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沈從文:一生從文,一世淡泊

沈從文:一生從文,一世淡泊

「他有一種荒山的飛鳥與孤島野獸的寂寞,心上發冷,然而並不想離開此地。」

——沈從文

01 棄戎執筆 信仰救國

1922年,二十歲的沈從文脫下一身戎裝,來到北京,成了一名「北漂」。

到了北京之後,沈從文直奔他姐姐家。姐夫看到這個一腔熱血的愣頭青,想起了從前的自己,漫不經心地說:「你來北京,做什麼?」

沈從文瞪著大眼睛,眼裡閃著光,滿懷希望地說:「我來找理想,讀點書。」姐夫蹦出一聲苦笑,說:「你來讀書?讀書有什麼用?我在這裡讀了整整十年書,從第一等中學讀到第一流大學,現在畢業了,還不知道從哪裡去找個小差事做。」

冷靜了一下之後,姐夫又一副悲天憫人的樣子勸說道:「北京城現在就有一萬大學生畢業後無事可做。即使讓你做個大學教授,又能怎樣?薪水一樣很低。還沒有你在鄉下有出息呢!」

沈從文一聽,血性瞬間被點燃,慷慨激昂地說:「我待在鄉下,那不是看著他們今天殺人,明天又被人殺,有什麼意思,還什麼都學不到!我實在待不下去了,才跑出來的!我想來讀書,半工半讀也好,讀好書救救國家。這個國家這麼下去肯定不行的!」

說了半天,姐夫都沒說得動他回去,但還是很佩服他的膽魄。最後,他送給沈從文一句話:「你既為信仰而來,千萬不要把信仰失去。因為除了它,你什麼也沒有!」

02 越挫越勇 初遇伯樂

初到北京的沈從文,連當時的新式標點符號都不會用。他參加了一輪北京高校的入學考試,通通不過。北大的招生老師看他這副寒酸的樣子,好心地把報名的兩塊錢退還給他。但他身上,也總共只剩下七塊六毛錢。拿著手上僅有的幾塊錢,沈從文欲哭無淚。

他非常執著地練習寫文章,非常執著地向報社投稿,但命運卻一次次拒絕他:除了偶爾發表的小豆腐塊,他的文章大多石沉大海。

不斷的挫敗也讓他考慮過轉行。幸好,沈從文最終還是記起了當初姐夫送給他的一句話:你既為信仰而來,千萬不要把信仰失去。

悲痛就悲痛吧,落淚就落淚吧。等眼淚流幹了,還是要繼續寫。除了不斷投稿,沈從文還寫信給當時的文壇大佬們,希望得到賞識。其中一封信,寄給了郁達夫。

郁達夫本來正處於人生低潮期,他覺得自己已經夠慘的了,沒想到這北京居然還有人比他更慘,他決定去看看這個年輕人。

推開沈從文那間又霉又小的破房門時,郁達夫震驚:天寒地凍,屋裡居然沒有火爐取暖;一個面無血色的年輕人縮在一角,只穿了兩件夾衣,流著兩行鼻涕,用破舊的被子裹著兩條腿,在桌子旁邊邊抖邊寫。

沈從文看見了幾乎是破門而入的郁達夫,就像溺水的人終於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他趕緊向郁達夫滔滔不絕講起了自己的抱負、自己在北京的境況……就好像要把在北京四五年間沒機會講的話一次講個夠似的。

郁達夫中午請他去吃飯,吃完飯郁達夫將剩餘的零錢全部給了沈從文,末了還說了一句:「我看過你的文章,你要好好寫下去。」回到住處的沈從文,哇的一聲撲倒在桌子上,嚎啕大哭起來。

後來郁達夫將沈從文介紹給了徐志摩。

徐志摩剛從國外回來,接手了一個文學雜誌,需要大量稿件。可是一般人寫的他看不上,只能自己累死累活地寫。而沈從文沒有國外留學經驗,見識不多,這是他的弱勢,也是他的強勢。

他的文字,沒有翻譯腔,就像湘西的山水和人情,自然淳樸,即使僅僅白描一番,也有讓人驚艷的野趣。早年的行伍生涯,讓沈從文積累了大量材料,加上他天生的想像力,很快就創出了自己的風格,闖出了自己的天地。

現在看來,沈從文闖北京,不僅要歸功於勇氣,還要歸功於他對自己的準確判斷:他能寫出迥異於別人的文字,能帶給讀者新鮮的享受。

這就註定他一定能在群星璀璨的民國留下印跡。

03 才華橫溢 終得女神青睞

沈從文名聲越來越響的時候,被不拘一格的胡適請到中國公學去講課。第一次上課那天,他原本準備得好好的,結果一進教室,頓時腿軟:底下黑壓壓坐著數不清的人,大家都是來一睹這個新銳作家風采的。

沈從文感到後背發涼,本來想好的話都不翼而飛了。他和台下的學生,你眼望我眼,獃獃地對望。一分鐘過去了,他說不出話;五分鐘過去了,他還是說不出話。

結果十幾分鐘過去了,他才開始說話,連珠炮般一下子講了很多,邊說邊在黑板上抄提綱,十幾分鐘就匆匆把一個小時的內容說完了。他又轉過身來,和台下的學生獃獃地對望。氣氛更尷尬了。

於是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這樣一行字:「我第一次上課,見你們人多,怕了。」聽課的學生哄堂大笑:這個才華橫溢的作家還會害羞,真是可愛。

學校裡面原本妒忌沈從文名聲的人,這下找到茬了:「這樣的人也配做先生,居然十幾分鐘講不出一句話來!」有人向胡適告狀,寬宏大量的胡適一笑了之:「上課講不出話來,學生不轟他,這就是成功。」

只要不用說話,沈從文總是信心百倍,氣貫長虹。有一次他經過操場,看到一個女學生,皮膚黑黑,身材壯實,在跑道上邊走邊吹口琴,走到盡頭將頭髮一甩,轉身就往回走,仍然是吹口琴。

他後來才知道,這個女生叫張兆和,是蘇州名門張家的千金。

沈從文曾經自慚形穢,但並沒有壓抑住他內心的悸動。第一次寫信,他就直白地說:「不知道為什麼,我忽然愛上了你。」如此大膽的語句,倒沒有把張兆和嚇到,因為追她的人實在太多,沈從文條件算是最差的。她喜歡給追求者編號,於是給沈從文編了個號叫「青蛙十三號」。雖然沒有收到回信,但是沈從文並沒有放棄,一封接一封地給對方寫信。

最瘋狂的時候,沈從文甚至說如果她不跟他在一起,他寧願去死。

張兆和真心煩了,跑去找校長鬍適讓他消停消停。胡適也勸了,沈從文還是不消停,那勁頭,就像當年在北京一定要混出名堂來一樣。

張兆和雖然受不了他的煩,但翻出他寫的情書,不得不說,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如果我愛你是你的不幸,你這不幸是同我的生命一樣長久的。"

滔滔激情,任誰讀來,都抵擋不住。放暑假的時候,沈從文甚至直接去了蘇州看她,成功討得張家一家大小的歡心,最終讓張兆和心動愛上了他。

沈從文寫了四年情書,終於得到了女神的青睞,喝上了婚姻的喜酒,也終於過上了自己大膽幻想過的幸福生活。

婚後不久,沈從文寫出了畢生最偉大的作品——《邊城》,裡面除了繼續描寫獨一無二的湘西風景,還出現了一個純真可愛的女主角——翠翠。

這個皮膚黝黑、健康天真的少女,原型就是張兆和。

04 興趣使然 研究器物文化

晚年間,沈從文在研究文物中找到了樂趣。早在陳渠珍那裡時,他就已經從一件件古董當中,發現了這個民族靜水流深的生命力——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就凝聚在器物之中,這個民族有多博大,它的器物文化就有多博大。

於是,他的工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歷史博物館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

「天不亮即出門,在北新橋買個烤白薯暖手,坐電車到天安門時,門還不開,即坐下來看天空星月,開了門再進去。晚上回家,有時大雨,即披個破麻袋。」

沒人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不寫文章的沈從文,看來是徹底落伍了、過時了。而他自己卻說:「我似乎第一次新發現了自己。」因此,可以想像他報告自己轉行所取得的成就時,語氣多麼自豪:

「我應向你認真彙報一下,現在作估計,除服裝外,綢緞史是拿下來了,我過手十多萬綢緞;傢具發展史拿下來了;漆工藝發展史拿下來了;前期山水畫史拿下來了;陶瓷加工工藝史拿下來了;扇子和燈的應用史拿下來了;金石加工工藝史拿下來了;三千年來馬的應用和裝備發展史拿下來了;樂舞雜伎演出的發展資料拿下來了……」

這些成就,都是他憑著一個人的眼力和心力,在一間十平方米的小房間里完成的。

這一次轉變,比他之前寫小說的生命更強大:文字是以他的精神生活為養料的,一旦精神世界出現了鬱結,文字的成色就會大打折扣;文物卻是滋養他的精神生活的。在一次次對精品文物的讚歎、感悟之中,他的精神世界得到極大擴充,長養了他自身的生命力。

古人所謂的「安身立命」,大概就是此時的沈從文了。

沈從文曾經跟學生說過:「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樓傑閣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選小地做基礎,用堅硬石頭堆砌它。精緻,結實,對稱,形體雖小,是我理想的建築。這廟供奉的是『人性』。」

轉自:iMorning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坑文化藝術 的精彩文章:

拱橋:風動時留韻,水靜時成圓
淺夏時光,綠意染心

TAG:老坑文化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