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淞滬會戰中,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了?

淞滬會戰中,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了?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大舉進攻上海,淞滬會戰正式打響。在淞滬會戰進行到最後階段之時,國軍第八十八師第524團副團長謝晉元率領一營不到四百人(對外宣稱有八百人,後被稱作八百壯士),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是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等四家銀行的聯合倉庫,其位於蘇州河的北岸,是一座六層樓的鋼筋水泥建築,高大堅固。當時,四行倉庫的西面和北面均被日本侵略者佔領,東面和南面緊挨著外國租界。

當時,日軍在進攻四行倉庫之時,顧忌誤傷到外國租界,引起國際糾紛,所以不敢使用重型火炮,也不敢派飛機進行轟炸。第524團副團長謝晉元率領將士們,在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打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

在此期間,蘇州河南北兩岸出現了兩個不同世界,一邊戰火紛飛,一邊和平安謐。外國租界里的民眾隔著蘇州河為「八百壯士」搖旗吶喊,有的甚至渡過蘇州河送去了慰問品。在堅守四行倉庫四個晝夜任務完成之後,無路可退的八百壯士奉命撤退到蘇州河南岸的外國租界之中,被租界內的外國勢力解除了武裝,安置在了孤軍營。

在孤軍營的這段時期,八百壯士雖然行動受到了種種限制,但總體上生命無虞。不過四年之後,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的局勢也隨之瞬息萬變,日本侵略者闖入上海租界,副團長謝晉元被汪偽政府暗殺,八百壯士則被日軍解押到了吳淞口的戰俘營看管。

此後,日本侵略者對八百壯士進行了百般折磨和殘害,強迫他們干勞役、挖壕溝、做苦工。後來,八百壯士又被押往南京老虎橋監獄,分散看管了起來,受到了非人待遇。根據專家們的研究與老兵們的回憶錄,八百壯士後來的命運大致有以下幾類:

約有70名戰士被押送到南京孝陵衛做苦工,先後有36人成功逃脫;約有100多名戰士被押送到安徽裕溪口裝卸煤炭,先後有29人成功逃脫;約有36名戰士被押送到非洲巴布亞紐幾內亞做苦役,後來被送回到了國內。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後,倖存的八百壯士有的紛紛回到上海,在碼頭上從事搬運工作,自力更生、自食其力,過著默默無為的平靜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姑娘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抗戰時期,八路軍山東軍區是如何發展而來的?司令員都是誰?
金門戰役中,負責登島作戰的是哪支軍隊?當時的軍長是誰?

TAG:丁姑娘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