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端午節,粽子香,然而你知道端午節由來嗎?端午節紀念又是誰?

端午節,粽子香,然而你知道端午節由來嗎?端午節紀念又是誰?

端午節是我國的重要節日,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展開各種慶祝活動,以慶祝這個節日。不過這個節日還有另外一個意義,那就是紀念詩人屈原。然而不同的地方,對於端午節紀念的對象也有所不同,有的地方認為是紀念伍子胥,也有的地方表示是紀念孝女曹娥,那麼到底是紀念誰呢?

一.端午節的由來

一提到端午節,人們大多想到的是屈原,都說是為了紀念屈原才有的?然而事實上,端午節是上古時代江浙地區的吳越部族,舉行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古代的吳越地區部落的原始信仰就是龍,源自對天象的崇拜。

當時的信仰是天象信仰和祖先信仰,古老的節日傳統多數是因為古人選擇吉日祭祀,謝天地神靈和祖先恩德的活動而來。古代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正是古人對自然的崇拜,固本思源等人文精神而形成的一系列祭祀活動。而端午節,也正是如此。

端午這個詞第一次出現,是在西晉時期周處的《風土記》出現,該書記述了當時的地方風俗,是中國較早記述地方習俗和風土民情的著作,在書中是這樣記述端午的: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端這個字在古代的漢語,有初始的意思,所以端五,也就是初五的意思。在東漢時期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一書中曾經提:「端,物初生之題也所以說這個端午節,也叫做端五節。因為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就有了這個說法。

但也有一些其他的說法,比如說端午節的另一個說法叫做天中節,在西湖遊覽志余·卷二十·熙朝樂事》記載到:「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翻譯過來就是,因為端午節在夏至前後,太陽的直射點是在北回歸線,天空中的太陽在最中間的位置,所以這一天正好就是天中節,不信的話你可以出門去看看,保證在天空的最中間。

重午節也是端午節的一個稱呼,按照干支紀元法,以天干地支作為載體,紀元通用天干地支,這個老一輩的人會很熟悉,當然我們已經不是很懂了。最初的時候,據說端午節作為干支歷的午月午日,謂之重午。重午節的說法由此而來。

龍舟節則是從古代吳越地區的人民祭祀龍祖的祭祀活動演變而來。當年南方的人民啊,往往會在船的首尾課上龍的圖騰以為祈福之用。而到了祭祀的時候,他們會把獨木舟刻成龍的形狀,進行划船競速,謂之龍舟競渡。這個傳統慢慢的就演變成了龍舟節,現在端午節的龍舟比賽就是這麼來的。

而與之相對應的龍日節,也是吳越地區的人民原始信仰轉變而來,是天象崇拜。在《易·乾》爻辭中所說的龍,其實就是蒼龍七宿的描述,仲夏端午,是龍飛天的節日。端午時蒼龍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懸正南中天,龍氣(陽氣)旺盛。因此古代的吳越人民就把這一天,作為祭祀節日,所以端午節,也被稱作龍日節。

其它諸如浴蘭節,菖蒲節,躲午節,地蠟節等稱呼,都是因為各地民俗不同,或是宗教信仰而出現的,這就是端午節的起源。然而,端午節的另外一個意義是紀念歷史人物,當然紀念的人不一樣,這個說法又是怎麼來的呢?

二.端午節紀念的歷史人物

端午節紀念的歷史人物,首先人們想到的就是屈原根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人,他不姓屈,實際姓氏是羋,名平,字原。至於為什麼把他叫做屈原,是因為他先祖的封地在叫做「屈」的地方,所以人們就叫他屈原。

屈原的家族和楚王是一家,當時呢叫做公族或是公室,是楚國的大貴族。屈原本人也擔任過三閭大夫,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務。屈原這個人呢,比較有才華,倡導舉賢任能,富國強兵,力主聯合齊國對抗秦國。咱知道歷史上,在一個國家的末代,這種人要受到奸臣的打壓,屈原也不例外,他就被一群貴族打壓了,結果他就被流放到沅湘流域去了。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了楚國的首都,屈原看著祖國被侵略,內心悲痛欲絕,在端午節這一天,寫了絕筆《懷沙》後,抱著石頭投汨羅江自盡。老百姓們聞訊而來打算打撈他的遺體,結果沒找到,所以說就到家裡拿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這兩者就形成了後來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的習俗,端午節紀念屈原的說法由此而來。

第二個傳說呢,是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伍子胥是春秋時期有名的軍事家、謀略家。他的父兄都被楚王所殺,作為楚國人的伍子胥不堪其辱,先投宋國,再去鄭國,最後逃亡了吳國,幫助了吳王壯大了吳國,然後打敗了楚國,挖了楚王的屍體鞭屍泄憤。

後來的伍子胥也幫助新吳王夫差成就了霸業,不過很可惜,夫差成了霸主之後就膨脹了,沒有徹底消滅越國,留下了禍根。後來又聽信讒言,要伍子胥自殺。伍子胥視死如歸,也看到了吳國的未來,告訴左右,他死後,把他的眼睛挖出來懸掛在首都的東門上,我要看著越國擊敗吳國。說完之後,伍子胥慷慨自殺。夫差聽了很生氣,就把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中,丟進大江。

當然了,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勵精圖治,最終消滅了吳國。伍子胥一語中的,也不知道夫差心裡是不是特別後悔。不過老百姓都很同情伍子胥,就把端午節作為紀念伍子胥的日子,那粽子也是老百姓為了不讓魚蝦吃他,而做好了扔進江里的。

另外兩個被紀念的人呢,是東漢孝女曹娥和春秋先賢介子推。先說孝女曹娥,她的故事比較簡單,她的父親在迎伍君的時候落入水中,數日不見屍體。他的女兒曹娥是個孝女,晝夜沿著江邊,邊哭邊找。過了十幾天都沒找到,所以她投江自盡。五天後,她抱著父親的屍體浮出水面。這件事就傳為了神話,所以說東漢開始修曹娥廟紀念她,現在還有曹娥江和曹娥苗存在。因為她是五月初五投江自盡,所以這一天是紀念她的。

至於介子推,這個就比較牽強附會。他在春秋時期,幫助重耳逃生,重耳當了晉文公之後,大肆封賞卻忘了介子推。被人寫詩嘲諷後,重耳才想起了介子推,趕緊派人去找,卻發現介子推藏在了山裡。重耳為了逼介子推出來,只能放火燒山,然而介子推到底是不出來,活活被燒死了。不過介子推已經佔了一個清明,這個說法,實在是立不住。

那麼到底,這一天紀念的是誰呢?

三.端午節到底在紀念誰?

端午節到底是紀念誰,首先我們先確認,這些人,和這端午節一點直接關係都沒有,基本上都是古代文人牽強附會。不過雖然是牽強附會,但是總得有個說法不是?存在即合理,肯定是有紀念的,那到底誰才是真正被紀念的呢?

先說介子推,縱觀歷史,基本公認清明節和他有關,端午沒關係。那為啥有端午節紀念介子推呢?這問題得去問才女蔡文姬的老爸蔡邕這老爺子有一日腦洞大開,認為介子推死於五月初五,然後寫了一篇《琴操》。

不過這篇文章,明顯論據不足,屬於老爺子腦洞大開之後胡編亂造的。就算是蔡邕老爺子名氣大,也實在難以服眾。何況介子推自己都佔了一個清明節了,所以說介子推先被PASS掉了。

然後我們再說說曹娥,她佔了一個孝字,在古代忠孝是考量一個人品德的重要衡量標準。古代的統治者們維護自身權利合法性的手段之一,就是忠孝。所以說端午節紀念曹娥的說法,流傳的比較廣。

但是她的父親是在迎伍君的路上掉近江里的,也就是說是祭祀伍子胥的時候似的。那等於說,在漢代,都是紀念伍子胥的。端午節在很早之前就存在了,雖然可能還不叫端午,但是這個節日已然存在,再說曹娥死的那天不是五月初五,對不上日子。那麼東漢時期的曹娥,顯然不可能是被紀念的那個。

接下來是伍子胥,伍子胥的時間很早,生活在春秋時期,而且他做了兩件大事。首先來說,鞭屍泄憤,因為楚王殺了他爹,他要為父報仇。可是他報仇的時候,楚王都去世了。那伍子胥也得把他挖出來一頓鞭打,他這樣做是為了給父親報仇,佔了一個孝字。然後是輔佐吳國,伍子胥可謂忠心耿耿,即便是最後要被夫差賜死,伍子胥也是慷慨赴死。死後被夫差用皮革裹的和粽子差不多,然後給扔到江裡頭了。

你要是這麼看伍子胥是端午節的首選紀念人物,忠孝都有了,而且時間也更早,比屈原還早兩百年呢,時間上有優勢。但是,如果你按照古人觀念,伍子胥的忠孝有水分。首先來說你是楚國人,不管是不是殺了你全家,你都是楚國人。叛逃吳國就夠一說了,如今帶人殺回來,還掘開先王陵墓,你還要鞭屍泄憤,這行為在當時可不怎麼樣。另外一點,他最後說的那個話,要看著吳國滅亡,這話太惡毒了,有點詛咒的意思。後世的君主們,看了這個,內心多少都不舒服。

屈原就不一樣了,屈原雖然被奸臣陷害,遭到了流放,但是人家態度不一樣啊。他的詩詞里滿是憂愁,但沒有一點怨恨,話里話外都是憂愁和哀思。而且一直都在試圖糾正君王的錯誤,哪怕已經被貶了,他也是憂國憂民,更憂君王

當然我們拋開這一點的話,屈原在文學上成就,是無可比擬的。屈原首開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先河,成為了楚辭的創立者。後世多少個文豪詩人都是他的崇拜者,李白就是典型,詩詞里二十多次提到屈原。可想而知,屈原的影響力有多大了。

所以說,在君王眼裡,屈原屬於君王心中的完美臣子形象,死忠,愚忠,由始至終不背叛君王。而伍子胥反抗精神太強,那自然他們要吹捧屈原,用屈原作為教化臣民的工具。其次作為浪漫主義文學的創立者,屈原的影響力也不是伍子胥可以比的,所以歷朝歷代,更願意去讚揚紀念屈原了。久而久之,端午節就成了一個紀念屈原的節日了

結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無論端午節紀念的紀念的是誰,端午節始終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們做的,不過是了解一下端午節的由來,和背後的故事。生活在現代的我們,記住的應當是這個節日的美好,記住它的傳統,記住它背後所代表的的精神。無論是伍子胥的反抗精神,還是屈原的家國情懷,都已經烙印在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而端午節這個節日,也會隨著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永久的流傳下去。

參考資料:《史記》

《易·乾》

《風土記》

《說文解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歷共嬋娟 的精彩文章:

從下士到黨魁,從黨魁到獨裁惡魔,阿道夫·希特勒到底有何手段?

TAG:千歷共嬋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