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崇煥小傳:打敗努爾哈赤、皇太極的大英雄,卻被崇禎千刀萬剮

袁崇煥小傳:打敗努爾哈赤、皇太極的大英雄,卻被崇禎千刀萬剮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一聲雷)

435年前的今天,打敗努爾哈赤、皇太極的大英雄,卻被崇禎下令千刀萬剮的袁崇煥誕生

仗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袁崇煥

袁崇煥,原籍廣東省東莞,祖父、父親曾在廣西藤縣做木材和藥材生意,後來就在那裡安家。母親葉氏生子三人,袁崇煥排在第二,生於1584年6月6日。

(袁崇煥紀念園)

袁崇煥讀書特別刻苦,四書五經、兵書戰策,他無所不曉,23歲就考中舉人,他更加勤奮苦讀,可是後來屢試不中,直到1619年(35歲)才考中進士,被任命為福建邵武知縣。

當時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後金政權,開始對遼東大舉進犯,已經攻佔了遼陽,瀋陽等廣大地區。袁崇煥在任知縣期間,經常和退伍老兵討論邊關兵事,對邊關狀況比較了解,自認為有鎮守邊關的才能。

1622年(38歲),袁崇煥回京述職,在都察院御史的推薦下,當上了京官。不久,遼東廣寧(今遼寧北鎮市)失守,這意味著明朝失去了遼東地區,守衛山海關迫在眉睫,袁崇煥得知後,單人獨騎趕赴山海關查看山川地形、了解軍心民情,回來後,他彙報朝廷說只要給他足夠的兵馬錢糧,一個人就能夠鎮守山海關內外,於是袁崇煥被提拔為山東按察司僉事,山海關監軍。從此袁崇煥投筆從戎,走上遼東戰場。

(山海關)

努爾哈赤的騎兵幾乎踏遍關外,無人能敵,遼東經略王在晉決定在山海關外八里鋪築城,用來保衛山海關,但袁崇煥認為這不是很好的禦敵策略,就直接上書給朝廷,皇帝的老師孫承宗來到山海關實地考察,否定了王在晉的主張,並請皇帝罷免了他,自任遼東經略,接受了袁崇煥在山海關以北二百里修築寧遠城的建議。

(威力無比的紅衣大炮)

1624年,寧遠城(今遼寧興城)修築完畢,這裡駐紮了將士 ,聚集了流民、商旅,漸漸繁榮起來。接著孫承宗和袁崇煥又派兵向北推進了二百里,收復了錦州、松山等城堡,並修繕城池,長期駐守,寧遠因此成為內地,防禦努爾哈赤的力量得到加強。不久孫承宗在大太監魏忠賢的逼迫下辭職,新任遼東經略高第認定關外一定守不住,命令全軍撤退到山海關內,袁崇煥表示與寧遠共存亡,拒不接受命令,此後,寧遠就成為一座孤城。

1626年(43歲),正月二十二日,努爾哈赤統領13萬大軍,西渡遼河,殺到寧遠城下,袁崇煥駐守的寧遠城只有不滿2萬人。二十四日,後金兵發起進攻寧遠之戰,在戰車上覆蓋生牛皮,掩護其兵士前往城下,用斧錐鑿城,但天寒地凍,城壞而不塌,袁崇煥指揮軍民從城內放炮打槍,投擲雷石、藥罐,火燒戰車,後金兵傷亡很大。後金兵傾其兵力,發起更加凌厲的攻勢,袁崇煥指揮若定,將士們用十一門威力巨大的西洋大炮輪番還擊,後金兵傷亡慘重,此次戰役,史稱「寧遠大捷」,初歷戰陣的袁崇煥戰勝了久經沙場的努爾哈赤。此後袁崇煥升任遼東巡撫,駐守在寧遠城。

(遼東巡撫袁崇煥)

1626年8月,努爾哈赤病死,其子皇太極即位,是為天聰汗,袁崇煥派人弔唁並以和談為名探聽後金的虛實。1627年(44歲),皇太極同意了袁崇煥的請和,舉兵征討朝鮮,袁崇煥趁機派人收復錦州、中左、大凌三城,一個月後,後金佔領平壤,朝鮮表示服從後金。

五月,皇太極從朝鮮退兵後,直抵錦州,將其包圍,錦州守將閉城堅守,又派使者議和,以此拖延時間,袁崇煥得知錦州被圍,發軍四千增援,又派水軍從東面進行牽制,並請求薊鎮等地發兵救援。

(寧遠古城)

後金又來攻寧遠,袁崇煥率將士登上城樓防守,用炮轟擊,明和後金傷亡都比較大。後金久攻不下,便從寧遠撤退,只攻錦州,怎奈還是沒攻下,六月,後金撤兵,史稱「寧錦大捷」。寧錦大捷後,袁崇煥不但沒有得到封賞,反遭魏忠賢手下彈劾,於是辭官還鄉。

(薊遼督師袁崇煥)

1628年,崇禎皇帝朱由檢即位。他雷厲風行地將魏忠賢除去,舉國歡慶,袁崇煥被重新啟用,任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七月,朱由檢召見袁崇煥,與他商議復遼大計,袁崇煥聲稱自己五年可以復遼,朱由檢對此大為讚賞,還賜給他尚方寶劍。此後 ,袁崇煥苦心經營關(山海關)、寧(寧遠)、錦(錦州)防線。

毛文龍鎮守皮島(今屬朝鮮),屬袁崇煥管轄,遇毛文龍前來拜見,袁崇煥以賓禮相待,毛文龍居然不分高下,與袁崇煥對坐談天,很目中無人。後來,袁崇煥前往皮島閱兵,在岸邊停船,毛文龍照例迎接,袁崇煥格外謙和,還留毛文龍在船中飲酒,但毛文龍仍表現得狂妄自大。為了有效抗擊後金入侵,袁崇煥向毛文龍提出改編營制,選任官員。但毛文龍把軍隊看成是他自家的私產 ,不同意改編,想成為不受拘束的土皇帝,這是袁崇煥無法忍受的。崇禎二年(1629年),袁崇煥以犒賞吏卒的名義,來皮島發餉 ,將毛文龍誘到山上,捉住了他。請出尚方寶劍,宣布毛文龍「十二斬」罪,斬於帳前。

(皮島主帥毛文龍)

袁崇煥回寧遠後,向朝廷上報斬毛文龍的情形,並自劾,等候處分,崇禎聽完,非常驚疑,但正仰賴袁崇煥,不僅沒有責備他,還表示贊同,讓他「安心任事」,但內心裡對袁崇煥產生了疑忌。

1629年10月,天聰汗皇太極一面派間諜進入明朝境內散布袁崇煥勾引後金兵入侵的消息,一面親率10萬大軍避開袁崇煥坐鎮的寧錦防線,繞道從喜峰口突入明朝境內,連下馬蘭峪、漢兒庄、潘家口、洪山口諸邊城,攻克遵化 ,乘勝直撲北京,京師宣布戒嚴,並下詔勤王。

袁崇煥聞訊,率九千騎兵日夜兼程,於十一月九日搶先進駐薊州,而皇太極率大軍十二日才抵達。他不與袁崇煥軍的精兵對壘,而是迅速撤離薊州西進 ,袁崇煥率軍一路尾隨直追。後金兵一路破三河、順義,直抵京城。這時,受袁崇煥調遣入援,總兵滿桂率五千精兵已到北京德勝門安營紮寨,遇後金兵到來,將其擊退。崇禎大喜,忙派官員犒勞,讓其入城休息。十一月十六日,袁崇煥率大軍抵左安門,崇禎召見了他,溫言慰勉。袁崇煥提出率軍進城休息,但崇禎已經受袁崇煥引後金兵入京城的流言所困,沒有同意。

(天聰汗皇太極)

袁崇煥便屯沙河外,與後金兵對壘,暗中在營外布著伏兵,防後金兵劫營。果然不出袁崇煥所料,後金兵乘夜前來偷襲,哪知袁崇煥早有防備,將後金兵馬殺得大敗。

崇禎雖然對袁崇煥有疑心,這時依然重用他,並下令讓他統率各路援師,擊退後金兵馬。

按崇禎的意思,一鼓作氣趕走後金兵馬最好。但袁崇煥認為,後金兵目前士氣高昂,利在速戰。他想按兵固守,養精蓄銳,待後金兵久戰疲憊之時,才以逸待勞率兵追殺,定可大獲全勝。

袁崇煥根據地理形勢,扼險為營,豎木列柵,便與後金兵對壘起來。皇太極忙率軍發起攻擊。袁崇煥任憑後金兵如何鼓噪,只教將士射箭、放炮,讓後金兵馬不能前進半步。第二日,後金兵又來攻擊,袁崇煥勾用老辦法對付,後金兵仍沒有佔到半點便宜,反而損兵折將,遭受重創。如此相持數日,後金兵徒勞無功,皇太極只好撤軍北歸,北京保衛戰取得勝利。

皇太極進逼北京時,曾寫兩封信給袁崇煥,故意投至在北京德勝門外和永定門外,讓太監撿到。太監呈與崇禎,看到內容寫得模模糊糊,似有不可告人之處 ,這使崇禎更加疑心。

(崇禎皇帝朱由檢)

後金兵在京城附近俘獲明朝兩名太監,皇太極讓兩個親信坐近兩個太監睡覺的地方閑談,大意是,天聰汗和袁督師有密約,議和事可以馬上成功。有個姓楊的太監假裝入睡,將聽到的話暗記在心。第二天,後金兵放跑了楊太監,他忙向崇禎報告,聽太監這麼一說,崇禎信以為真,終於動了殺機。崇禎以「議餉」的名義召袁崇煥等人進見,命令錦衣衛將袁崇煥,投入監獄。

袁軍聽說主帥被捉拿,立時走散了一萬五千餘人。大臣成其命覺得其中可能有冤屈,提醒崇禎慎重行事,遭崇禎怒斥,自此後,再也無人敢勸。魏忠賢的餘黨,也趁機以擅殺毛文龍、與後金議和為名彈劾袁崇煥。

(袁崇煥墓)

1630年(47歲)9月22日,崇禎將袁崇煥判處最殘酷的磔刑(即千刀萬剮),而城裡一些官兵、百姓因誤聽袁崇煥通敵賣國的謠言,爭食其肉。14年後,大明滅亡。

154年後,修清太宗實錄,袁崇煥遭清太宗皇太極反間計被冤殺的真相終於大白於天下,乾隆皇帝下詔為袁崇煥平反昭雪。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369篇作品,營員「一聲雷」的第15篇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象歷史 的精彩文章:

「茶陵牛」精神三探
70年前的今天,乞討要飯長到2米28的「籃壇巨無霸」穆鐵柱誕辰

TAG:萬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