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健身路上沒有捷徑可走 堅持讓改變發生

健身路上沒有捷徑可走 堅持讓改變發生

「畢業到現在十年,我從事了十年的健身工作。參加了一場壁球比賽、5場城市馬拉松賽、4場50公里越野賽、2場百公里越野賽。我喜歡夏天在山林鄉間跑步,冬天踏著雪板滑行……喜歡跟著白俄羅斯教練安通練拳,喜歡巴西柔術。」「80後」的彭廣玲性格爽朗,是個愛運動的人。現居大連的她,跟朋友一起,經營著一家不大的健身體能訓練工作室,個人愛好與工作完美結合,讓她感到非常開心。

「有時我想告訴所有人,去和自己的身體對話,沒有相似的兩個人、相同的健身計劃,你一定是獨一無二的。」高中時的彭廣玲檢查出腰部先天骨裂,做不了劇烈運動。但是不服輸的她並沒有放棄,堅持運動健身讓自己的健康發生著改變。

彭廣玲最初每周健身三次,從胸、肩、背到腿部這樣的常規性全身循環肌肉耐力訓練,再到後期每周配合2次跑步。漸漸地她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好,基礎代謝率逐漸提高,體脂肪含量下降。身體越來越結實,線條感也練出來了。

「我越來越了解自己的身體,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長。每一次運動,每一場賽事,都是見證我日常健身的節點,不斷豐滿的肌肉,刷新了我對自己的認識。」她淡然地說。

「我們是幸運又糾結的『80後』,精彩與壓力不相上下,每天在不同的角色中轉換。除了美食,運動是我唯一能解壓的方式。」在生活壓力較大的時候,拳擊和滑雪會穿插在彭廣玲的整個生活中。一周一次的拳擊動作與技術訓練,每一次出拳或是3分鐘實戰,都讓她保持精神的專註和興奮。「不同的運動有各自獨特的魅力,這也是為什麼拳擊在白領中很火爆的原因,閃、躲、勾拳,很多技巧蘊含在裡面,拳擊不是一味的暴力。」彭廣玲說。

健身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付出一定會有收穫。除了拳擊和滑雪,彭廣玲還喜愛跑步。她說:「在備賽期我會合理地控制飲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比例會稍有講究。每周的訓練計劃也調整為跑3至4次,體能訓練2至3次,休息1至2天。」談及自己的訓練計劃,彭廣玲如是說。

「熱愛運動,珍惜生命的朋友,可以互相給予力量。」漸漸的,堅持健身的彭廣玲認識了更多生活積極向上的朋友,他們一起旅行,一起談夢想,更多的則是相約一起運動,而後回歸各自的生活軌跡,平靜又睿智。

彭廣玲建議:「無論在健身房,還是在家訓練,首先要遵循科學健身,其次才是競技。因為只有得到了很好的訓練,身體功能正常,才能去參加各種比賽,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泳者 的精彩文章:

自由泳之避免塌腰
夏季健身養分補充有門道

TAG:泳者 |