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AMD停止授權中國x86新技術,「晶元國產化」路子怎麼走?

AMD停止授權中國x86新技術,「晶元國產化」路子怎麼走?

再次為試圖通過授權實現「晶元國產化」的路子敲響了警鐘。

昨天下午消息,根據知名科技外媒 Tom"s Hardware 的報道,在 Computex 2019 上,AMD CEO Lisa Su(蘇姿豐) 向其證實,該公司不再向中國公司授權其新的 x86 IP 產品。

AMD 於 2016 年與中國天津海光先進技術投資有限公司 (THATIC) 簽訂技術許可協議,授權其 x86 和 SoC IP 用於晶元開發,AMD 獲得了價值 2.93 億美元的現金注入 (加上特許權使用費)。

AMD 首席執行官 Lisa Su 在 Computex 2019 向 Tom"s Hardware 證實,該公司並未向其中國的合資企業授權進一步的晶元設計。這意味著 AMD 在中國的晶元生產合資企業將僅限於在第一代 Ryzen 和 EPYC 的 Zen 架構,但不會推進基於 AMD 新推出的 Zen 2 微架構的設計。

眾所周知,在 PC/伺服器處理器市場,Intel 的 X86 架構憑藉出色的性能獨步天下,再加上曾與微軟Windows 的深度結盟,使得整個 PC 應用生態都是圍繞著 Intel 的 X86 架構而構建。對於國產處理器廠商來說,如果要進入 PC/伺服器市場,X86 架構無疑是首選。

但 X86 架構是 Intel 的知識產權,國產晶元廠商要做 X86 架構晶元,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 X86 技術授權的問題。對於一家獨大的 Intel 來說,顯然並不願意向中國大陸晶元廠商授權 X86 架構。

所幸的是除了 Intel 之外,AMD 和台灣威盛都有著 X86 技術。目前世界上擁有 X86 授權的企業也只有這三家,其中 Intel 和 AMD 擁有 X86 的永久授權。國產晶元廠商中,通過合資方式獲得 X86 授權的廠商主要有兩家,上海兆芯和天津海光。

2013 年 4 月,由上海市國資委下屬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和台灣威盛集團所屬公司合資成立了上海兆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中方國資佔據控股地位(持股約 80%)。上海兆芯因此也順利從威盛那裡獲得了 X86 架構的授權。

但是,二者的 X86 授權協議已於 2018 年 4 月到期,威盛無法再使用英特爾新的 X86 專利及相關軟體,這也意味著兆芯未來的 X86 產品升級遇阻,雖然其仍然可以使用舊的 X86 專利,但是前景黯淡。

另一家是天津海光。2016 年,AMD 與中國天津海光先進技術投資有限公司(THATIC)成立合資公司——中科海光,可以利用 AMD 的 X86 技術和 SoC IP 用於晶元開發。為此,AMD 獲得了價值 2.93 億美元的現金,包括特許權使用費。

合資公司成立之後,很快就推出了基於 AMD 第一代 Ryzen 和 EPYC 的 Zen 架構的產品,並成功應用到了曙光伺服器里。今年 5 月曝光的信息顯示,海光的 32 核、64 線程的 x86 架構伺服器 CPU 已經成功流片。

根據 AMD 蘇姿豐在此次台北電腦展上證實的消息,AMD 與天津海光的合作僅限於 AMD 的第一代 Ryzen 和 EPYC 的 Zen 架構,AMD 新推出的 Zen 2 微架構設計則無權使用。這也意味著海光後續將無法獲得新的 X86 專利授權以及 AMD 的 SoC IP 授權。

AMD 的急剎車無疑為國產 x86 晶元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甚至可以說是抹殺了國產 x86 的可能性。但同時再次為 企圖通過授權實現「晶元國產化」的路子敲響了警鐘。

國產是中國晶元的長遠目標,AMD 授權協議只是在短期內使得國產晶元在桌面端的一個小進步,但對於長遠來說,授權不是解決國產化的最終問題。無論 AMD 是否結束授權,擺脫對海外技術的依賴才是最終目標。

隨著 ARM 進入 PC 及伺服器市場,以及 RSIC 架構的晶元的興起,X86 一統 PC 及伺服器市場的局面正在被逐漸打破。但華為被列入美國商務部「實體名單」後,ARM 一紙令下便可以叫停與華為合作和授權,同時激發越來越多人憂患意識。

與此同時,RISC-V 這一開源指令集架構也開始獲得了更高的關注。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包雲崗在接受《科技日報》的採訪中談道,RISC-V 指令集有望像開源軟體生態中的 Linux 那樣,成為計算機晶元與系統創新的基石。

不同於要收取高額授權費的 ARM 架構,RISC-V 並不掌握在任何一家公司手裡。

RISC-V 是一種免費開源指令集架構 (ISA)。由加州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團隊開發與公布,於 2011 年 5 月正式發布第一版。該指令集設計非常簡單,採用了基礎指令集與擴展指令集的方式,基礎指令集只包含了不到 50 條指令。

歷經八年時間發展,一度不被業界看好的 RISC-V 指令集,逐漸獲得大量企業支持。2015 年非盈利組織 RISC-V 基金會成立,旨在凝聚全世界力量構建開放社區,推廣 RISC-V 架構。

迄今已有 100 多個機構加入,包括谷歌、華為、IBM、阿里巴巴、英偉達、高通、三星等企業,以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學院以及中科院計算所等學術機構。

2018 年 11 月,由中科院計算所發起的中國開放指令生態(RISC-V)聯盟宣布成立。聯盟制定了一個「三步走」計劃,希望用 10 年左右的時間,到 2030 年逐步完成開源晶元生態的建立。

相對於 ARM 和 x86,RISC-V 強調開源和成本優勢,並以簡單可擴展的指令集提供更高效的硬體。

不過,RISC-V 想要全方位進軍晶元市場,與 ARM 以及 x86 分庭抗禮,其背後的生態建設尤為關鍵,這也是當前 RISC-V 中國化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

目前,一些中國廠商正積極投入 RISC-V 生態發展中。

小米生態鏈中專註於穿戴式裝備的華米科技,在去年九月推出了第一款以 RISC-V 架構開發的處理器晶元,號稱具備人工智慧功能。去年九月,中天微推出了基於 RISC-V 架構的處理器 CK902,隨後中天微被阿里巴巴收購,與阿里內部的晶元團隊達摩院整合成立平頭哥半導體公司,推動 RISC-V 商業化。

據 RISC-V 基金會透露,目前其在中國擁有 25 家會員,未來計劃發展到 300 家以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器之心 的精彩文章:

如何引誘分類器犯錯?南大周志華等提出用自編碼器生成惡意訓練數據
面對危機再次出手!華為耗資5千萬美金買下俄羅斯人臉識別公司

TAG:機器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