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5G商用牌照將於今日發放;華為聯手蘇寧做電視;微軟甲骨文整合雲計算

5G商用牌照將於今日發放;華為聯手蘇寧做電視;微軟甲骨文整合雲計算

5G商用牌照將於今日發放

6月6日消息,人民日報官方推特賬號、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工信部將於今日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此前,多位接近運營商內部人士也曾稱,5G牌照將於今日發放。6月3日,工信部宣布將於近期發放5G商用牌照。工信部方面公開表示,我國5G已經具備商用基礎。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發放5G商用牌照,我國將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

早前曾有業內人士表示,5G商用牌照最快將於本周內發放,兩個月後將出台5G資費套餐,價格不高於4G套餐,但5G用戶數量的爆發則要等到明年。

去年12月,工信部就向三大運營商發放了5G網路試驗牌照,目前,三大運營商已在各大城市建設5G基站,開展5G外場測試。(來源:新浪科技)

國內新聞

聯手蘇寧試水618,華為入局電視市場

6月5日,在618大戰如火如荼之際,華為大中華區融合電商部部長陸生虎及智慧大屏產品一行團隊現身南京蘇寧總部。據悉,此前華為已與TCL集團旗下華星光電就65寸電視面板供應達成合作,兩款華為液晶電視於5月29日已經通過3C認證。蘇寧方面透露,此次華為團隊現身蘇寧總部,意味著坊間流傳已久的華為電視終成現實,同時蘇寧將成為華為電視首銷的重要渠道。(來源:北京商報)

科大訊飛計劃成立3.5億美元基金,專門投資人工智慧

據外媒報道,人工智慧公司科大訊飛正尋求成立一隻3億至3.5億美元的基金,專門投資人工智慧初創企業,以加強其國內的生態系統建設。

代表科大訊飛管理這隻新基金的嘉信資本的創始合伙人羅毅(Luo Yi)表示,該公司計劃在全球籌集資金,我們希望在應用程序和硬體方面都進行投資。

在深圳上市的科大訊飛上的市值為620億元人民幣(合90億美元),去年用於研發的資金為2.51億元人民幣,是其1.25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的兩倍多。

該公司正在建立一個生態系統,其中包括與機器人製造商和汽車公司合作,例如生產人形機器人的中國公司優必選、德國工程公司博世(Bosch)、汽車製造商大眾(VW)和美國汽車零部件公司大陸(Continental)。它還在開發教育人工智慧。(來源:騰訊科技)

創新工場完成25億募資並啟用大灣區總部

6月5日,創新工場總裁陶寧在廣州宣布,「三位一體」的創新工場大灣區總部今天正式開業運營。

所謂三位一體,是集「產業投資 AI 研究院 商業賦能落地」三個功能為一體。當天創新工場還首次分享人工智慧工程院成立兩年來的成績單,創新奇智的大灣區布局,並發布大灣區人才戰略。創新工場也正式宣布第三期25億人民幣基金募集完成。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將出現一大批創業機會。」陶寧稱,創新工場第三期人民幣基金已經募集完成,基金規模25億,落戶在廣州,主要投資方向是人工智慧、大數據、教育、消費升級、B2B 企業服務等。截至目前,創新工場管理的雙幣基金規模約150億元人民幣。(來源:騰訊新聞)

蜂鳥品牌獨立,蜂鳥配送升級為蜂鳥即配

6月5日下午,蜂鳥即配智慧配送行業戰略峰會今日舉辦,餓了么宣布旗下即時物流平台蜂鳥品牌獨立,品牌名升級為「蜂鳥即配」。未來3年,蜂鳥將建設2萬個全數字化即配站,建立數智化的開放即配生態,將服務拓展到更多行業和區域。

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表示,蜂鳥的全面升級,不僅意味著它作為阿里本地生活的核心競爭力的升級,更標誌著本地即時配送行業的新一輪變革已經開始。(來源:新浪科技)

中國郵政與華為結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在金融業務等方面深入合作

6月5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與華為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在金融業務、科技創新、寄遞物流、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在分散式架構、諮詢規劃、智慧物流、智慧園區、雲計算、大數據、SDN敏捷網路、智慧網點轉型、綠色節能數據中心和敏捷分支等領域加強合作,開展新技術前瞻性課題研究,共同探索ICT新技術在中國郵政金融、寄遞、郵務三大業務板塊的應用, 共同促進中國郵政ICT數字化轉型。

中國郵政與華為還將聯合成立「中國郵政·華為新技術應用實驗室」,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與華為將聯合成立「郵政儲蓄銀行·華為聯合創新中心」。(來源:央視新聞)

騰訊成立CSIG營銷管理委員會

6月4日,騰訊通過內部郵件宣布將聯動集團市場公關團隊、CSIG(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市場公關團隊,正式成立CSIG營銷管理委員會。騰訊總裁劉熾平與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劉勝義為委員會發起者。

CSIG營銷管理委員會成立的關鍵目標是探索有騰訊特點的產業互聯網營銷模式。有騰訊內部人士稱,此舉意味著騰訊to B品牌地位由「業務品牌」上升為「集團品牌」的一部分。作為C端流量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騰訊熟稔to C類產品廣告、營銷打法,但到了產業互聯網時代,制定to B業務的營銷計劃將是CSIG營銷管理委員會的工作重點。(來源:36氪)

京東物流23座「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倉群投入運營

6月5日消息,618全球年中購物節期間,京東物流啟用亞洲電商物流領域規模最大的智能物流倉群,全國23座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投入運營。至此,京東物流智能物流園區建設已經形成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瀋陽、西安和杭州為中心的八大物流樞紐。

未來五年,京東物流還將在全國30多個核心城市陸續建造亞洲一號,實現對全國各大省、市、區、縣的全面輻射。

據介紹,目前,所有亞洲一號單體倉庫的訂單日均處理能力在10萬以上,廣州、武漢、崑山等智能倉庫的日處理能力在百萬量級。京東方面稱,無論是自動化立體倉庫、地狼倉、天狼倉、智能分揀機,其運營效率均是傳統倉庫的至少3倍以上,一些應用成熟的機器人,自動打包機的訂單處理速度更是傳統倉庫的5倍以上。(來源:騰訊新聞)

台積電:目前仍會持續對華為出貨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5日在股東常會後與媒體見面時強調,美國政府發布針對華為的禁令,對全球半導體產業不是正面的,台積電目前仍會持續為華為出貨。

他說,台積電為華為出貨今年下半年將好於去年下半年,這主要還是因為全世界最先進新產品都需要7納米製程晶元。(來源:新華社)

國際新聞

微軟甲骨文整合雲計算,共同對抗行業老大亞馬遜

據外媒最新消息,6月5日,美國微軟公司和甲骨文公司宣布,他們達成了一項協議,將兩家公司的雲計算服務進行整合,雙方的服務將通過數據中心之間的高速鏈路結合在一起,目標是共同爭奪雲計算市場的大企業用戶,聯合起來對抗雲計算領軍企業亞馬遜旗下的雲計算業務。

這兩家公司表示,他們的雲計算業務數據中心之間的高速連接將首先從美國東部的設施開始,下一步擴展到其他地區。他們還將共同努力,讓雙方共同的企業客戶以單一用戶名登錄到任何一家公司的服務,並從兩家公司中的任何一家獲得技術支持。(來源:騰訊科技)

蘋果葛越:在中國成立首個App設計開發加速器

6月6日消息,蘋果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正式宣布,在中國上海成立首個App設計開發加速器。

據悉,此次蘋果設立的首個設計開發加速器,是專門為iOS、iPadOS、watchOS、macOS 和tvOS app等開發者提供支持的,並將於今年夏天於上海開放,這也為大中華區的眾多開發者提供了專業的培訓和資源保障。(來源:IT之家)

亞馬遜kindle侵權行為嚴重被約談

對此,亞馬遜方面回應:「我們關注到了江蘇省消保委發布的信息,將與其緊密溝通以更好地服務中國客戶。」

此外,亞馬遜還表示,「我們在中國嚴格依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為客戶提供售後服務,並在此基礎上致力於為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我們將不斷聆聽客戶和相關方的反饋更新解決方案,優化並改善Kindle的售後服務。」(來源:IT之家)

亞馬遜推出新款配送無人機

在周三舉行的拉斯維加斯re:MARS大會上,亞馬遜宣布推出最新的配送無人機。

亞馬遜內部正在致力於為Prime會員加快送貨速度,這款配送無人機也是出於這一目的而推出的。此前,亞馬遜開始向北美Prime會員提供當日免費送貨服務。亞馬遜在一篇博文中表示,該公司相信無人機有助於縮短送貨時間。

在此次大會上,亞馬遜全球消費者部門CEO傑夫·威爾克(Jeff Wilke)表示,該公司已經開發了一種新型配送無人機,應該可在「幾個月內」開始為用戶配送包裹。威爾克稱,這款無人機可以攜帶5磅(約合2.3千克)以下的包裹,為半小時路程內的客戶提供送貨服務,續航里程最多可達15英里(約合24千米)。

他還解釋稱,亞馬遜在人工智慧(AI)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目的是幫助無人機安全導航到目的地並投下包裹。而無論是探測電話線、人員、房屋甚至是地面上的小動物,都需要優異的感應和防撞系統才能做到。(來源:新浪科技)

Bird推出新型共享電動單車Cruiser,計劃今夏入市

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聖莫尼卡的電動車創業公司Bird近日推出一款新型電動車Bird Cruiser,外觀類似電動摩托車,有兩個座位,配備輔助踏板輔。該電動車預計將於今夏入市,可能通過Bird自家平台推出,也可能與其他平台合作推出。據Bird官方表示,該電動車配備液壓剎車盤和52伏的電池,能快速安全停車,內置液晶顯示屏,能顯示路線進度和其他關鍵的行程細節。

Bird於今年5月推出了一款售價1299美元的電動滑板車Bird One,數月前還推出了25美元的月租計劃。(來源:VentureBeat)

寶馬捷豹路虎宣布聯合開發電動車零部件

6月5日,德國寶馬公司和捷豹路虎公司表示,它們將聯合開發電動汽車的零部件,比如電機、傳動系統和電池電子產品,這也成為另一個旨在降低電動汽車開發成本的行業聯盟。

據國外媒體報道,寶馬和捷豹路虎公司這兩家汽車製造商都面臨推出零排放汽車的壓力,以滿足嚴格的反污染法規,但在電動汽車、聯網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製造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兩家汽車製造商都難以維持利潤率。

寶馬董事會成員Klaus Froehlich表示:「通過縮短研發時間,並將車輛和最新技術更快地推向市場,我們有機會更有效地滿足客戶需求。」

寶馬和捷豹路虎表示,他們將通過共享開發、生產計劃和電動汽車零部件的聯合採購來節省成本。寶馬說,這兩家公司都將在自己的製造工廠生產電動傳動系統。(來源:騰訊新聞)雷鋒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蘋果將如何支撐旗下 5 大 OS 的未來?
5000 萬美元,華為收購俄羅斯老牌 AI 安防廠商 Vokord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