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平的計謀和張良的計謀有何不同,為何人們肯定張良貶低陳平

陳平的計謀和張良的計謀有何不同,為何人們肯定張良貶低陳平

事實上,陳平一生所立的功勞,並不比張良所立的功勞小。但是,張良得到的評價,卻明顯比陳平高。劉邦把張良排在他功臣榜的第一位,陳平則根本沒有入得了他的法眼。他說陳平「智有餘,然難獨任」。後世論者也大都肯定張良,輕視陳平。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說陳平的計謀不比張良差,這一點,並沒有抬高陳平。我們可以先把陳平和張良一生的計謀,拿出來比對一下。

陳平一生有六大計策,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一計策,離間范增和項羽的關係,成功地讓項羽懷疑范增,范增負氣出走。項羽身邊從此再沒有為他出謀劃策的人,最終,劉邦成功打敗兵強馬壯天下無敵的項羽。

第二計策,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陳平出奇計,聲東擊西,用替身代替劉邦,最終幫助劉邦成功脫困,得以捲土重來,再戰項羽。

第三計策,韓信在攻下齊地後,想被封為王。劉邦本來就忌憚功臣,再加上當時正被圍困著,因此就想和韓信翻臉。是陳平及時阻止劉邦,真封韓信為齊王。此舉有效地籠絡住了韓信,讓韓信從此對劉邦死心塌地,也避免了漢軍分裂的悲劇。

第四計策,劉邦從漢中出發,攻打項羽。從後面的歷史進程來看,依靠蜀地政權而實現統一全國的,一次也沒有成功過。而劉邦成功了。劉邦之所以成功,是陳平有效地聯合了齊國等東邊的諸侯與項羽爭鬥,從而給了劉邦機會,劉邦得以攻下漢中,佔據三秦。並以此為根據地,最終打敗項羽,實現全國統一。

第五計策,劉邦因為擔心韓信謀反,想出兵攻打他。是陳平給劉邦出了好的計策,兵不血刃捉住韓信,避免韓劉大戰,引發全國性的大戰,避免造成第二次楚漢相爭的局面。

第六計策,劉邦在和匈奴的對抗中,被匈奴圍困於白登七天七夜。最終,是陳平掌握了單于老婆嫉妒貪財的心理,幫助劉邦成功解圍。

當然了,劉邦去世後,陳平還有一出接一出的計謀,這裡就不再多說。

張良一生,也有六大謀略。。

第一謀略,劉邦往咸陽挺進的時候,沿途一直在攻城拔寨。張良告訴劉邦,不用這樣做,要想辦法拉攏分化秦將,這樣才能儘快入關。劉邦用張良的謀略,果然很快進入函谷關,最先攻下咸陽城,滅掉秦國。

第二謀略,劉邦被項羽叫去,設下鴻門宴,想要問罪劉邦。是張良拉攏了項伯,同時讓樊噲威逼,再讓劉邦提前逃跑。最終把劉邦救下來,避免被項羽殺害。

第三謀略,劉邦在被項羽封為漢王后,張良讓劉邦燒了所有的棧道,表示沒有再逐鹿中原的想法。這一做法,有效地麻痹了項羽,使得最終韓信的暗度陳倉能夠成功,奇蹟般的挺進三秦。

第四謀略,劉邦重新進入中原,並僥倖攻下彭城後,便在彭城花天酒地,不思進取。結果造成項羽反攻過來,把劉邦圍困。劉邦本來想用酈食其的計謀,找六國後人,對他們大加封賞,讓他們來救。韓信及時阻止了劉邦這麼干。

第五謀略,劉邦想發動對項羽的反攻,讓韓信、彭越、英布等和他一起合圍項羽。誰知道劉邦動起來了,那三位卻不動。造成項羽打得劉邦四處逃竄。這時候,張良給劉邦出主意,讓他把地盤劃給韓信三人。三人獲得了地盤後,才出兵聯合作戰,最終在垓下滅掉項羽。

第六謀略,劉邦想改立劉如意為太子,呂后向張良求救,張良讓呂后把商山四皓請出山,給劉盈站台。也因此,劉邦放棄了改立太子的打算。

縱觀陳平的計謀與韓信的計謀,其實,並沒有明顯的優劣高低之分。至少陳平不輸於張良。可是,為什麼人們對張良和陳平的評價,卻那麼不同呢?我認為,他們主要有以下區別。

一是張良多是陽謀,陳平多是陰謀。張良所用的計策,都沒有給人下套的成分。而陳平不一樣,都是利用人性的弱點,給人下套,讓人落入陷阱之中。

二是張良多方向性,陳平具實操性。張良主要都是從大戰略來考慮問題,給劉邦提示未來的方向。陳平則見到困難解決困難,具有實操性,但並不具有前瞻性。

三是張良疏離權貴,陳平緊貼權貴。張良雖然在積極幫助劉邦出謀劃策,但是,他始終和劉邦保持著距離,而且多次拒絕劉邦的封賞,想的就是功成身退。而陳平一直緊貼劉邦,揣摩劉邦心思做事。而且對權力比較熱衷。

四是張良命運多舛,陳平一生通達。張良一生沒有得過高官。同時他身體不好,多次退隱山林。後世也不昌盛。陳平則一生通達,無論在劉邦時期,還是在呂后、劉恆時期,他的日子都過得很好,當的官都很大。而他的後代,命運也很好。

總之,出於肯定和同情的心理,人們更欣賞張良,鄙薄陳平。

(參考資料:《史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生全歷史真相 的精彩文章:

該怎麼做,劉賀才不會被廢?看看劉恆劉病已的做法就明白了
末代沙皇全家被害後,為何在柏林街頭,有人自稱是沙皇小女兒

TAG:張生全歷史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