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喝牛奶、聽音樂」的桃子在哪裡?端午節,廊下郊野公園邀客採摘「盛夏的果實」

「喝牛奶、聽音樂」的桃子在哪裡?端午節,廊下郊野公園邀客採摘「盛夏的果實」

盛夏未至,在廊下郊野公園,「盛夏的果實」已經提前「上線」——「喝牛奶、聽音樂」長大的天母鮮桃汁多味美;新近被中國枇杷學術研討會評為「十大精品枇杷」的軟條白沙枇杷,「讓你想起初戀的味道」;用蘑菇料種植的有機小皇冠西瓜,被「吃瓜群眾」稱為「皇冠中的皇冠」,說是「吃起來一縷陽光的味道」……今天,廊下舉行了首屆果蔬節品鑒會,讓市民品嘗到了郊野公園產出的各種果實。

「這是我今天上午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桃子,您嘗嘗?」天母果園負責人王衛國一邊介紹,一邊熟練地用儀器測量桃子甜度,市民遊客都可以免費品嘗,還能現場查看測量結果。據介紹,以往,由於桃子、枇杷等比較「嬌氣」,為了賣相好看便於運輸,產地一般在八九分熟時就採摘上市,果實甜度和口感都無法達到頂峰。而在今天的水果品鑒會上,所有的果蔬都是當天上午採摘的,挑選的都是100%成熟的果蔬,口感更加豐富,贏得了市民遊客的連連稱讚。在現場,一盒桃子12隻,售價120元不算便宜,但購買者卻絡繹不絕。

現場參展的一家農產品基地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今市民買水果,最看重的還是水果的品質,一些新品種水果或是有機蔬菜,雖然價格較貴,但願意嘗鮮的市民越來越多。「剛才,我品嘗了幾個攤位的水果,口感都不錯,尤其這個用蘑菇料種出來的金山小皇冠西瓜,真是『皇冠中的皇冠』,好吃又健康。我們老人家也很願意掏錢實現『水果自由』的嘛。」來自市區的王伯伯笑著說。新意迭出的新鮮蔬菜,也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30元一盆的小番茄,50元一大盆各色生菜,放在家裡還能繼續生長的鮮活蘑菇等,都非常受市民的歡迎。

「以前,我們生產什麼賣什麼,現在,市場需要什麼我們賣什麼。我們要打造的郊野公園,是城市孩子的『外婆家』,要讓來過的人都覺得廊下是一個『留心』的地方。」廊下鎮黨委書記沈文說,在農產品供給側改革方面,廊下農產品正在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躍升,迎合市場需求的發展導向,不斷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後勁。

上午在浙江看「龍舟」賽,下午在上海品鑒新鮮果蔬——廊下鎮地處長三角交通樞紐位置,是鏈接浙滬兩地的主要門戶。每年,這裡除了慶祝中國傳統節日外,還結合廊下文化和地域特色,衍生出果蔬節、田園賞花節、豐收節和民俗年味節。今年端午小長假期間,廊下果蔬節的一系列活動,可以充分滿足浙滬短途游需求。本次展銷會除了有浙滬兩地農場、合作社的時令農產品,還有各種雲南特產。墨江紫米、廣味香腸、野生蜂蜜和古法紅糖等來自雲南的產品,都出自金山重點結對幫扶的合作社,既讓市民嘗到雲南美食,也為「大山美食」打開新的銷路。

端午節期間,廊下生態園還有市民互動遊戲「贏」蔬果大賽,通過垃圾分類遊戲,不僅為遊客普及垃圾分類知識,獲勝者還能得到果蔬禮品一份。通過微信平台招募,廊下生態園大地景觀區里還有夏日帳篷節,帳篷遊客還能在景區內自己翻地、播種自帶種子。在果蔬節期間,樂游廊下採摘線路還為遊客們推薦果蔬採摘攻略,並開闢了驛動電動車觀光線路和電瓶短駁車線路,流水發班,客滿即走。

據悉,廊下鎮用10年時間成功轉型,從「穿」在廊下到「吃」在廊下,從遠近馳名的「服裝之鄉」轉型成全國有影響的「中央廚房」。作為全市首個開放的市級郊野公園,為更好地做大做強「吃在廊下」品牌,更好地向市民、遊客推薦廊下特色果蔬、農產品及特色美食,首屆廊下果蔬節應運而生。近年來,在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廊下鎮不斷提升農業的經濟功能、生態功能和服務功能,努力把郊野公園打造成城市人愛去、農村人願意留下的新農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黃梅戲唱頌《鄧稼先》,演繹「兩彈元勛」家國情懷
時隔8年中國防長將再度亮相,今年「香會」中美如何交鋒?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