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懷孕 > 半生芳華守護新生兒

半生芳華守護新生兒

剛出生的嬰兒,從出生斷臍之時到第28天,要經歷從宮內母體的全面庇護到依靠自身獨立存活的艱難過程。這些初入人間的小天使,每一個都像過五關斬六將的戰士,而晝夜不息在身邊幫助他們戰鬥的人,正是新生兒醫護工作者。

「嬰兒脫離母體後,臍帶供養變為自主呼吸。呼吸,成為新生兒存活下來的第一道難關。」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科劉俐教授,已為新生兒科及新生兒事業奉獻了半生芳華。

6月3日,見到劉俐時,忙碌中的她始終笑意盈盈、精力充沛。1985年從重慶醫科大學兒科系畢業後,劉俐來到了交大一附院,那時醫院還沒有新生兒科。劉俐在醫院的支持下帶著幾名護士,從零開始組建團隊,而今,新生兒科已經有醫護人員近60名。

「20世紀90年代初,胎齡35周以下的早產兒很難救活。隨著新生兒復甦和新的技術的提高,現在胎齡24周的早產兒都能夠得到比較好的救治。」劉俐回憶說,「這是中國許許多多新生兒醫護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結果,新生兒救治質量的提升,極大改善了中國人口的健康素質。」

在新生兒中,每年都有一些胎齡不足37周的早產兒,他們尚未發育完全,身體機能極度脆弱和敏感,診療過程非常複雜。劉俐記得,她們搶救過胎齡僅24周多的超早產兒。「要在嬰兒出生後第一分鐘進行復甦、幾秒內完成氣管插管、給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這個小生命還可能受到多種併發症的侵襲。」劉俐說,每年在交大一附院救治出院的早產兒數量大約500人。

在西北地區,率先運用肺泡表面活性物救治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正是劉俐。自1997年起,劉俐不斷傳播推廣這一技術,這大大減少了早產兒因呼吸窘迫死亡的數量。她還率先開展早產兒視網膜病篩查、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MRI、MRS、DWI早期診斷、預後判斷和處理等研究,積極將國內外的先進技術在西北地區推廣。

科室里的年輕醫生感嘆,劉俐教授很「神」。由於新生兒出生後病情變化很大,有時候大家判斷病狀不重的患兒,劉老師看一眼便知這個嬰兒狀況不好。果然,病情很快急轉直下。劉俐笑言,是30餘年的臨床艱辛的磨礪攢出的經驗給了自己這樣「靈」的判斷力。

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血管細如髮絲、皮膚薄如蟬翼,能夠跨越呼吸、循環系統疾患等一道道難關,與像劉俐一樣的醫護人員深沉的愛和付出分不開。「這要求醫護人員具有足夠的耐心、細心和責任心,無時無刻地觀察孩子。」

劉俐將無私的愛給了數以萬計的新生兒,一年間幾乎沒什麼時間可以陪伴家人。「家人的支持鼓舞著我,我的父母都是忠誠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他們為事業奉獻了一生,這一品質也影響著我。」劉俐說。

雖然劉俐在臨床、教學和科研上作出了驕人成績,但她認為,更值得她驕傲的,是帶領更多西北地區新生兒工作者創立西安醫學會新生兒分會、西北地區新生兒協作組,將國際先進的理念、技術引入西北地區,將許多西北地區的新生兒科專家推向全國。

「人們普遍認為,西北地區的新生兒專業相對落後較多。但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西北地區的新生兒事業近年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甚至很多單位都超過了東部的水平。」劉俐說,今天,作為中國醫師協會新生兒科醫師分會的副會長,她不僅關注西北地區新生兒事業的發展,也在為中國新生兒事業的發展不懈努力著。? 記者 李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陝西傳媒網 的精彩文章:

TAG:陝西傳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