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帝王簡史:叫一聲「萬歲」,「皇帝」敢答應么?

帝王簡史:叫一聲「萬歲」,「皇帝」敢答應么?

帝王簡史:叫一聲「萬歲」,「皇帝」敢答應么?

清皇帝

「萬歲」就是皇帝?錯,這又是電視劇在瞎教觀眾!

傳說時代,中國的最高統治者即「皇」與「帝」。信史時代,稱之為「王」。不同朝代與語境,有「天子」「君王」「王帝」「下帝」「君帝」「大帝」「上帝子」「帝XX」「XX某帝」等不同,根本就不叫「萬歲」。

「萬歲」即「萬歲」。中國人廣泛認同的「萬歲」,其實出現得很晚。唐朝以前,漢字中只有「萬」,「萬歲」作「萬歲」。由於「萬」字較為晚出,「萬」與「萬」並不是簡單的繁體與簡體的問題。

帝王簡史:叫一聲「萬歲」,「皇帝」敢答應么?

甲骨文萬

甲骨文「萬」呈蠍子形,據漢許慎《說文解字》:「萬,蟲也。」這種蟲子特指蠍子,把皇帝跟蠍子相提並論,找死了!

帝王簡史:叫一聲「萬歲」,「皇帝」敢答應么?

蠍子化石

相對來說,蠍子腳多,「萬」則言多,與後來的數字「萬」才關聯起來,但並非就是代表數字「10000」。中國古代,量化表述一直不明顯,也沒有數學,量詞跟形容詞、副詞很難區分。唐王之渙《涼州詞》詩云:「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仞」,古代的長度單位,周制八尺為一仞,漢制七尺為一仞。周1尺為23.1cm,10000仞=18480米 ;漢1尺在21.35—23.75cm,10000仞=14945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才8844.43米,你說王之渙在哪看到這麼一座怪山?

帝王簡史:叫一聲「萬歲」,「皇帝」敢答應么?

珠穆朗瑪峰

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認為,唐人十千作「萬」。萬當數詞用時,因為沒有本字,新造了個「萬」字,故《廣韻》「萬」與「萬」別。現代會計書寫數字時,將「萬」寫成「萬」,正好弄反了,但這是一種規定,跟漢字的字義沒有關係。

段玉裁的觀點無疑是正確的,唐以前只有「萬」, 「萬歲」作為一個語詞,也是有的。《詩經·豳風·七月》雲:「稱彼兕觥,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與「萬歲」幾乎是等義的,但同樣是形容詞,不是數量詞。

帝王簡史:叫一聲「萬歲」,「皇帝」敢答應么?

孟嘗君故事

《戰國策·齊策》中,有個《馮諼客孟嘗君》的故事:孟嘗君的門客馮諼,把薛地老百姓的欠條、債券都燒了,意思是大家欠錢以後不用還了。這等好事,老百姓太高興,「因燒其券,民稱萬歲。」這裡的「萬歲」,實指人們興奮狀態下胡亂叫喚,跟俄語中的「烏拉」「烏拉」差不多,不是指馮諼要活10000歲,更不是以馮諼之德可以當皇帝。這種祝辭性質的辭彙,大約是講好人有好報,將來會長壽。

因為與長壽有關,也便有了另一種委婉的用詞——死。現在人們委婉地說某人將來要死,叫「百年之後」,但不是很到位。《戰國策·楚策》載:楚王游雲夢,仰天而笑曰:「寡人萬歲千秋後,誰與樂此矣?」 「萬歲千秋」後,即指死後。這種意思人人明白,「萬歲」怎麼能代指「皇帝」呢?老是談死,說得再委婉,誰願意聽「萬歲千秋」這樣的話呢?

帝王簡史:叫一聲「萬歲」,「皇帝」敢答應么?

古代喪葬

漢代的情形,大體也是這樣。《漢書·翟方進傳》云:「萬歲之期,近慎朝暮。」這裡的「萬歲」,用還是「死」的諱稱。秦漢之間,有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那就是帝王的稱謂改稱作「皇帝」。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帝」的是秦王嬴政,稱「始皇帝」。皇帝是帝王的專稱,其他人叫 「萬歲」,也是沒有關係的,不犯忌,更無罪可言。

帝王簡史:叫一聲「萬歲」,「皇帝」敢答應么?

秦始皇

《後漢書·章帝八王列傳》:「廣宗殤王萬歲,以永元五年封,分巨鹿為國。」這裡的「萬歲」,是個人名,即漢章帝劉炟的兒子劉萬歲,封地在巨鹿。

劉萬歲出現時,西漢已經完了,東漢也過去三代,殤王劉萬歲屬於東漢第四代。如果「萬歲」是皇帝的專稱,皇帝的兒子也是不能取名「萬歲」的。這不僅犯忌,而且容易亂。如果大臣找「萬歲」,你說是找皇帝,還是找劉萬歲本人呢?

帝王簡史:叫一聲「萬歲」,「皇帝」敢答應么?

漢朝皇帝

史上叫「萬歲」的人很多,包括普通平民,只是沒有流傳下來。隋朝有個名將,名叫「史萬歲」,可見隋朝以前皇帝跟「萬歲」是沒有多大關係的,至少不是專用的。通觀唐律、明律、清律,沒有一部封建法典規定,「萬歲」只能皇帝專有。

帝王簡史:叫一聲「萬歲」,「皇帝」敢答應么?

唐朝皇帝

「萬歲」成為皇帝的專稱,出現於宋代。這是一種不成文法,所以沒有確切的時間,無法考證。這種論斷,是由史料梳理得出的結論。因為宋代開始,亂稱「萬歲」的現象沒有了,像馮諼那樣做好事的人,不再有人高喊「萬歲」了。

宋代再叫「萬歲」,後果很嚴重。《宋史·曹利用傳》載:北宋大將曹利用之從子曹訥,酒後曾「令人吁萬歲」,被人告發,杖責而死。注意:曹訥是「杖責而死」,不是被處以刑律中的某種死刑。可見,這是一種「違規」行為,宋朝始終沒有這樣的成文法。當然,既然有人稱「萬歲」被打死了,還有人這麼干,那就犯傻了。久之,都習慣了,所以可以認為這是「習慣法」。

帝王簡史:叫一聲「萬歲」,「皇帝」敢答應么?

宋朝皇帝

習慣法的特點是漸進性,漸進的結果,必然導致質變,最終讓「萬歲」事實上成為皇帝的專有名詞。再有曹訥這種狂妄的人,只能變通,不能硬著來。明朝太監魏忠賢,權勢力熏天,巴結他的人,都稱其為「九千歲」。但這不違規,只要不是稱「萬歲」,這都沒事,否則當事人雙方都得一塊死。

帝王簡史:叫一聲「萬歲」,「皇帝」敢答應么?

明朝皇帝

魏忠賢的「九千歲」,並不是「榮譽性」的,而是封建等級制的一種體現。社會對等級制的認同十分廣泛,這也是封建統治的重要基礎。民間認同這種等級體現方式,一些農民政權同樣予以認同,最突出的當是太平天國政權。

帝王簡史:叫一聲「萬歲」,「皇帝」敢答應么?

太平天囯天王洪秀全,歐洲畫家繪製,19世紀銅版畫

太平天國政權的最高統治者稱「天王」,這是受西方基督教的影響,體現出某種意義上的與時俱進。太平天國有「首義五王」:楊秀清東王九千歲,蕭朝貴西王八千歲,馮雲山南王七千歲,韋昌輝北王六千歲,石達開翼王五千歲。但是,沒有一個稱「萬歲」。「萬歲」也不是空缺,實際上就是「天王」洪秀全。洪秀全不稱「皇帝」,也不稱「萬歲」,體現的是其革命性。其下諸王的這種處理,又體現出西方影響與中國傳統的承襲。後來,東王楊秀清逼迫天王洪秀全封自己為「萬歲」,這就挑戰了等級制的底線,太平天國政權也由此陷入崩潰。

由是觀之「萬歲」比「皇帝」資格老,但「萬歲」代表「皇帝」,資格又比「皇帝」嫩,這或許就是歷史中的「相對論」。

帝王簡史:叫一聲「萬歲」,「皇帝」敢答應么?

清朝皇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情偶記 的精彩文章:

辣椒記:408個歷代皇帝,吃過辣椒的還不到一位數!

TAG:閑情偶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