?概而述之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視覺強弱

影響視覺效果強弱的因素,包含很多方面諸如:大小、明暗、疏密、位置、質感、虛實、色彩、重心、方向、形狀等等。一般而言,在同一畫面中,視覺對比越強、視覺效果越突出,往往越容易最先被關注,其信息傳達的有效性也就越高。

觀者的視線依次向視覺效果相對較強的信息移動。例如:在同一畫面中觀者的目光一般會先捕捉字型大小較大的文字;位置居於作品中心附近的要素,顯然比置於畫面一邊的內容更加引人注目。

隱含或顯示的圖形符號

如同司機在陌生的城市,會循著路邊的導向牌駛向自己的目的地,一些圖形語言藉助自身所具有的指向性,也可以有效引導觀者的視線,在設計作品中」遊覽「。設計師可以選用隱含的或者顯現的圖形之間所形成指向關係,將觀者視線由一點引向另一點。

例如:橫向的線條會令視線沿著線條在左右兩端游移;同色相不同明度的漸變色彩,會將視線不斷引向明度反差最大的兩端;相同的等邊三角形在不同的環境中可將視線引向不同的方向,如向下方、向上方等等。

文字編排

文字內容的閱讀順序能夠引導觀者按照一定方向進行瀏覽,在安排等級的信息時要考慮觀者此時目光的瀏覽走向。設計師在安排文字方向時往往還要考慮觀者的讀寫習慣,一般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文字以從左至右閱讀為主,中文則以自左至右以及自上而下閱讀為主,並由此形成相應的視覺走向。

反之,則會影響人們的閱讀速度,增加閱讀阻力。此時,設計師需要考慮調整文字的多少、大小、長度和空間關係等因素,使之更容易閱讀。

相似性

在同一畫面中,差異較大的視覺語言顯然是最先容易引起觀者關注的。然而在閱讀過程中,在即將閱讀完成某一個信息的時候,閱讀的慣性常常使人們的日光更容易搜尋與上一信息在視覺上相似的內容。自然屬性較為相近的要素看上去更應該歸於一類,更像是一個整體,這就是鄰近性法則。

色彩關係、面積大小、材質紋似都可以使信息等級間形成某種關聯,引導閱讀視線的遊走。同時,在距離上相近的要素之間也更容易形成關聯性。

構圖布局

如果將構圖類型按照以線和以型兩大類進行劃分,則以「線」分類:可劃分為垂直線構圖、斜行線構圖、水平線構圖、S形曲線構圖等;以「型」分類分為十字形構圖、L形構圖、三角形構、圓形構圖、C形構圖等。例如:

垂直線構圖使讀者視線上下遊動;水平線構圖將觀者目光由一端水平引導向另一端;交叉斜行線構圖會把視線引向交叉點。

L形、C形構圖使人們依字母造型線,在畫面中的三角形的邊線與頂點決定著,觀者目光的遊動與轉向;圓形構圖引導視線隨著圓形軌道周而復始的盤旋,圓心亦常常是視覺強調點。

畫面的空間

影響畫面視覺走向的空間關係,主要指要素間形成的空白空間關係和深度空間關係兩大方面:

在安排畫面空白空間的設計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的是,要素間空間距離的大小,同樣影響著觀者閱讀的有效性。相互銜接或重疊的要素看上去關聯性會比較緊密;適當的空白空間可以讓各個要素避免信息混淆。但過大的空白空間安排也可能會阻斷視覺閱讀的連貫性,導致要素間的關聯削弱乃至隔斷,必須要恰當適度地安排要素間的空間關係。

相同明度情況下,暖色與冷色並置時,暖色向前而冷色後退;純色與低純度色彩對比時,純色向前而較低純度色彩後退;面積對比的空間效果,大面積色彩往往更容易成為背景向後退,上面的小面積色彩則更顯突出,有向前的趨勢。

另外同時改變明度、純度、色相的條件下,色彩的深度空間關係又會有所改變,這就需要設計師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比較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背景對於色彩深度空間效果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黑色背景藍、紫並置,黃色明顯向前推進,紫色則退隱於黑色背景之中,其他色相介於黃色與紫色之間。反之,在白色背景上紫色會最突出,黃色變得最不明顯。

總而言之面對設計作品的各個要素都需要設計師對其進行閱讀等級分析,明確哪些信息需要首先傳遞?哪些信息是最重要的?哪些又是應該最後傳達?依次序進行安排,引導人們閱讀時的視覺走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S平面設計學習 的精彩文章:

如何設計優秀的Logo,你是不是按這樣的步驟設計的呢?
好的Banner設計要注意以下幾點

TAG:PS平面設計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