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37歲,家有老小無百萬收入,卻放棄工作從0開始學健身

37歲,家有老小無百萬收入,卻放棄工作從0開始學健身

萬維鋼老師曾在《美國的中年人》文章中,這樣介紹過他們。

美國有五十多歲的工程師從頭創業,五十多歲的女飛行員迎來人生第一個英雄時刻,五十多歲的癌症患者謀求新行業的一個高薪職位。六十歲的物理學家跟年輕人切磋技藝,六十多歲的工程師埋頭攻關……

反觀,我們的大爺、大媽喝茶、遛彎、帶娃的情景,這確實是兩種畫風。再倒退十年,40歲的年紀,可能很多人也覺得應該求穩,不會再任性的去做「冒險」的事。

但這不代表我們的中年人,缺少激情、缺少奮鬥在第一線的勇氣、缺少求新知的精神。

余大哥,我們身邊一位普通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下。20歲退伍後,天南海北去過小半個中國……從事過各行各業,倉庫管理、運輸、服務…..也曾是一家公司的部門經理。

現在37歲,他放棄了之前的工作,從零開始選擇一心一意投入到健身行業,做一名健身教練。他說:「我喜歡健身」。

一把年紀,還這麼折騰,是不是在胡鬧?

其實他對健身的熱情,從退伍後至今,從未被消磨殆盡,甚至在悄悄蔓延滋長。

19年前,部隊的健身器械非常簡陋,單雙杠、啞鈴、拉力帶,而且,也做不到專門針對性的訓練,從那時候起他就意識到了科學健身的重要性。

退伍後,他仍然堅持著跑步、騎行、划船等各項運動,他享受著流汗、身體酸痛的過程,現在也成了戰友中身材保持的最好的。

他還在家裡搭建了小型健身房,每天再忙,下班後都會堅持練一練,100個俯卧撐或力量訓練、或其他運動。

而且,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小孩也會跟著一起練,轉呼啦圈、踢毽子,都是孩子在耳濡目染下,自己學會的。

他還著迷跑馬拉松。有一次他一個人環陽澄湖跑,跑得太累了,拖著疲憊的身體一步一步往回走時,恰好遇見了一位跑友。於是,兩人像朋友一樣聊了起來。

余大哥問:「我想要跑馬拉松,應該怎麼跑?」跑友將團隊聯繫方式,基本流程都跟告訴了他。經過考核後,他很快就融入了這個大隊伍,並一發不可收拾。

每個禮拜兩次活動,他都準時到場。開始從5km長跑,進軍半馬。2018年11月份,他半馬自測的成績是1小時55分,別人都說這成績已經很不錯了,但他知道跟牛人相比還相差很遠。

於是,他開始在半馬中與自己競逐。每個禮拜都會安排一天去跑半馬,颳風、下雨、零下1-2度的時候,他照樣一身短袖短褲,披著雨衣出去跑。家人勸他,太冷了就不要去了吧。

第一次違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則,肯定還會有更多次,想要超越自己,就必須拿出打仗的精神,絕對不能慫。

經過日復一日的訓練,在2019年3月份金雞湖半程馬拉松中,他終於以1小時35分鐘的成績,超越了5個月前的自己整整20分鐘。

但這還沒有結束。自己達到了半馬的目標後,他又開始向沖向全馬。

2019年3月24日,在崑山,那是他人生第一次跑馬拉松,那種「酸甜苦辣咸」的全過程,讓他這輩子都忘不了。

雙腳不停輪流交替向前跑行3小時52分26秒,不僅腿酸,沒有達到自己的理想成績,心裡也酸酸的;

但整個全馬的氣氛是振奮人心的,看到大家全力以赴的那股勁,他心裡又很甜;

口乾舌燥,忍不住舔一下唇邊,又咸又苦;

4月的天氣雖然感覺還算舒爽,可跑了將近4小時後,皮膚還是被曬的辣辣的。

長年堅持跑步的村上春樹說過,馬拉松帶給他的種種東西之中,意義最重要的,卻不在肉體上,而是在精神上。

而對於余大哥來說,馬拉松讓他收穫最深的就是:認準了自己的目標

「人只有認定自己的目標後,才會有努力的方向,有超越自己的動力,而不是做給別人看。」余大哥說。

所以,在放棄原有工作經驗,選擇專心學習健身時,余大哥並沒有像鞦韆一樣搖擺不定,左右思量。

在面對人生的各種選擇中,都會有它的利與弊,也許不存在一條"比別人更好"的路。但正確的選擇,會讓人走上一條讓自己過得更好的道路。

余大哥認為,健身就是他正確的選擇,身體健康,永葆激情。至於錢,夠花就好。

當然,他還特別感謝家人的支持與理解。

如果你也有自己特別想做的事,像余大哥一樣,熱愛到它將會成為生命中的一部分時,那麼,你可以做出真正追隨自己的內心,忠於自己的選擇了。

畢竟,青春無關年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銀力體育 的精彩文章:

號外!你我相關的國家級專業會議今天在銀力體育蘇州校區隆重召開!
31歲健身教練攜嬌妻隱居深山,想要詩一樣的生活,也想要wifi

TAG:銀力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