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雙面台積電:為中國芯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也曾打壓過中國芯

雙面台積電:為中國芯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也曾打壓過中國芯

最近,台積電受到了大家空前的關注,尤其台積電錶示不管是華為以前的老訂單,還是新訂單都將大力支持時,網友們更是紛紛點贊。

畢竟華為的晶元「備胎」計劃中,台積電不可或缺的,一旦台積電大力支持華為,我們甚至可以說華為這次的「備胎」計劃已經沒有後顧之憂了。

當然,回首台積電和中國芯這20年來的關係,我們發現,台積電為中國芯發展確實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也曾打壓過中國芯,甚至讓中國晶元製造水平至少停滯了一個技術迭代,甚至有人說,因此中國晶元迷失了10年。

先說說台積電對於中國芯的貢獻,大家知道台積電開創了晶元設計、生產分開的模式,在台積電之前,所有的晶元廠商是IDM廠商,即設計、生產一條龍,這樣對晶元企業的要求非常高,技術、資金、人才都需要。

但台積電成立之後,設計和生產分開了,中國才有機會一頭進入設計之中來,像華為海思只管設計,不管生產,要是大陸的企業全部要設計還要生產,估計設計水平就和現在的生產水平差不多,落後國際兩三代了。

可以說,從這一方面來講,台積電為中國芯的崛起是產生了巨大的貢獻的,甚至台積電還給大陸提供了一些晶元人才。

再說說台積電打壓中國芯的故事。2000年中芯國際成立,那是中國第一家現代化的晶元製造公司。由張汝京創立,但2003年時,台積電起訴中芯國際,說張汝京挖走了台積電的人,拿走了台積電的技術。

這官司一打就是6年,到2009年時結束,中芯國際兩次敗訴,累計賠償台積電3.75億美元,以及10%的股份,同時張汝京離職,近日台積電拋售的中芯國際的股份就是那時候獲得的。

對中芯國際的打擊不僅是賠償和股份,這對於整個大陸的晶元行業都打擊非常大,許多晶元人才都離開了晶元行業,甚至出國,加入外企等。

在這場官方之前,中芯國際落後台積電的技術大約在一代左右,但如今,台積電明年將生產5nm的晶元,而中芯國際今年才能量產14nm晶元,落後了3代左右了。

當然,現在回首起來,這些都已經過去了,中國芯現在的崛起,誰也無法阻擋了,你覺得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亂侃秀 的精彩文章:

劇情大反轉?眾多組織恢復和華為的合作,這是承受不住後果了?
被低估的國產操作系統:能夠滿足半數人的需求,但大家基本不用

TAG:互聯網亂侃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