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普通跑者的「戰靴」該如何選擇?獨門秘籍送給大家

普通跑者的「戰靴」該如何選擇?獨門秘籍送給大家

每當在網路上尋求選鞋建議時,最先映入眼帘的無疑是「最好、最佳、最受歡迎、最牛逼」這幾個字眼,卻少有人提及非常重要的一點——最適合。

除此之外,不少的選鞋指南首先就是叫你根據足形選鞋,可是,一個普通的跑步愛好者,想搞清自己的足形卻不容易。

所以,普通跑步者選鞋時第一要考慮的是合適,即穿上之後很舒服。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跑步的速度比走路快,所以跑步對於鞋子的性能要求也更高。有的鞋子用來壓馬路沒什麼問題,如果用來跑步也許就不適合了。

因此,在試穿時就需要一些適用於跑步的方法,幫助我們判斷這雙鞋能否用來跑步。

鑒於網路購物的便捷性,小編要提醒一下,喜歡在網路購物的跑友,應在實體店裡試好了之後,再上網夠買。

因為,每個人的足形、鞋子的運用場景不同等,即使是大多數人推薦的好鞋,也一定要試穿、試跑,以此來鑒別鞋子是否合腳。

另外,鞋子不合適還會影響你的運動體驗、表現,久而久之,甚至會導致嚴重的傷病。

下面,小編就手把手告訴你,只需簡單幾步,就可找到適合自己的跑鞋。分為上腳前、上腳時、上腳後3個部分,共計7個技巧來說明。

上腳前

技巧一:看跟趾落差

腳趾與腳後跟的高度差,即為「跟趾落差」。跟趾落差為6 mm最佳,通常鞋墊上會標出跟趾落差值。

技巧二:鞋子配備的科技理念不宜過多

強化緩衝或者動作控制的設計不宜過多,因為這反而會額外干擾腳的正常運動。矛盾的普遍性告訴我們,跑鞋廠商在試圖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往往會出現一個新的問題。

技巧三:質量輕

一雙優質的跑鞋應該比較輕盈,重量一般在230克到290克之間,平放在手掌上沒有明顯的壓手感。太重的跑鞋會給身體帶來額外負擔。

上腳時

技巧四:不要把鞋帶孔穿完

將鞋帶系至從上往下數的第4個鞋帶孔,如果腳可以伸進鞋去,即可選擇這種尺寸。因為這雙鞋可以容下我們腳掌最寬的部分。另外,若將鞋帶系至從上往下數的第3個鞋帶孔,就可穿進去,那麼跑鞋的尺寸就偏大了。

另外,也可取出鞋墊,放在地上,然後腳掌放在上面,若腳掌邊緣超出了鞋墊的邊緣,那麼這雙鞋子偏窄。

上腳後

技巧五:腳趾一般應與鞋子最前端約有一個大拇指厚的距離,腳趾頭能自如扭動。

技巧六:繫緊鞋帶,做出用腳尖踩滅煙頭的動作,檢驗鞋子是否晃動。還可檢驗腳跟和鞋墊的貼合度,若腳跟不能踩到鞋墊上,說明鞋尺寸偏大。

技巧七:穿好之後,便可跑一跑,看看腳跟與鞋跟之間有沒有滑動摩擦感,如果有,則鞋不合腳。

結語:合適的跑鞋對於跑者的運動表現不一定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不合適的跑鞋對於跑者的傷害卻是日積月累。如果使用現有的跑鞋運動有些不適。不妨試試以上的技巧,挑選一雙助你馳騁的「戰靴」吧。

- END -

以上部分內容來自

《無傷跑法》、《重塑跑步姿勢找到你的理想跑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跑不羈 的精彩文章:

跑步帶來的不止好身材,還有這些!

TAG:跑不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